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消費端數字化程度遙遙領先,倒逼上游供給側改革升級,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需大幅度提升。”6月9日,在2021全國數字生態創新發展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云研究院院長肖利華發表題為“數字化助力鄉村振興——縣域數字生態創新趨勢展望”的主題演講。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云研究院院長? ?肖利華
肖利華表示,隨著新基建的加速推進和數字技術的“下沉”,縣域數字生態將引來要素升級、模式創新、治理優化3個維度的9大趨勢。
第一,數字技術加速了下沉全面賦能縣域經濟。
數字技術已經逐步滲透并將廣泛應用到縣域的一二三產業。農業領域,新時代的農民一定會成為數字化的農民,技術的應用包括精細化的育種、農作物的監測、病蟲害監測預警、智能灌溉、精準施肥等,考慮到投入產出比,這些技術目前還主要是在農業科技園等一些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中應用。工業領域,智能化生產管理、產品質量控制已經開始小規模的在縣域制造中有所體現,未來隨著工業互聯網的推進,將向供應鏈數字化、需求驅動生產等演進,但還需要較長的時間。服務業領域,VR、AR等逐步在縣域旅游、文化、醫療、教育等領域滲透和應用。
第二,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重構縣域生產要素。
以前我們講基本要素包括勞動力、資本、土地,后面加上了知識、技術、管理,最近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h域在要素稟賦方面是不占優勢的,那么隨著新基建的推進,這種空間的限制將逐步被打破,遠距離高效協同辦公、遠程教育和醫療等將更為順暢。那么通過對農業農村數據的挖掘和對傳統要素的賦能,部分區位較為偏遠但是生態環境好的、文化符號鮮明的縣域和鄉村能夠形成對人口和經濟要素的反向吸引。
第三,數字化加持下縣域生態價值逐步釋放。
我們很多縣域都有很好的生態環境,怎么把這些綠水青山進行價值的轉化,是縣域經濟潛力釋放的一個重點。在數字化手段的加持之下,我們能夠對土壤、森林、空氣、水等環境要素進行表達,構建基于區域公共品牌的產地生態優品,去實現這種生態價值的轉換。目前,在碳中和的共識之下,有些縣域可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與發達城市共同探索跨區域碳匯交易合作機制,去構建綠色發展的新范式。并且,隨著消費的逐步升級,智慧農業、家庭農場、體驗經濟等呈爆發式增長,將不斷拓展‘兩山’轉化通道。
第四,產供銷協同農業數字生態鏈漸趨完善。
農產品上行“觸網”是縣域鄉村參與數字經濟最直接的一種方式,這也帶動了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全產業鏈深度應用,形成了上游以技術設備為基礎,以數據算法為支撐的數字農業生產,從傳統的“靠天吃飯”向 “知天而作”;中游對農產品進行區塊鏈溯源、AI品質分級、全域物流支撐、普惠金融支持,全體系的數字服務,下游進行全渠道產銷對接、區域公共品牌打造,可以說是逐步形成了良性循環產供銷協同的新時代縣域數字農業生態鏈。
第五,產業融合式創新驅動縣域經濟價值再造。
數字化時代行業的邊界逐漸模糊化,融合式創新可以說是縣域經濟價值再造的一個重要機遇。例如,互聯網與特色農業深度融合,催生出創意農業、認養農業、觀光農業、教育農園等新產業業態;傳統制造通過創意疊加、主題賦能、互動娛樂、生產制作體驗等,與新創意、新消費、新技術融合,將逐步強化縣域特色制造IP,提升產品附加值;數字化技術與縣域旅游與文化、商業、體育等的融合,創新很多消費場景。
第六,特色集群數字化轉型打造縣域產業新地標。
?“一縣一業,一鎮一品”的專業化制造,曾經連接起中國與世界的橋梁。未來,通過打造數字化“產業公地”將成為縣域特色產業集群謀求轉型的新路徑,比如打造公共信息平臺、共享制造中心、公共物流倉庫和直播電商基地等新型數字化集群共性基礎設施,構建區縣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等,重塑縣域集群,構建數經濟時代縣域的新優勢。另一方面,現在很多縣域逐步利用本地獨特的生態和文化資源、基礎優勢產業資源等,圍繞某一特定細分產業,打造數字產業IP,在細分市場中建立認知,爭奪市場話語權,形成對特定領域深度占有的數字“產業地標”,比如地理信息、數字影視、數字文旅等。
第七,區域一體化催生縣域數字經濟新增長點。
著數字經濟產業分工細化和鏈條延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全面覆蓋和普及,大城市周邊的縣域及鄉村,在區域一體化發展趨勢下,將逐步切入城市群數字經濟產業分工網絡,從“承接溢出”逐步向“營造協同”推進,與中心城市形成密切分工協作的數字經濟共同體,打造縣域數字經濟新增長點。一種是前庭后院模式,城市群內縣域,可借力區域數字經濟整體發展優勢,切入相關產業環節。如利用優越的生態環境,發展輕型研發中心、移動分時辦公;或依托本地勞動力資源,打造智能服務中心,數據整理、標注、清洗,圖像數字化處理等技術門檻較低的信息技術外包(ITO)服務集群;或圍繞數字經濟教育培訓、產業孵化、會議賽事等。第二是前廠后用型,針對數字產業基礎相對較弱的縣域,可率先以政用引導民用,挖掘數字產業的場景應用,開展在線醫療、在線教育、政務服務等領域的應用試點示范;針對數字下沉市場,培育本地電商及生活服務類產業,助力電商培訓、MCN機構等的發展。
第八,縣鄉村政務服務邁向一體化、協同化。
跨系統、跨業務、跨層級和跨部門是縣域數字治理的必然要求,應該逐步通過縱向推動從村到鄉到縣的協同,橫向推動各部門間的協同,實現信息互通數據共享,建立起協同高效、上下聯動的縣域政務辦公流程,從而全面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另外,在線雙向互動、多元協同治理已經成為縣域數字治理的重要方向,在這里面我們做了很多實踐探索,比如通過實施激勵導向的鄉村信用積分制度,讓信用成為資產,積分場景與政務、醫療、教育、金融、人社打通,構筑信用生態,調動村民參與治理,共建美好家園。
第九,縣域經濟決策邁向科學化、智能化。
數字技術讓縣域的產業盤點、產業分析和趨勢預判都具備了更加扎實的現實基礎,在這里面,產業數據智能中樞就是縣域經濟決策智能化的基礎設施,比如通過綜合區域發展現狀、產業布局、產業鏈結構、企業分布及經營狀況,實現產業經濟數據融合和多維展示,協助政府多維度、全視角評估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客觀準確判斷經濟運行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以此研究有針對性地進行產業發展規劃、精準合作招商、經濟治理決策,實現有據可依地精準施政,實現數據智能下的縣域經濟“一盤棋”謀劃。
總體上看,數字化將賦能縣域生產要素全面升級,數字創新將逐步成為縣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引擎;數字縣域將繪就一幅鄉村振興與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圖景!
據悉,本次活動由浙江省麗水市人民政府、阿里巴巴集團主辦,遂昌縣人民政府、阿里云承辦,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達摩院、阿里數字鄉村事業部提供支持,創頭條協辦。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