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
在此背景下,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健康服務和保險行業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而在這方面,輕松集團通過多年探索成為守護人民健康的典型案例。
正文:
2021年5月21日,由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健康界撰寫的《2020年中國互聯網醫院發展研究報告》發布,朵爾互聯網醫院作為典型優質案例與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環球醫療互聯網醫院名列其中,朵爾互聯網醫院的“初露鋒芒”也掀起了輕松集團布局大健康生態的冰山一角。
輕松集團的前瞻健康生態布局
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是一個社會難題——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城市及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而農村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依然滯后。
不過,自互聯網醫院2015年首次誕生之后,伴隨著2018年準入政策的發布,尤其是2020年疫情加速互聯網醫院發展之后,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疫情之前,互聯網醫院在線問診寥寥無幾。
而在疫情之后,互聯網醫院成為大部分人的選擇。
據統計顯示在需求方,國家衛健委屬管醫院的互聯網診療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7倍,一些第三方平臺的互聯網診療咨詢增長20多倍。易觀數據顯示,疫情催化下,未來1到3年內,習慣在線上獲得問診、續方、開藥等服務的患者將從不足10%增長到超過50%;
在供給方,互聯網成為醫生維持接診量、開展病人管理的新選擇。多家互聯網醫療平臺在疫情期間迎來了線上醫生數量的高速增長,有企業的醫療團隊增長人數在上半年就達到了2019年全年增長人數的兩倍。公立醫院也在“政策+需求”的雙輪驅動下,加速擁抱互聯網。
有機構預測,在未來1到3年內,二級以上醫院都將陸續完成互聯網醫院平臺的搭建,事實上,從2021年開始,這一趨勢正在加速發展,公立醫院已經成為互聯網醫院的主力軍,目前其獨自建設病運營的互聯網醫院占比超6成。
與此同時,據Fastdata極數發布的《2020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每萬人擁有醫生23名,已上線互聯網醫院數量超600家,持牌網上藥店693家,互聯網醫療月活用戶規模逾5400萬?;ヂ摼W醫療快速從大型城市往中小城市滲透,用戶在線問診付費意愿持續增高,線上醫療服務將成為重要的醫療形態,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全國互聯網醫院數量累計達到 1004 家。
在此關鍵時刻,輕松集團入局互聯網醫院可謂意義重大。
作為單病種專業醫院,朵爾互聯網醫院通過銜接全國32省315城50%的三甲醫院資源,與1000+醫院項目對接延展,包括與600+醫院網絡形成聯盟,與400+一線肝病感染科醫生展開合作積極構建了一個醫聯體業務聯動的新型互聯網醫院。目前,朵爾互聯網醫院已成功簽約入駐3000余名醫生在網上出診及會診,其中80%為副主任醫師以上的專家,未來計劃實施醫生24小時排班,以保證患者的緊急就醫需求。同時,朵爾互聯網醫院還擁有1000萬健康付費用戶,20萬精準肝病用戶,300+主治級別以上肝病科醫生入駐,累計為上百萬用戶提供醫療健康服務及藥品配送服務。
朵爾互聯網醫院不僅提供全流程一站式醫藥服務,更側重于為線下醫院藥企等提供深度垂直的技術支持和服務。一方面,朵爾互聯網醫院重點發展互聯網醫療診后+醫藥服務模式:通過與傳統醫藥產業合作,提供C端個性化用藥需求及保健需求的大數據分析;通過與連鎖藥店合作,向用戶提供精準的健康消費品及服務推薦;另一方面,發揮自身優勢,重點布局互聯網醫療診后+商保服務模式。利用商保作為互聯網醫療支付方優勢,形成醫+藥+保服務閉環;與商保公司合作定制提供互聯網問診、健康管理服務、用藥折扣等用戶權益的特色健康險產品;互聯網醫院要想實現領域內不斷深耕,就必須從多維度持續創新。在業務范圍拓展方面,朵爾互聯網醫院專注單病種領域,充分踐行輕松集團在大健康領域的長期主義戰略,將目光投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通過協調平臺與醫生團隊,將服務范圍從單純醫療延伸至全健康流程,提供慢病管理、院外護理、院外康復照護等,構建真正以用戶健康為中心的服務閉環。
與此同時,著力構建多層次支付體系。積極解決患者支付困局,通過定制商保產品、對接醫保賠付,積極開發患者福利計劃,將互聯網醫院及其拓展服務納入賠付范圍,為保險客戶提供更豐富的醫藥健康服務,構建多層次支付體系。發展過程中也牢記樹立加強行業合作理念。在醫改+疫情雙重作用下,結合醫藥產品重構契機,聯手醫藥企業,著重發展醫藥電商、患者福利計劃等業務,共創“醫+藥+險”的協同商業模式。最后也當從技術角度考慮,創新技術應用,將大數據AI更多融合入互聯網醫療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服務中。
這在互聯網醫院當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對于行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因此,朵爾互聯網醫院也作為一個標桿,與京東健康互聯網醫院、環球醫療互聯網醫院等一起入選成為《2020年中國互聯網醫院發展研究報告》的典型案例。
2020年9月朵爾互聯網醫院與中聯肝健康促進中心成立中聯朵爾互聯網肝病中心,展示了輕松集團未來發展的一大著力點,也順應了健康保障領域的新趨勢。
左手保險,右手大健康生態?
