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零態LT(ID:LingTai_LT),作者丨李唐,編輯丨林楓
5月28日上午,京東物流正式在香港上市,首日高開14.1%,報46.05港元每股,市值2800億港元,僅次于順豐。在上市現場,京東物流CEO余睿在致辭中表示,上市讓京東物流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也意味著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他同時感謝了劉強東的戰略性眼光。
自5月中旬,京東物流開放港股認購后,備受資本市場青睞。據市場數據顯示,京東物流已成為年內繼快手、醫渡科技、諾輝健康之后,第四只超過百萬人捧場的新股,并最終獲137.3萬份認購申請,凍結資金5731億元,公開認購超額715倍。據報該股一手中簽率為8%,認購300手穩獲一手。
上市首日,京東物流一路高開
盡管資本市場對于京東物流極力追捧,但相比2018年,京東物流開放融資后的700億美元估值,依然下降較大,可以說幾近折腰。今年以來,快遞行業的整體市值一直在下跌,順豐也一度從5000億港元高點跌至目前的3200億港元。價格戰、增收放緩等問題,不斷困擾著整個快遞行業。
但這并不妨礙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這次IPO中大賺一筆。五年前,劉強東面對采訪時,底氣十足表示:
未來國內物流行業可能只有兩家快遞公司能活下來,一家是京東,一家是順豐。
招股書顯示,作為京東物流董事長兼非執行董事,劉強東擁有京東集團76.9%的投票權,通過全資子公司持有京東物流71.58%股權,也就是說,劉強東目前持有京東集團14%的股票,按照京東物流發行價計算,上市后劉強東間接持有的京東物流股票總價值為238億港元。此次上市股價表現,顯然幫助深陷虧損的京東物贏了面子,但能否真正撼動三通一達,贏得里子呢?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京東物流分別虧損28億元、22億元及1170萬元。2021年第一季度,京東物流運營虧損高達14.73億元。
物流相對于其他業務有較高的固定成本——比如京東物流已在全國運營了超過800個倉庫,包含云倉在內,運營管理的倉儲總面積約為2000萬平方米。目前,京東物流的快遞產品包括特快送、特惠送、同城配送、生鮮特快和生鮮特惠,還提供京尊達、雞毛信、代收貨款三種特色增值服務。當日達、次日達是其主要物流場景。
快運方面,京東物流以總對價30億元收購跨越速運;此外,京東物流也通過投資控股的方式,逐步成為A股上市公司、倉儲物流供應商新寧物流的第一大股東,管理團隊也正式入駐。
現階段,京東押注物流對整體商業模式仍有重要意義,尤其在下沉的大趨勢下。京東物流的招股書中,多次提到“一體化供應鏈”“下沉”等關鍵詞,上市后的一段時間內,京東物流在謀求成熟供應鏈,獨立發展扭虧,又要助力拼購、社區團購,承擔著整個京東集團下沉的重任。
目前,下沉市場的用戶增長,是京東新用戶增長的主要來源,2021年一季度,下沉市場貢獻的新用戶占比首次達到了81%。無論是對于京東整體的供應鏈,還是鏈接京喜、社區團購等下沉業務,京東物流都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在京東第一季度的財報會議上,京東CFO許冉表示,京喜所開展的社區團購業務是一個長期策略,在面向價格敏感型消費者的下沉市場,尤其是對低價產品和服務而言,意味著結構性的機會。公司對這塊業務的投資將專注于提高核心能力和基礎設施,而非通過提供補貼的方式獲取流量。
京東物流管理團隊集體亮相
許冉認為,京東作為一家靠供應鏈驅動增長的公司,不是同競爭對手打速度戰,而是以長遠眼光投資基礎設施,打造自己的團隊和供應鏈。
京東在各地的供應鏈,正是通過京東物流來進行連接。京東物流本身聚焦的次日達場景,與社區團購的場景重合,但是在生鮮等領域,京東還需要繼續開拓。
京東物流也在下沉市場當中,開放自己的加盟制快遞,搶食加盟制快遞企業的蛋糕。2020年3月份起網運營,年底納入京喜事業群。京東物流下一步也會結合京喜快遞,擴大物流效率和運力和倉儲覆蓋范圍。
但在下沉市場布局中,京東物流也并非順風順水。此前,京東物流為了拓展自己的商業版圖,成為了上市公司新寧物流的第一大股東。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新寧物流虧損681.1萬,2020年同期虧損501.4萬,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新寧物流2020年實現了8.1億元的營收,同比下降10.2%,虧損6.12億元。
有業內人士認為,"新寧物流對京東物流的估值會大打折扣,包括與跨越速運的合作,都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京東物流目前的營收構成主要是京東內部和外部客戶,外部客戶比例正在快速提升。
因為長期虧損,2019年4月,京東物流曾經調整配送員薪酬,取消底薪但大幅提高攬件提成,彼時劉強東解釋稱,連年巨額虧損核心原因就是 “外部單量太少,內部成本太高。這兩年對公司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兩年,公司已經虧了十幾年,如果這么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
