圖片來源@unsplash
文丨首席商業評論
“精靈耳”“顱頂增高”“小腿神經切除”,這些詞匯你可能沒有他聽過,但是如果了解其背后的真相,也許會打個寒顫。
“你為什么相親總失敗,就是因為沒有好身材和好臉蛋?!薄澳氵@個頸紋很顯年齡,就像樹的年輪一樣,20 歲看起來像 40 歲?!痹谥辈テ脚_上,類似于這樣的容貌焦慮販賣成為一些代餐、益生菌、0 糖飲料等產品的營銷話術。
5月11日陌陌對網民進行了抽樣調查,發布了一份《2021網民身材焦慮報告》。這份報告顯示,七成網民認為肥胖影響社交,三成00后因肥胖“社恐”。
調查結果顯示,72.4%網民認為肥胖對社交有影響,其中22.2%網民認為影響非常大,29.6%網民甚至會在社交軟件上美化自己的身高或體重。
肥胖網民中,38.6%表示因為肥胖變得自卑和敏感,24.3%產生了社交恐懼,12.3%被他人欺負或歧視過。
女網民因為肥胖而產生社交恐懼的比例要高于男網民,兩者的比例分別為25.6%和20.0%。女性在社交軟件上美化自己的身高或體重的比例則遠高于男網民,兩者的比例分別為36.1%和16.9%。
年紀越輕,因為肥胖而產生社交恐懼的比例越高。00后網民中因為肥胖而產生社交恐懼的比例為30.8%,而60后網民這一比例僅為4.2%。
從職業來看,肥胖網民中,在校大學生、媒體從業者和公務員因為肥胖而產生社交恐懼的比例最高,分別為42.9%、39.3%和31.0%。
《我們這一天》劇照
對肥胖的恐懼、對容顏的焦慮感,促成機制有兩種:
第一,在一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會更加看重外在的“顏值”,這是一種最節省時間、成本最低的價值判斷標準。“首先要好看”,不僅僅是人與人交往的標準之一,也是年輕人消費商品的重要選擇依據。
第二點,網絡社交軟件、婚戀網站、直播平臺的大規模流行,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交往首先會要求看看照片,視頻連線,如顏值不過關,那就連網友都沒得做了。
年輕人對顏值的重視,對自身容貌的焦慮,催生了龐大的“美容經濟”,無論減肥茶還是代餐的酵素,它們在營銷手段上慣用的方式,就是“販賣焦慮”。
“胖是原罪”“丑是原罪”“老是原罪”,短視頻和直播帶貨營銷鋪天蓋地裹挾和左右著女性的自我價值認知。當手機屏幕前的用戶被焦慮情緒所影響,品牌或 KOL(網紅)也開啟了他們的商機。
抖音的興趣電商不僅精準的抓住了用戶的喜好,更洞察了他們內心深處的匱乏感。而女性對身材和容貌的重視和擔憂,就是最有效的商機入口。直播和短視頻的信息穿透力,足以讓這些“恐嚇”成分的說辭變得更有說服力。
容貌焦慮的生產機制分為兩種:
第一種,直截了當用激烈的言辭灌輸焦慮情緒,這一類的推廣主要酵素、減肥產品、抗皺抗衰老等產品;
第二種,通過理性的分析和滿滿的干貨,潛移默化的播下焦慮的種子,同時告訴你他們幫你實現又丑變美,甚至返老還童的神奇魔力。這一類主要是醫美、化妝品等需要科普或教程的產品推廣。
當口服減肥產品、代餐產品,甚至各種化妝品依然無法使自己更快速地變美的時候,另外一些更加激烈的“美容方式”就出現了。而這其中,一方面是年輕人為了美而奮不顧身的追求,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錢而不擇手段的美容機構。
一個敢要,一個敢給,血淋淋殘酷的美容實驗以一種更激烈的方式開始了。
抽脂,隆胸,割雙眼皮,提臀術,這些美容美體招術已經過時了。
“我和你們說,這個‘精靈耳’簡直絕了,打完立馬顯臉小……”某社交平臺上一位擁有數百萬粉絲的主播正通過直播分享。她側臉向粉絲們展示自己一對支起的耳朵,聲稱曾向這里一次性注入20余支玻尿酸。
不斷有粉絲在下方刷屏烘托氣氛,驚嘆“臉型好小”、“好顯瘦”、“想去”、“被種草”、“已經下單”。打造所謂的“精靈耳”,有手術和玻尿酸填充兩種方式,目的都是讓整形者的耳朵支撐起來,從而形成像電影里精靈耳朵一樣的效果。一些美容機構聲稱,“注射只有輕微的疼痛感,不會有其他副作用,隨打隨走?!?/p>
但實際上,有醫生表示,“玻尿酸本身是對人體沒有傷害的,但如果注射不當,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有些大分子玻尿酸是不能被人體吸收的,不僅不會美化臉型,還會形成硬塊,造成皮膚潰爛等問題。”
另一種美體手術“小腿神經切除”要更加殘酷。其走紅也是緣于某些知名博主的分享。其醫學原理就是將受術者小腿里的神經切斷,形成肌肉萎縮,從而呈現出小腿變瘦的視覺效果。
湖南省人民醫院骨科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劉斌表示,小腿神經切除手術是屬于損害性手術,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小腿肌肉對人體平衡非常重要,切斷小腿神經后,會影響走路跑跳,嚴重的甚至會跛。而且一旦被切斷后就是不可再生的,以后再想恢復都沒有辦法。”
另一項手術更加匪夷所思。通過在頭頂填充骨水泥或假體來增高顱頂以達到“顯臉小”目的稱為“顱頂增高術”。專業醫生認為,這樣的美容手術風險極大,首先,頭皮張力較大,不可能植入大體量的假體,以達到改變頭型的效果。同時,該“手術”切口大,加上頭皮張力大且血運豐富,術后出血的風險大,也可能出現傷口愈合問題。
