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大數據,是歐科云鏈近兩年布局的一個重點賽道。
區塊鏈與大數據的交互和鏈接大概有三種形態,一是傳統大數據與區塊鏈的交互,截至目前較為常見的是數據交易和存儲,另外兩者則是區塊鏈網絡產生的大數據以及加密貨幣在二級市場上交易、流通產生的市場動態數據。
鏈上數據分析與市場動態數據是現階段歐科云鏈重點布局的兩個方向,2019年以來,OKLink接連上線了BTC、ETH、USDT、LTC、BCH、BSV、DASH、ETC以及OKExChain等9大公鏈的瀏覽器。
去年9月,鏈上數據監控平臺“鏈上天眼“正式上線,只需要輸入一個地址,即可直接定位交易對手,以圖譜的形式清晰呈現每一個交易方以及轉賬數據。上線半年,鏈上天眼已被多地警方用于偵破相關涉幣案件,協助警方追回價值百億元資產。
隨著去年下半年加密貨幣市場進入牛市,傳統金融機構入場,DeFi、NFT等新興區塊鏈場景逐漸成為市場熱點,機構持倉、DeFi、NFT等不同板塊市場動態數據也陸續上線。
從區塊鏈瀏覽器出發,歐科云鏈深入鏈上數據分析和市場動態數據兩個細分賽道,旨在探索出一條讓用數據讓區塊鏈網絡更安全、更透明之路。
鏈上數據分析守護區塊鏈網絡透明安全
截至目前,比特幣誕生了12年,以太坊誕了生6年,OKLink數據顯示,比特幣的總地址數已達到8.8億,每天鏈上交易數十萬筆,全節點數據已達到338G;以太坊鏈上單日活躍地址數超80萬,每日鏈上交易上百萬筆。基于比特幣和以太坊兩大網絡,每天有數千億美元資金在流通。
因為區塊鏈技術的匿名屬性,在這些海量的地址和交易中,利用加密貨幣的匿名屬性進行勒索詐騙、攻擊交易所和DeFi協議盜幣、洗錢以及做軍火、毒品等非法交易的犯罪團伙和組織也藏身于其中。
隨著加密貨幣的用戶規模和市場規模在擴大,相關案件越來越多,國內有安全機構做過調查,僅今年第一季度加密貨幣?業共發?重?安全事件共就有162 起,其中黑客攻擊近 100 起,詐騙事件逾 56 起,勒索攻擊近 10 起,黑客攻擊仍主要集中在離交易最近的地方,包括交易所、智能合約、理財錢包等多個領域,涉案資金數億美元。
犯罪案件隨著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各國警方、網絡安全部門也開始重視區塊鏈網絡的安全問題。不過相比于普通案件,辦案人員在偵破相關涉幣案件時,由于缺乏相關辦案經驗和技術支持,如何找到匿名地址背后的主體往往會成為案情推進的障礙,專業的區塊鏈安全機構和鏈上交易追蹤平臺成為世界各國警方和網絡安全部門辦案的重要工具。
歐科云鏈也曾接到過警方的求助,于是在去年9月推出了鏈上天眼,鏈上天眼的核心功能即通過鏈上交易追蹤、監控等方式協助警方和網絡安全部門辦理相關案件。簡單來說,只需輸入地址以及相應的參數,就可以追蹤到與該地址產生的相關交易,并以圖譜的形式清晰呈現每一筆交易的對手方。
鏈上天眼能成為高效助警辦案工具不僅基于其強大的鏈上數據分析能力,還與此前積累的地址標簽有關,通過鏈上追蹤和監控,鏈上天眼將能與鏈下主體對應的地址打上標簽,一旦涉案交易與這些標記過的地址有關,即可加大幫助警方找到相關涉案人員的可能性,目前鏈上天眼地址標簽庫標記過的地址數量已超過1億個。
鏈上天眼特殊地址分析案例(圖譜來源:OKLink網頁截圖)
據鏈上天眼相關負責人透露,上線半年時間,鏈上天眼目前已幫助上海、浙江、江蘇、四川、內蒙、山西等多地警方辦理了數十起相關涉幣案件,追回價值百億元資產。
近期,歐科云鏈研發團隊又推出鏈上天眼Pro,鏈上天眼Pro是一個專注于協助網絡安全部門和警方維護網絡安全的工具,通過地址分析、交易行為分析、關系網絡分析、交易溯源等產品模塊,對鏈上資產進行監控追蹤,協助監管部門打擊數字貨幣犯罪。
市場動態數據輔助用戶投資分析預測
鏈上數據分析成為幫助各國警方和網絡安全部門維護網絡安全必要的基礎工具,基于加密貨幣在二級市場上的流通、交易產生的動態數據則是投資者和普通用戶分析市場走勢以及相關區塊鏈應用投資價值的必要參考依據。
從2018年推出OKLink區塊鏈瀏覽器開始,歐科云鏈便一直在根據市場變化補充相關市場動蕩數據。
在OKLink區塊鏈瀏覽器中,可以清晰查看比特幣、以太坊的全網算力、挖礦難度、以太坊的Gas費等相關礦池統計,此外,還可以查看富豪地址、交易列表以及活躍地址數、鏈上交易筆數等動態數據,這些數據與加密貨幣市場變化息息相關,以比特幣活躍地址數為例,活躍地址數波動大時,往往意味著市場可能會發生劇烈波動。