一直以來,京東物流發展倚重的是京東的零售業務。但根據毛利分析,如果京東物流持續被集團壓抑盈利性,上圖兩條曲線將大致呈現同步態勢:京東集團履單成本增長收窄,則物流業務的毛利率也不會有太大改善。
其實在2017年,京東物流就正式向外部客戶開放,開始了獨立扭虧之路。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來自京東外部客戶的收入占比已經從2018年的29.9%,提升至2020年前9個月的43.4%。這一年,京東物流已經為超過19萬家企業客戶提供了服務,包括快消品、服裝、家電、家具、3C、汽車和生鮮等行業。
從凈虧損來看,在經歷多年虧損后,京東物流止虧趨勢良好。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京東物流分別虧損28億元、22億元及1170萬元。
圖:京東官微
發展外部客戶,主要依賴京東旗下的一體化供應鏈體系,即京東POP平臺(第三方平臺)下的FBP模式。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商有能力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務,包括快遞、整車及零擔運輸、最后一公里配送、倉儲及其他增值服務(比如上門安裝和售后服務),這些服務以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形式提供給客戶。
在招股書中,京東物流也進一步明確了募資用途,未來12~36個月內,將主要用于繼續升級和擴展六大物流網絡,保持競爭優勢;用于開發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相關的包括自動化科技、數據分析與算法以及其他底層技術等先進技術;以及用于擴展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深耕現有客戶,吸引潛在客戶。
據灼識咨詢報告,預計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將由2020年的20260億元增加到2025年的人民幣3190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5%。京東物流在該領域還有成長空間。而京東物流在招股書中也著重提到,將來將不會極大依賴京東集團。
從商業模式上看,京東物流模式與傳統的“三通一達”差異較大。京東物流本身是以倉儲代運輸模式,京東物流的強項是倉儲。截至2020年,京東物流運營超過900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云倉面積在內,京東物流倉儲總面積約2100萬平方米。京東集團計劃未來實現5000萬平方米。
已經登上港交所的京東物流能否撼動三通一達的市場地位?
數據顯示,2020年順豐營收1540億,是京東物流的210%。而順豐倉儲面積僅為486萬平米,不到京東物流的23%。在營收相等的情況下,京東物流占用倉儲面積是順豐的9.1倍。
但由于商品多為本地化倉儲,不需要大規模跨區域調配,京東集團在干線方面的投入較弱,長途運輸相對來說是短板。臨近上市,為了補足長途運輸方面的短板,京東物流于2020年8月以54億對價收購跨越速運,后者為京東物流貢獻約620條航空貨運航線。
而根據順豐2020年年報,順豐擁有61架自營全貨機,全貨機及散航總計航空線路2110條,全貨機發貨量為84.89萬噸。順豐自營及外包干支線車輛合計約45.8萬輛,開通干、支線合計約13萬條。
這意味著,京東物流上市之后想要從順豐和“通達系”手里搶生意,并不容易。
以順豐快遞為例,2020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95.94億元,同比增加39.13%,歸母凈利潤55.98億元。總營收是京東物流的兩倍多。
從2020年第三季度單季對比來看,京東物流及其他服務營收104億,而順豐營收為384.65 億元。相比京東物流,順豐在營收上仍有巨大優勢,第三季度順豐的速運業務收入營收規模是京東物流的三倍多。
但是,京東體系在部分場景里對于三通一達也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同城配送場景、生鮮等次日達場景等。
過去三年,快遞行業一直受到價格戰的影響,通過極致的規模效應賺成本的錢。這種“內卷”導致頭部企業盈利能力承壓。通達系憑借著在低端電商件上的優勢,牢牢占據著市場上超過50%的業務量;順豐在推出特惠電商件后,業務占比有所提升。后起之秀極兔快遞,通過壓低每單價格,快速占據市場。
自2020年開始,京東物流投入重金,覆蓋此前薄弱的三四線以下城鎮,加重上門攬件業務;同時,京東入局的包括海外、云倉儲等新業務也在耗費資金,虧損超7個億,虧損率達到了6%。另一方面,京東物流外包成本占比由2018年的27.7%增加至2020年的35.6%。隨著京東物流開放程度越來越高,毋庸置疑,在C端、大客戶、末端等領域與順豐通達的競爭不可避免。
3月22日,京東集團出資8億美元購入達達普通股,增持后京東將持有達達約51%股份。達達對京東物流服務規模飆升,也說明京東物流正在以此為手段,降低人力成本,改善營收現狀。
而物流行業從整體來看,行業地位仍需要通過規模和人力得以實現。下一步,京東物流能否獲得較大的利潤空間,關鍵在于能否做大規模,能否持續發揮規模效應。
而能否做大規模也關系到京東物流的天花板有多高。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