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20社,作者 | 趙小天,編輯?| 王曉玲
數字貨運平臺「滿幫集團」于美東時間5月27日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F-1招股說明書,計劃以“YMM”為證券代碼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高盛、瑞銀、華泰證券、花旗和野村證券擔任滿幫本次IPO的聯席主承銷商,華興資本和里昂證券擔任副承銷商。
招股書顯示,滿幫2019年與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24.7億元與25.8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貨運匹配服務帶來的營收從17.7億元進一步增長至19.5億元,同比提升10%。
基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滿幫在2020年已實現凈利潤2.81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凈利潤達1.13億元,同比增長3.4倍。2021年第一季度,滿幫進一步實現大幅增長,GTV(總交易額)達515億元,同比大增108%,實現營收8.67億元,同比增長近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的增值服務為滿幫帶來6.3億元營收,占比總營收的1/4,大約有192.83萬名用戶在滿幫平臺使用了至少一項增值服務。
縱觀貨運領域,被稱作“物流版滴滴”的滿幫集團,2017年11月合并了貨運領域兩家頭部企業「貨運幫」「運滿滿」后,幾乎再無對手。曾投中滴滴的投資人王剛,一手促成了兩個平臺的合并,并擔任了成立初期的集團董事長兼CEO。
2018年4月,滿幫集團迎來了合并后的第一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19億美元,是車運賽道史上最大的一筆融資,背后的資本團體的陣容堪稱豪華:國新基金,軟銀,谷歌資本,金沙江創投,紅杉資本,騰訊,鐘鼎創投……
提前結束了“燒錢”大戰的貨運市場,融資上市,似乎成為一件板上釘釘的事實。
滿幫搭建了起一個連接托運人、卡車司機以及其他行業參與者的生態網絡,為用戶提供貨運及相關增值服務。灼識咨詢的報告顯示,按2020年平臺總交易額(GTV)計算,滿幫是全球最大的數字貨運平臺。
滿幫平臺的規模效應正日趨明顯。招股書顯示,滿幫共計280萬卡車司機在平臺上完成貨運訂單,約占中國中重型卡車司機的20%,超過第二至第五大數字貨運平臺總和的兩倍。2021年第一季度,平臺貨主MAUs(月活躍用戶數)達122萬,完成運輸訂單2210萬單,均呈現出顯著增長態勢,相較2020年同期的增長率分別為67%、170%。2021年3月,滿幫平臺貨主MAUs(月活躍用戶數)已達140萬。
圖片來源:滿幫招股書
截至2020年底,滿幫業務覆蓋全國超過300座城市,線路覆蓋超過10萬條,高度密集的全國線路網,形成巨大的網絡效應。相比于同城貨運構建的單點網絡,全國交叉網復制難度更高,這也是眾多投資者一直看好它的關鍵原因。
據灼識咨詢(CIC)報告顯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公路運輸市場,2020年公路運輸市場總規模達到6萬億元,而其中數字貨運平臺的GTV總額僅占整個公路運輸市場的4%,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18%,整個市場的數字化改造空間巨大。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據《中國卡車司機調查報告No.3》中一項截止于2019年的數據統計,72%的的卡車司機用貨車幫,46.5%用運滿滿(一個司機手機上會下載多個找貨平臺)。同時,僅有9%的物流企業不使用平臺叫車。也就說,無論是卡車司機,還是貨主、貨代等物流方,都對“平臺交易”產生了高度依賴。
