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巨頭財經,作者?| 周一
今年618,又有新的玩家入局。
5月28日,淘寶特價版正式更名為“淘特”,并將首次加入618大促。本次618,淘特顯然是做了充足的準備而來,不僅上線了“買貴必賠”等業務,還宣布投入10億補貼。
今年以來,淘特動作連連。不久前,阿里證實淘特已經向微信提交小程序申請,并對媒體表態稱,期待和騰訊的合作。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在電話會議上作出回應,“騰訊秉持開放態度,鼓勵同其他企業的合作”。
淘寶這是向騰訊納投名狀了嗎?
其實,阿里的這一行為,一方面可以理解為響應反壟斷,打破無形的墻。另外一方面,與騰訊求和,其實是為了憑借淘特在微信里和拼多多搶流量。
淘特能成為阿里遏制拼多多的一招好棋嗎?結果很難預知。?
不過,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拼多多靠下沉市場崛起,但下沉市場的增量空間不再只屬于拼多多了。這場中場戰役,還要持續很久。?
?
在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阿里和京東是中國電商的天花板,電商創業幾乎沒有機會時,拼多多短短五年時間異軍突起,取代京東,成為阿里電商帝國的頭號對手。
拼多多從來沒有從正面挑戰阿里,而是從下沉市場切入,這也是阿里面臨的最大的危機。拼多多流量體系給淘寶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讓淘寶清楚看到了那波流失的用戶。
根據拼多多財報,2020年年度活躍用戶7.88億,首次超過淘寶7.79億。也就是說,拼多多已經從買家規模上超越淘寶。
拼多多不僅想要取代淘寶成為中國電商一哥,還直接威脅著阿里起家的1688業務。20多年前,阿里推出了1688,成為中國最大的B2B平臺,匯聚了眾多貿易商和工廠。許多網店和線下店鋪都是從1688上找貨源。
但是現在問題來了,當拼多多的價格直接和1688對齊,甚至更便宜的時候,商家為什么不直接去拼多多進貨?而且,拼多多還在去年7月上線了一項名為“多多批發”的新業務,擺明了是沖著1688去的。
拼多多野心不小,在2C和2B業務上,都要跟阿里巴巴爭奪市場份額。
在這種情況下,淘寶不得不反擊。不過,淘內流量很大程度上都傾斜到了天貓,所以淘寶推出了淘特。
其實,在淘特之前,阿里曾試圖用聚劃算對抗拼多多,思路是用具有性價比優勢的爆款商品接住來自下沉市場的流量。?
但聚劃算只是淘寶首頁的一個入口,想用一個入口對抗一個野蠻生長的App,這場仗怎么能打得過?這就好比你用一個部門去對抗一個公司。
阿里有高層曾稱“拼多多是低配版聚劃算”。結果當然是打臉。如果聚劃算成功了,就沒有淘特什么事了。
淘特于2018年3月便開始運營,但沒什么存在感。直到去年,阿里才意識到淘特對于下沉市場的重要性,于2020年3月26日正式推出獨立App。
從時間上來看,淘寶要么是輕敵了,要么是無可奈何,必須正面硬剛了。
阿里為了推廣淘特沒少砸錢。阿里團體合資人、阿里C2M事業部總經理汪海也曾稱,淘特將連接補助剛需日用花費品,并且“投入不設上限”。畢竟,只有盡快在下沉市場打響知名度,未來淘特才更有可能與拼多多一戰。
但從目前的用戶規模來看,雖然淘特增長兇猛,但兩者之間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且在短時間內難以追平。
淘特能不能限制拼多多的擴張還未可知,但可能會導致淘寶老用戶的流失。這會不會影響到阿里淘寶天貓的基本盤?
早期,淘寶的定位是給阿里引流、天貓的定位是變現。這么多年打下的口碑不容易,終于把品牌升級了。現在為了阻擊拼多多,搞淘特,有沒有可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所以,阿里想要把流量傾斜給淘特,會在集團內部遇到阻力,這恐怕也是淘特這么晚才推出的重要原因。
當內部很難把流量傾斜給淘特,那么這個全新的App流量和用戶從哪里來?怎么增長?阿里有錢有資源,但是哪里能找到便宜的流量??
雖然阿里投資了微博、小紅書、B站,但缺乏自有流量。阿里為什么在抖音上砸幾百億買流量,即為例證。但考慮到字節早已成立抖音“電商”一級業務部門,也在大力發展自家電商業務。抖音的流量,阿里可以買,但絕不會是特供。
更重要的是,砸錢固然可以制造一時的熱鬧,但如果淘特的獲客成本過高,注定無法遏制拼多多快速增長。?
淘特2021年3月沖進App Store前列,4月已跌出前10? 來源:App Annie
反觀拼多多,面對淘特,自身有不少優勢。?
