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市場是一塊讓人垂涎的巨大蛋糕,圍繞著這個蛋糕,聚集了各行各業的菁英,包括智能手機廠商、代工廠商、軟件廠商、硬件廠商等等,他們都想從中分一杯羹。不過還好,這個市場足夠巨大,市場也處在紛爭之中,并沒有出現定勢的局面,一切都充滿變數,你所要做的就是帶領最強的隊伍,秉持最堅決的信念,拿下市場份額。
在原本的領域,吉利做為中國傳統的汽車制造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地位。而百度,一向被人默認為中國的科技巨頭,也在軟件領域有所建樹。而新能源車市場,這個巨大的市場,單憑這兩家的力量,還不足以打造優秀的產品,吸引足夠多的目光,所以兩家選擇走在一起。
集度認為智能化存在著極大的機遇
集度認為,未來 3-5 年電動車的競爭核心是在「智能化」方面。智能化的競爭不僅僅是產品形態的競爭,也是整個電動汽車底層技術的競爭,從汽車的底盤、電機、硬件控制器,甚至到 OS 以及應用層面,從下至上都將重構,這樣的重構會讓未來智能化的競爭變得更加高效、更加激烈。
集度同時認為未來 3-5 年的「智能化競爭」,也可以看做「無人化競爭」。但在無人化的競爭中,智能化是一座必不可少的橋梁,因為智能化會對整個智能汽車在底層的軟硬件、平臺技術帶來變革。
拿智能手機的發展歷程做類比,手機的競爭從完全只是硬件的競爭變成生態的競爭,這意味著一家手機公司在芯片、OS、云端大數據分析(AI)、用戶生態等各個方面都需要有很強的競爭力,才能在現代的競爭中保持不敗之地,而這些同時也變成了手機科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集度認為智能化的核心是高端的技術生態,而這些技術生態又深入地融合到現在的智能汽車中,比如底盤、平臺等等能夠深入地跟電動車技術融合,這將是未來 3-5 年之內電動車或者智能電動車行業競爭最核心的競爭力。
集度產品的設計將秉承三個 DNA 理念
集度產品設計理念,大概分成了三個部分,并將其真正注入到產品當中去。第一部分我們的設計理念就是 ROBOTIC,機器人化。把一個車從冰冷的機器變成懂你的車,可以跟你交互、可以跟你更智能去交互,可以了解你日常的使用習慣,能夠幫著你定制更好的體驗,這是我們在整個產品設計過程中深度去思考的,甚至在外觀、內飾以及內外交互上面我們都會有非常多的創新。
第二個方向是 EMOTIONAL,情感化,還在不斷地探索和摸索,希望用戶能夠實時感知到這輛車在照顧你。所以這也是集度現在整個產品設計的一個方向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第三部分是 FUTURISTIC,未來主義。在設計上面要盡可能多的去體現這種未來的科技賦予這個產品所帶來的質的改變,所以集度會把未來感這樣的設計理念注入到整個產品的設計 DNA 中,希望這款車將來開到街上時,大家能夠一眼就認出這是集度造的車,代表下一代智能汽車的設計理念。
集度的首款產品會偏年輕化并定價 20 萬左右
集度希望最早期的這幫用戶是偏年輕化的群體,而且對科技產品非常喜歡。同時會兼顧一些對女性用戶的考慮,標簽是年輕化群體,90、95 后是主力用戶,對科技產品非常喜愛。并且基于 Apollo 的自動駕駛能力,核心主打的也是自動駕駛產品,集度非常有自信,把產品體驗和能力做到整個市場最好。
百度的 Apollo 在未來智能車時代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同時吉利 SEA 浩瀚平臺在底盤或者平臺化方向上也是一個開放的硬件平臺。集度會跟吉利共同開發一個完全面向 L4 的智能化架構——JET。基于 JET 架構,集度會開發一個基于這套 SOA 的軟件架構,同步與 Apollo、吉利共同去開發。
這個架構完全把 Apollo 現在最先進的能力與吉利的平臺無縫整合到一起去。基于這個架構,在軟件層面、應用層面能夠快速迭代。而集度的工作就是為了打通 Apollo 承載到 SOA 上面所出現的問題。可以把 JET 看作未來智能汽車的一個神經系統,這樣的神經系統是為了將來有更智能的「大腦」搭載到車上的時候驅動整個車而準備的。
目標主力消費群體是 90、95 后,售價將高于 20 萬。概念車最早于 2022 年北京車展時亮相,外型與量產版會有 90% 的相似度。目前規劃是在第一款車上市之后,每年推出一款新車。在銷售渠道上,集度偏向自建,但同時也考慮其他新模式。
所以,我們會在明年四月份的北京車展上看到集度交出來的首個答案。毫無疑問,中國的新能源市場,又將迎來一個重量級玩家。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 完成 8800 萬美元 B3 輪融資,估值達 20 億美元》的文章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理想汽車回應裁員傳聞:不實消息》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蘋果將 47 億美元綠色債券用于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技術引領未來,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展示電動汽車概念》的文章
2021-12-23 動點科技發布了 《高田生物完成過億元 B 輪融,晨壹投資領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