2017年,運滿滿和貨車幫合并成立滿幫集團,成為物流領域備受矚目的一樁合并案。在這之前,運滿滿和貨車幫都占據著物流行業車貨匹配的優勢資源。
此外,基于深遠的行業布局,滿幫也一直選擇性地進行戰略投資。2019年11月,滿幫戰略投資巴西車貨匹配平臺TruckPad,通過其運營經驗和技術支持助推TruckPad在拉美地區的快速發展。在自動駕駛賽道,滿幫投資了重卡自動駕駛公司智加科技(Plus),而智加科技(Plus)也同樣在謀求上市中。
滿幫被稱作是“貨運領域的滴滴”。滴滴匹配的是司機和乘客,滿幫的匹配的是司機和發貨人,在貨主端主要收取會員費,在司機端則是提供配套的金融、保險、ETC等服務。
即便是在合并之前,兩家公司的估值就已分別超過10億美元,兩家企業的卡車司機用戶均達到了500萬量級,平臺貨主超過100萬家,將其他競爭對手遠拋身后,形成了極高的競爭壁壘。
2017年11月,運滿滿與貨車幫聯合宣布戰略合并,雙方共同成立一家新的集團公司——滿幫集團。合并后,投資人王剛擔任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兼CEO,運滿滿CEO張暉和貨車幫CEO羅鵬兼任集團聯席總裁。
這次合并來自一次偶然。2017年7月,運滿滿的天使投資人王剛在國外度假,和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電話閑聊之余,這位中國投資女王說了一句:你投資的運滿滿跟貨車幫應該合并啊,兩家燒錢下去沒有意義。
2015年以來,出行領域的“燒錢大戰”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王剛曾作為阿里B2B最年輕的大區總經理,后成為支付寶商戶事業部的負責人,在阿里待了十年后轉身投資。做投資的第一個案子,就是滴滴。4年時間,王剛在關鍵時刻給予滴滴的70萬元投資,變成了超過70億的回報,這一筆投資的回報超過了10000倍,成為投資界神話。
被“點醒”的王剛隨即開始運作合并事宜。他先后找到運滿滿創始人兼CEO張暉、貨車幫早期投資人、元生資本創始人彭志堅,達成合并共識:合并是在以時間換取空間,繼續對戰也可以,也許十年能夠分出勝負,但沒有必要。
兩家背后都站著數十位金主。貨車幫陣營中,除了元生資本,還有騰訊、百度、高瓴資本等。運滿滿的支持者則是光速、紅杉、襄禾資本、GGV、云鋒基金、華人文化等。為了調和背后的利益訴求,王剛歷時三個月,輾轉深圳、杭州、成都、貴陽、上海、北京等地進行溝通談判,最終提前結束了行業頭兩家的“融資燒錢”大戰,一舉合并成為貨運領域最大獨角獸。
毫無爭議的行業巨頭出現,合并后的滿幫,也多次傳出IPO的風聲。
滿幫集團在合并成立后共獲得兩輪融資。2018年4月,滿幫獲得19億美元的戰略融資,估值達65億美元(約507億港元),此輪融資獲軟銀愿景基金、紅杉資本等著名投資者參與。
2018年5月,貴陽舉辦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有貴州地區的獨角獸企業有興趣來香港上市,而貴州市值突破10億美元的獨角獸僅有滿幫集團一家。當時滿幫回應稱的確正在積極考慮赴港上市,但并未有明確IPO時間表。
這一年年底,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兼內地業務發展主管毛志榮特意前往貴陽考察滿幫集團,并明確表示:“港交所非常歡迎滿幫這樣的企業。”
一年后,滿幫集團CFO張遠聲在一彭博社的電視節目中再次傳出IPO的意向,但同時表示,暫時沒確定是否在IPO前繼續在一級市場中再進行一輪融資。
時隔兩年,2020年11月,滿幫第二次融資17億美元,騰訊投資、軟銀愿景基金、紅杉資本和高瓴資本等13家機構參投。也就是這次融資后,滿幫開始延展公路干線市場的服務范圍,全面進軍同城貨運領域。
滿幫的野心,遠不止于公路貨運。
5月14日,交通運輸部、網信辦等8部門聯合約談了滿幫、貨拉拉等10家交通運輸平臺企業。
約談指出,部分貨運平臺特別是滿幫集團、貨拉拉公司等,存在著定價機制不合理、運營規則不公平、生產經營不規范、主體責任不落實等突出問題,平臺部分經營行為涉嫌侵害貨車司機合法權益。因此要求,各平臺公司要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認真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立即開展整改。