首先是先發優勢。
拼多多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占領了幾億用戶的心智。拼多多對“性價比”三個字有著深刻的理解,即始終在消費者的期待之外。用黃崢的話說就是:我們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滿足用戶心里占便宜的感覺。
其次,抱緊騰訊大腿,背靠微信,用戶獲取成本極低。
早在2013年,淘寶便切斷了和微信之間的鏈接。需要注意的是,當初是淘寶拒絕了微信,雙方隔閡延續至今。再看看拼多多、京東等公司,不僅都有微信小程序,還可以在微信內分享鏈接、跳轉App購買。淘寶商品則只能通過淘口令搜索,給用戶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最后,支付方面。
拼多多一直是支持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拼多多通過出資6083萬元入股“付費通”,間接拿到了支付牌照。
而在阿里的平臺上買東西,無論是淘寶、天貓還是淘特,都只能用支付寶支付。在廣大下沉市場,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支付寶是什么,但微信基本上是人人標配。?
雖然在反壟斷的背景下,淘寶接入微信體系或許只是時間的問題。如果淘特接入微信體系,會不會支持微信支付?如果支持,支付寶的市場份額又要丟掉一部分。
守了電商的基本盤,丟了支付市場,這是淘特想要看到的結果嗎?
不過,即使在拼多多有諸多優勢的前提下,淘特依然有后發制人的可能。
以下是幾點猜想。?
第一,真正做好C2M。
淘特打出的口號是“源頭貨,真特價”。真特價很好理解,意為便宜。什么是源頭貨?簡單理解,就是C2M,體現為我們平時接觸到的拼購、團購和預售,說白了就是消費者向生產者訂購。
國內著名商業咨詢顧問劉潤在《新零售》一書中寫道,中國制造的趨勢是:低質高價和低質低價的商品,存活空間會越來越小,甚至被逐步淘汰。高質低價的零售業,將迎來它的時代。而C2M模式是實現高質低價的一個有效手段。
阿里的天天特賣工廠、淘特;京東京喜的“廠直優品”;拼多多的拼工廠的“新品牌計劃”、“新品牌聯盟”等,都屬于這個模式。?
目前,整個行業都在提C2M的概念。但實際上,C2M,并不是誰都能玩得轉。制造商資源怎么整合?工廠的柔性供應鏈怎么優化?C2M需要平臺的數據化能力,但怎么挖掘市場需求,怎么通過數字化的供應鏈快速效應,實現產品到商品,平臺能否提供數字化的購物體驗?這其中有諸多問題待解。?
不過,淘特所依托的阿里有數字化的優勢。多年以來,阿里在交易數據,以及在產品創新、企業扶持、生態賦能等方面,累積了大量數據和經驗。
如果能真正花苦功夫做好C2M,淘特不是沒有勝算。
第二,少點套路,多點真誠。
我們曾在《大智慧黃崢,小聰明拼多多》一文中提到,拼多多套路多多,引發了不少民怨。
即便你不用拼多多,“砍一刀”的消息總會像牛皮癬一樣不經意間跳到你聊天框里。
拼多多砍得不是價,是感情。它之所以用戶量猛增,說到底,還是因為抓住了人性的弱點,不過隨著海量網友的不斷吐槽,拼多多如果再不改變策略,也會影響未來的繼續增長。當然,你也可以說拼多多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因為好友已經都被一刀一刀砍沒了。
如果淘特能抓住這一點,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好好做產品,相信用戶也會用腳投票。從消費者的角度看,有競爭不是一件壞事。至少,補貼的力度和競爭的激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掛鉤的。
第三,相比特價版,淘寶更需要青春版。
目前來看,阿里巴巴沒有更好的策略來狙擊拼多多,畢竟不可能動淘寶天貓的基本盤下場拼刺刀。好比是,一個中年人是不可能和年青人肉搏的,于是只能用淘特這個“小兒子”上場。
相比拼多多,淘寶老了。
一方面體現在模式上,淘寶雖然開創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先河,但目前來看淘寶模式也有其缺陷,比如淘寶很多商品鏈條過長,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則體現在時間上,成立于2003年的淘寶,如今誕生了18個年頭。如今,90后、00后開始成為互聯網社會的主力軍。B站等諸多事例證明,得年輕人者得天下。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來逛淘寶,才是淘寶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當“小兒子”淘特和“年青人”拼多多貼身肉搏的勝算不高的情況下,不如,改換淘寶青春版,再與拼多多搏上一搏。
有人說,從界面和感受來說,淘特和拼多多越來越像了。
其實,商業競爭到最后都是不斷趨同,只不過保留著少許的特色。
淘特VS拼多多,阿里想要的是止損,而拼多多則是攻城略地速度快慢的問題。目前來看,淘特很難與拼多多一戰。正如媒體問黃崢如何看待淘寶已經推出了淘特來制衡拼多多,黃崢的回答:“我們把這視為對我們的一種贊揚。”
足見其自信與底氣。
不過,現在談勝負仍然太早,拼多多與淘特之間未來還會上演什么精彩大戲,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文章: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