當人均GDP增長到1萬美元附近,保險需求就會迎來爆發性增長。資料顯示,自從2019年以來,中國的人均GDP已經連續兩年突破了1萬美元,正在無窮接近那個爆發點。
據銀保監會和中金公司研究部信息,2017 年中國保險業全年原保費規模達到 3. 66 萬億元,2019年全球保費規模達6.3萬億,中國保費規模早已超過日本、躍居第二,按照這樣的進度,預計2030年將突破13萬億。即便如此,截至2020年,中國內地市場保險密度僅為465美元,不足美國的十分之一,發達國家的保險深度更是超過中國一倍以上,發展空間巨大。
與此同時,中國的互聯網保險、保險科技也同時伴隨保險行業的高速發展而突飛猛進。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互聯網保險創新業務保持高速增長, 中國互聯網保險市場高達 1835 億元,而互聯網保險規模已經從2014年的859億增長到2019年的2696億,其中人身險占比從41%提升到69%。
而在全球,保險科技公司也都表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2020年,全球共有6家保險科技企業成功IPO,市值超過1200億元,將保險科技概念烘托至頂峰。在這種背景下,這讓中國的保險科技公司,諸如輕松集團·輕松保嚴選也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
資料顯示,在用科技賦能保險方面,輕松保嚴選一直是其中的典型,也是中國保險科技的頭部企業之一。
資料顯示,早在 2016 年, 輕松集團就自主研發了 “陽光鏈” 項目。2018 年 10 月 29 日, 輕松集團聯合華泰保險及中再產險依托輕松籌自主研發的 “區塊鏈” 技術, 打造了首款全產業鏈區塊鏈保險,在這款技術的支撐下,這不僅打通了保險機構與企業之間數據共享的 “最后一公里”, 通過優質信息資源,更好地服務了消費者。
作為一家守護3000萬家庭健康的健康保障平臺,輕松集團將健康保障服務與朵爾互聯網醫院等健康服務進行聯動,構建起專業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作為輕松集團旗下的醫療健康服務平臺,輕松健康構建起一個覆蓋患病用戶、健康用戶及其家庭構建全面健康保障服務體系,覆蓋從疾病預防、疾病篩查到疾病治療、慢病管理、用藥服務的全鏈條醫療健康服務,與此同時,依托輕松集團的大數據等技術優勢,最終構建了一個糅合“線上+線下”“問診+購藥+健康服務”的全場景+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生態醫療閉環。
輕松集團四大業務板塊
輕松集團多維聯動實現資源匹配升維
無論從過去還是現在,輕松集團一直堅持長期主義正向循環的道路,利用互聯網模式及技術提供保險資訊、保險咨詢、風險評估等一站式保險服務,在逐步普及保險知識的同時幫助用戶進一步篩選適合自己的健康產品。同時,打通醫療健康最后一公里,輕松集團憑借創始產品輕松籌服務積累的多維度數據信息,在現有的大數據規模和AI技術上,開發了一套完整的智能運營平臺——AI Cares,有效地鏈接用戶、平臺、第三方,為用戶提供資金、資源等一整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將用戶的小需求,做成系統化的大生態,幫助有不同健康需求的人群實現資源的精準匹配。
“在輕松籌創業的6年時間里,我們發現,市場其實并不缺少好產品,也不缺少好服務,而是缺少為正確的人匹配更正確的服務的能力,而這正是我們一直致力于做的事情,而且,在我們運作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健康險和健康服務這個市場又深又廣,整個覆蓋率和可以提升的空間在未來的10到15年是一個指數級市場。而我們作為一個第三方的服務的平臺,能夠充分的感受到在各個領域第三方服務平臺的優勢,因此,從長期來看,我們要堅持一個長期發展目標,在短期上我們要堅持唯快不破的方式去不斷迭代服務,提升效率?!陛p松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胤表示。
健康生態前瞻布局,科技護航,在左手擁有保險平臺,右手擁有包括互聯網醫院在內的大健康生態背景下,顯然,深耕長期主義的輕松集團未來發展潛力無窮。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