從約談的情況看,平臺的不合理規則存在的缺陷導致社會不滿,既是風險,也是企業最大的不足。
此前,20社在《天下卡車,困于滿幫》一文中提到,多位卡車司機反映,滿幫存在平臺過分傾斜貨主、引導惡意壓價、貨源審核不到位、“二選一”、技術服務費難退等問題。
2020年5月交通部發布的一項數據的顯示,貨車直接從業人員減少了300萬人。越來越多“卡車人”因無力承受跑貨的高昂成本,選擇退出了這個行業。
據中國汽車數字研究院發布的《卡車用戶群體研究報告》顯示,76%的被訪者表示曾經被無故耽誤裝卸貨時間或者扣押運費。運輸者對網絡貨運平臺的實際使用滿意度很低,且網絡貨運平臺的誠信服務體系并不健全,沒有做好運價的引導,貨主和實際運輸者對其評價褒貶不一。
圖片來源:《卡車用戶群體研究報告》
事實上,貨運線上平臺的興起,的確降低了貨運交易的信息差和貨運車輛的空駛率,提升了貨運效率。但在降低貨運成本的同時,也加劇了貨運市場的內部競爭,卡車司機對于“被壓價”苦不堪言。尤其是在一家獨大的平臺下,貨車司機失去議價權,只能成為整條交易鏈條上唯一的風險承擔者。
從生意的角度來看,滿幫的增長態勢穩健。招股書顯示,現階段滿幫收入主要來源于其核心的貨運匹配服務及增值服務兩方面。雖有新冠疫情影響,但滿幫在2020年依舊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
根據招股書數據,滿幫2019年與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24.7億元與25.8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貨運匹配服務帶來的營收從17.7億元進一步增長至19.5億元,同比提升10%。此外,通過優化成本結構,滿幫扣除營業成本之后的毛利率從44%增長至49%。
其中,貨運匹配服務收入增長129.7%,從2020年3月31日的3.027億元人民幣增至2021年同期的6.952億元人民幣(1.065億美元) ,原因是貨運經紀服務和貨運上市服務收入增長,以及自2020年底以來交易傭金增長。
2020年8月,滿幫開始將網上交易服務貨幣化,從杭州、湖州和紹興三個城市的首批貨運訂單中向卡車司機收取特定類型的運輸訂單傭金。2021年3月,收取的7.938億元的運輸訂單傭金占三個城市的GTV總量的96.8% 。
2020年第四季度,滿幫開始收取來自其他城市的小規模運輸訂單的傭金。2021年3月,滿幫在全國60個城市共收取了86億元的運輸訂單傭金,占同期60個城市 GTV 總量的89.6% ,占全國 GTV 總量的36.3% 。截至2021年3月,滿幫從這60個城市收取的傭金總額為4660萬元人民幣。
事實上,滿幫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吸引大量的托運人和卡車司機匯集平臺,從而維持和擴大自身的網絡規模。但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來自卡車司機的“怨言”。招股書中也提及,平臺上的新特性和功能可能會被某一類用戶認為是負面的。例如,一些卡車司機不滿意,平臺允許托運人以固定價格發出裝運訂單。雖然目的是取代價格談判,簡化托運人與卡車司機之間的交易程序,但這種功能可能導致某些交易的價格降低。
此前,在接受20社采訪時,多位卡車司機都提及到“如今日子越來越難過”,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受制于貨運平臺,只能被動接“低價貨”,一些“高價貨”則被平臺以會員優享等形式“重新分配”。同時,很多人也抱怨“收費項目越來越多了”,“不賺反賠”情況也時有發生。
滿幫也提及,一些卡車司機可能會認為,平臺上的交易會對他們的總收入產生負面影響,不滿意的卡車司機可能會向監管機構投訴。而5月中旬的聯合約談也確是證明了這一點。當一個平臺同時承載了貨運鏈條的雙方,平臺需要承擔起一定的審核責任。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