在去年下半年加密貨幣市場進入牛市后,OKLink增加了機構持倉數據,用戶可以查看灰度、特斯拉等大型機構的持倉數據,頭部機構的買入或賣出,也會帶動市場跟隨上漲或下跌,比如5月9日,灰度創始人Barry Silbert發推稱,“DOGE伙計們,歡迎來到加密世界,但是現在是時候將你的狗狗幣轉換成比特幣了”,暗示做空狗狗幣,當天狗狗幣24在小時內從0.65美元下跌到0.48美元,跌幅25%。
DeFi、NFT等新興賽道成為市場熱點后,OKLink也及時跟進上線相關市場動態數據,DeFi協議的TVL、交易量變化等動態數據也隨時可查。近期,OKLink還補充了NFT市場的動態數據,5月27日,NFT市場上的日交易額為32.9萬美元。
NFT的日交易額與價格走勢圖(圖片來源:OKLink網頁截圖)
截至目前,OKLink上線的市場動態數據已包括機構持倉專題數據、DeFi板塊動態數據、NFT板塊動態數據、波卡生態四大類。
相比鏈上數據分析,市場動態數據在反應市場變化方面更為直觀,也是普通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分析市場的依據,這讓其更具備商業價值,未來,市場動態數據業務的可擴展性也更強。
交易落地難 存儲支撐區塊鏈賦能大數據
除了鏈上數據和市場動態數據外,數據交易與存儲是區塊鏈為大數據賦能的主要場景。
2018年,大批創業團隊和資金涌入區塊鏈賽道時,數據的交易和存儲被認為是區塊鏈落地的重要場景之一,當時出現了多個數據交易公鏈項目,主打數據存儲的Filecoin正式投入研發,2018年年底,數據存儲網站BitTorrent也開始發力。
那時數據交易的場景一般是一端鏈接數據生產者(用戶),一端鏈接數據需求方,用Token激勵用戶將自己的數據傳到網絡上,需求方支付Token給數據貢獻者,獲得授權后可以使用數據,以此解決數據確權難、交易不透明以及數據創造者無法獲得相應的回報等問題。
還有一些因為資金、實力不足以搭建區塊鏈網絡的團隊也在利用Token經濟的思維,在App上用積分鼓勵用戶上傳個人數據,商家需要數據,可以發起需求,用戶點擊需求貢獻自己的數據后可以獲得現金的獎勵,點擊一下可以獲得幾毛錢的報酬。
三年過去,基于區塊鏈的數據交易模式并未取得明顯成功。不過這個場景一直有人在探索,今年年初,有團隊在以太坊上搭建了一個大數據交易平臺BDP(Big Data Protocol)的DeFi協議,受到市場追捧,開啟流動性挖礦一天后,總鎖倉價值(TVL)超過了66億美元,一度超越了Maker、Uniswpap等一眾知名項目,據傳包括FTX創始人SBF在內的行業名人也投入大量資金挖礦,不過目前也已“泯然眾人”。
從目前的趨勢看,基于公鏈和DApp的數據交易之所以未能獲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5 月 26 日,歐科云鏈“星途計劃”系列沙龍活動上,工業和信息化電子第五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區塊鏈創新團隊負責人相里朋指出,盡管數據已被列為生產要素,但數據只有通過流通才能發揮價值已成為共識,不過連接巨大數據需求與龐大數據資源的數據市場卻發展遲緩,原因在于數據確權、數據定價、數據交易、數據安全、數據增值與協作未能有效整合,此外,政策、技術、業務等方面的諸多難點導致多地數字要素交易中心落地困難。
基于區塊鏈的數據交易難以落地,存儲應用則要有起色得多。截至目前,主打存儲的Filecoin以及新興項目Chia等都在市場上受熱捧,5月27日,Chia目前網絡內總存儲容量已達到6486PiB,超6 EiB,Filecoin當前全網有效算力(有效存儲空間)5.411 EiB,Chia正式成為空間占有量最高的區塊鏈項目。
從實際應用看,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存儲也依然未走入大眾用戶視野,不過無論是數據交易還是存儲,一旦數據與區塊鏈互通,最終還是會回歸到鏈上。
歐科云鏈繞過基于區塊鏈的交易和存儲,重點布局鏈上數據分析和市場動態數據整合兩個場景,在探索一條讓區塊鏈網絡更安全、更透明之路的同時,也走在數據交易和存儲的前方,等待大量數據上鏈時,同樣可以賦能區塊鏈大數據。
??? (以上圖片由歐科云鏈授權中國網財經使用)
2021-12-03 中國財經發布了 《區塊鏈技術助力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歐科云鏈持續研發輸出創新成果》的文章
2021-11-18 中國財經發布了 《歐科云鏈:元宇宙的吸引力在于可以帶來新發展機會和希望》的文章
2021-11-15 中國財經發布了 《火鏈科技CEO袁煜明:用區塊鏈助力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