在小紅書上,“精靈耳”整形、“小腿肌肉阻斷術”等已經成為熱門話題,閱讀量已分別達到了7.1億次和3.1億次,參與人數均已突破千萬。值得注意的是,兩類話題下,熱度排名最高的跟帖均是來自各大整形醫院的廣告內容。
奇奇怪怪的減肥產品、美容機構,形成了一條黑色的產業鏈。
2000年的時候,一款減肥茶通過在電視廣告的狂轟濫炸大行其道,它的名字叫“碧生源減肥茶”。其幕后操盤手叫趙一弘,他曾經不無得意地說,十多年來,碧生源只做了一件事,兩袋茶賣了30億袋,45億人民幣。
2016年,食藥監部門規定保健品名稱中不得帶有功能性宣傳文字,這直接給碧生源減肥茶重重一擊。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碧生源的營收開始一落千丈。從2018年底到2020年8月,碧生源不斷賣身。2021年以來,碧生源的“賣身”還在繼續,截至2020年12月,該公司的營收為2500萬元,但總負債卻高達3263萬元。
在碧生源減肥茶的成分表中,只有金銀花、決明子等常見中藥以及番瀉葉等“瀉藥”成分,瘋狂了十多年,這款神奇的減肥茶終于要涼涼了。
舊的騙術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新的騙術繼續冒出來,而且只有更狠,更貪,更無底線。
《2020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在遭遇疫情沖擊情況下,2020年中國仍新增醫美機構5150家,市場規模達1975億元,占全球比重17%。此外,據《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預計,2023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共有超過4萬家企業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醫美相關企業。其中,有限責任公司占比超過63%,個體工商戶占比約為30%。地域分布上,廣東省的醫美相關企業數量最多,接近4500家,約占全國11%。山東省以近3500家的企業數緊隨其后。接下來是河南省和北京市,此類企業數都超2500家。
自2015年至2019年,我國醫美行業相關投訴增加了近13倍多,2019年醫美行業投訴6138件,是2015年投訴數量的近13倍多。
2020年10月3日,一個21歲的女孩在常州慕妍醫療整形機構先后做了3個手術,分別是唇部塑形(M唇)、假體隆胸及隆鼻手術。當晚10點多,在做最后一個手術鼻梁整形時,女孩血壓、心率開始下降,美容機構做了相應的急救措施后,將小嬌送往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急救,但沒有搶救過來。
法制日報的文章稱,“精靈耳”“顱頂增高”“小腿神經切除”,這些殘酷的美容背后,存在著種種亂象:
第一,非法行醫。什么證件都沒有就敢開店、隨便請個下崗的醫生就敢動刀、短短幾天的速成培訓就敢號稱“整形專家”……未取得執業醫師許可的“黑醫生”和未取得醫療美容機構經營許可的“黑機構”,非法行醫,在賓館、酒店、居民樓等開一個房間就給求美者做手術。
第二,違規經營。診所沒有設置整形外科,卻開展了雙眼皮手術;門診部不可做三級、四級手術項目,卻開展了抽脂手術、顴骨降低術……盡管國家對不同等級的醫療美容機構所開展的醫療美容項目都做出了嚴格規范與限制,但在合法的醫療美容機構當中,依然存在一些機構超范圍經營,不顧安全。
第三,假貨和水貨大行其道。瘦臉針、美白針、注射玻尿酸除皺等“輕醫美”項目,也可能帶來新的陷阱。以注射針劑為例,盡管國家嚴查醫美行業的針劑造假和走私問題,但由于針劑產品的隱秘性強、易攜帶、流動性高,導致非法注射屢禁不止,危害消費者健康。
第四,虛假廣告難辨真假。不少整形醫院存在著使用虛假整形案例、夸大宣傳效果、過分包裝醫生和醫美項目等現象,還有一些美容機構經常以“特邀某某國際著名專家坐診”的廣告抬高身價。
當這種近乎不要命的病態醫療美容,對年輕人造成慫恿,甚至一定程度對造成傷害時,幕后的黑手們理應受到嚴格的監管以及懲罰,無論那些鼓吹的主播,還是毫無底限的醫療機構,不該為了金錢的誘惑而枉顧他人的生命安全。
在這條黑色的產業鏈條上,有三方是罪魁禍首:
第一、主播。某些網紅主播一手炮制了“精靈耳”“顱頂增高”“小腿神經切除”這些新詞,也鼓吹了年輕人陷入盲目的追求病態之美。
第二、平臺。無論抖音還是小紅書,平臺上分享的內容它們理應要有監管責任,泥沙俱下,雜草叢生的不健康內容,毒害了的不僅僅是身體,更造成了錯誤惡俗的價值觀。
第三、要錢不要命的醫療美容機構。無論這些機構有沒有資格,有沒有能力,對那些完全可以預估到后期不可逆損傷的美容要求,醫療美容機構從專業的角度應該有明確的判斷,明確的拒絕。
另外,對年輕人來說,活得美才是人生真正恒久的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追求正確的價值觀,走在正確的人生路上,才是真正之美,各美其美!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