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冰鑒科技研究院
汽車銷量的連年下降,引起了中國汽車金融市場競爭的白熱化。
汽車生產廠商把提升銷量的壓力,傳導給汽車金融公司,后者不斷降低汽車貸款利率、放寬風控審核標準,給信用資質較差的客戶發放貸款——希望以此提振銷量
汽車金融的競爭已經從一二線城市不斷擴展到三四線城市,乃至農村地區。
由此帶來的后果是,汽車貸款逾期率不斷上升,汽車金融公司大幅度計提資產減值。
與歐美國家70%-80%的汽車金融滲透率相比,中國汽車金融滲透率在50%左右,看似還有很大市場空間。
但汽車金融公司面臨的兩難是:
在日益趨嚴的監管政策背景下,汽車金融的從業者該如何取舍?
1、汽車銷量連降三年,汽車金融規模卻不斷增加
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汽車銷量2017年達到高點2887.9萬輛后連續3年下降,到2020年僅2531.1萬。
雖然汽車銷量有所下降,但是汽車金融的規模卻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到2020年,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已經接近2萬億,與2017年相比,金融規模增長70%。
汽車銷量下降對汽車廠商產生了巨大壓力。為了維持銷量,廠商系汽車金融公司增加貼息力度、放寬風控尺度,客戶不斷下沉。
對于銀行來說,汽車金融是除了房貸之外的第二大零售業務,各大商業銀行都在持續加碼,特別是平安銀行、招商銀行等更是不遺余力加大布局。平安銀行2020年年報顯示,該行汽車金融貸款新發放額達到2210.98億元,同比增長41.1%,汽車金融貸款余額2464.16億元,同比增長37.5%。
2、收入來源減少:貸款利率跌到谷底,砍頭息、保費返傭等額外收費越來越少
為了保證銷量,汽車金融公司不斷下調貸款利率,2020年部分汽車金融公司ABS數據顯示,加權平均貸款利率均不超過10%,最低只有2.12%,最高不過7.27%。
此外,砍頭息等變相收費客戶投訴較多,也受到嚴令禁止。
3月9日,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關于規范融資租賃公司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通知》再次強調,
融資租賃公司經營車輛售后回租業務時,不得先行在支付款中扣除利息等費用。開展汽車融資租賃業務,在業務正常完結時,應遵照合同條款及時履行車輛解押義務,不得收取不合理的額外費用。
保費傭金下降。
2020版車險示范條款即將在9月19日實施,使得車主權益得到大幅度提升,與此同時,汽車保險銷售返傭大幅度下降。想在賣車時,通過銷售保險來增加收入變得越來越困難。燦谷、易鑫金融等紛紛開展汽車后市場業務,期待通過汽車保修等服務來增加收入。
與此同時,激烈的競爭使得獲客成本、貸后催收成本等運營成本上升。如獅橋融資租賃2020年營業收入增長13.39%,而營業成本同比增長18.62%。
3、逾期率逐步上升
2020年年報顯示,燦谷集團汽車金融貸款M1逾期率0.98%,雖然依然維持在較低水平,但是也連續4年增加,而且這還是在犧牲業務增長的情況下實現的。財報顯示,燦谷集團2020年全年促成新增汽車金融貸款276.98億,比2019年280.54億下降3.56億。
銀行系代表平安銀行汽車金融的逾期率也不樂觀。2020年2季度末,平安銀行汽車金融逾期率一度達到1.4%,通過核銷不良資產才使得逾期率下降。2020年年報披露,平安銀行全年共計核銷不良資產909.36億元,同比增長87.7%。
另一上市汽車金融公司代表易鑫集團日子也不好過,逾期率也大幅度增加。
頭部汽車金融公司逾期率逐步增加,尾部的風控水平就更需要提高。據業內人士預測,前幾年,我國汽車金融公司壞賬率保守估計在2%-3%,而這些壞賬主要是由于前期對購車者個人征信把控不嚴造成的。
除了疫情影響外,風控標準下降,征信白戶增多,“以租代購”被禁、貸后拖車變難等是汽車金融逾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1、監管不再認可“以租代購”模式
為了控制風險,便于出現逾期時快速拖車,前幾年“以租代購”模式開始興起(汽車所有權屬于金融公司,目前部分公司依然采用這種產品設計開展汽車金融業務),但是隨著暴力拖車等一系列問題暴露,相關模式也開始不被監管認可。
2021年3月9日,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關于規范融資租賃公司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通知》規定,融資租賃公司不得以變相的汽車買賣、回租或其他形式開展個人抵押貸款業務,不得在業務宣傳中使用“以租代購”“汽車信貸”“車抵貸”“車輛貸款”等語義模糊或不屬于融資租賃業務經營范圍的字樣,不得為客戶提供或變相提供融資擔保服務。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官微轉載文章《以租代購,小心“車財兩空”》中寫道:“家庭消費型汽車融資租賃,是近來我國出現的一種新型大額分期購車方式,特點在于將車輛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在形式上予以分離,汽車融資租賃公司購買客戶指定的車輛,將車輛租給客戶使用,客戶按合同約定支付一定首付款并將車輛辦理抵押登記后,按月支付租金,租賃合同到期后,可選擇變更汽車所有權歸承租人所有。該合同行為實質上是租賃公司為規避金融法律監管規定,以合法的融資租賃合同關系掩蓋其非法商業借貸行為。”
2、拖車幾乎不可行
早期拖車成為汽車金融公司貸后處置不良資產的首選手段,效果也不錯。經過近兩年的掃黑除惡嚴查,拖車機構很容易認定為黑惡勢力,使得絕大部分機構不敢輕易拖車。
3、風控標準不斷下降,征信白戶越來越多
隨著一二線城市居民因為限牌、停車難、停車貴等原因導致購車意愿不斷下降,購車群體開始不斷向三線及以下中小城市及農村地區滲透,再加上配合汽車廠商的促銷,汽車金融風險控制標準不斷下調,遇到的征信白戶越來越多。
據冰鑒科技研究院調研了解,目前市面上汽車金融業務征信白戶占比20%-30%。
征信白戶是指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沒有(或只有極少)信用記錄的人群。
另一估值數十億美金的獨角獸汽車交易平臺汽車金融產品設計負責人對征信白戶的預估也給出了類似的比例。此外,其認為汽車金融公司對白戶容忍度很高,一般做法是提高客戶首付比例,或者讓客戶提供其他財產證明和銀行流水解決。
短期內,為了刺激汽車銷量,汽車金融公司還會不斷放寬風控標準,對汽車金融公司風險控制無疑是重大挑戰。
對于新車而言,汽車金融公司大多在抵押之前、見到車輛合格證就放款——流程上的重大改變,對汽車金融風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冰鑒科技研究院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征信白戶越來越多,需要增加外部數據的使用,提高精準畫像的水平
除了傳統的央行征信,電信、保險、工商稅務、司法等公共數據都是有效的補充數據來源。此外、京東、淘寶等電商數據對于客戶精準畫像也有很大幫助。
但在系統對接外部第三方數據、標準化處理以及模型構建時,傳統汽車金融公司往往缺乏相應的技術和人員儲備。汽車金融公司可以嘗試與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利用后者的技術優勢、建模經驗,快速提升風控水平。
2、提升效率,增加客戶及經銷商的用戶體驗
前述汽車交易平臺金融產品負責人認為,當前汽車金融機構線上化進件、系統自動化審批程度普遍不高。
據華泰證券研究所統計,目前汽車金融市場放款效率差距較大,高效的互聯網平臺審批只需要1-2小時,審批發放最快一天即可,而一些中小銀行貸款發放周期長達半個月,效率急需提升。冰鑒科技研究院認為,利用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的系統化審批流程,不僅效率高,而且可以規避業務人員的欺詐風險。
此外,前述汽車金融產品負責人還表示,目前汽車貸款自動化審批系統改進辦法無非兩個途徑:一是與第三方技術服務商合作自建系統;二是采購一套現成的風控系統。由于貸款審批系統需要不斷優化迭代,“拿來主義”的成熟審批系統將面臨后期的更新迭代問題,因此直接采購外部審批系統的不多,與外部第三方技術服務商合作搭建審批系統成為汽車金融公司首選。
事實上,一些頭部汽車金融已經開始行動。例如,2021年5月,大眾汽車金融公司與人工智能公司冰鑒科技開展合作,利用后者在風控建模方面的經驗積累以及二代征信報告解析的優勢來提升風險控制能力、優化風控審批效率。
3、差異化定價,挽留更多客戶
由于客戶精準畫像能力不足,很多汽車金融公司也是按照房貸的固定定價模式開展汽車金融業務。這導致汽車金融公司很多優質客戶因貸款利率過高而流失,而一些資質較差的客戶又會因為利息收入較少而無法覆蓋運營成本。
因此,利用大數據建模評分,差異化定價,才能服務更多的購車群體。
具體操作方面,冰鑒科技汽車風控負責人介紹,汽車金融應該按照無抵押消費金融業務思路開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風險評分,基于風險定價,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可以挽留更多優質客戶。具體在風險控制方面可以從3個角度思考:
其一,識別設備風險,防范欺詐行為。大部分欺詐行為基于移動設備,依托外部數據基礎,通過借款人的三要素信息,識別設備異常行為,為貸款審核提供決策支持;
其次,關注客戶還款能力預測,掌握潛在風險。基于申請人的支付行為,消費支付等級,及時發現高危行為表現,進行風險識別;
最后,貸中共債監控,構建精準畫像。放款后,依托行為評分卡,關注客戶消費活躍度和借貸活躍度,掌握共債情況,及時發現高危行為表現,防范逾期發生。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