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科技新知
今年一季度,阿里提交了自2014年上市以來的首次單季度財務虧損業績,凈利潤虧損高達76億元人民幣。
虧損源自反壟斷罰款。4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開出的182億元罰單。處罰原因是阿里巴巴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對平臺內商家提出“二選一”要求,并獲取了不正當競爭優勢。
另一互聯網巨頭也面臨反壟斷調查壓力。4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對美團實施“二選一”等行為立案調查。按照《反壟斷法》規定,罰款額為上一年度銷售額的1%至10%。落到美團身上,罰款金額預計在6.5億至115億人民幣之間。
坊間熱傳,騰訊有望在此次反壟斷浪潮中逃過一劫,原因是騰訊社交和游戲產品在用戶規模優勢下,無需借助“二選一”等激進方式維持市場份額。
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閱文集團未經申報收購新麗傳媒的動作就遭到處罰。在今年4月30日市場監管總局對互聯網開出的九張反壟斷罰單中,騰訊獨占三單。包括騰訊收購易車、途虎,以及林芝騰訊與大連萬達設立合營企業上海丙晟,處罰原因均為未申報情況下實施經營者集中。
在游戲直播賽道,騰訊同樣面臨反壟斷監管壓力。早自去年年末,騰訊整合虎牙和斗魚的動作同樣因涉嫌經營者集中,遭到市場監管總局審查,合并動作也遲遲不見進展。
對于股價“伏地不起”的斗魚和虎牙兩家平臺而言,這意味著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加劇。隨著時間推移,兩大平臺正陷入營收、利潤等多項數據的萎靡境地。騰訊整合游戲直播江湖的美夢,也變得風雨飄搖。
時間回到2018年,隨著虎牙、斗魚分別獲得來自騰訊的巨額投資,“千播大戰”宣告結束。國內游戲直播垂直平臺的第一梯隊只剩下斗魚、虎牙兩家。
據華創證券統計,從IPO前融資額度看,斗魚和虎牙分別實現70億元、45億元融資,而除企鵝電競和網易CC以外的游戲直播平臺,融資總額均不超過20億元。
彼時,兩大平臺面臨行業下半場的紅利。主播的天價跳槽在行業內落下帷幕,平臺在對主播的談判中占據上風,這有助于平臺內容成本降至更低水平。
然而從業績增長看,兩家平臺均陷入業績增速下滑的困境。從股價角度看,自今年2月中旬以來,雙方均陷入股價低迷期。從2月17日至5月19日,斗魚累計跌幅高達59.33%,虎牙高達55.19%。
5月18日,斗魚、虎牙均發布了2021年一季度財報。其中,斗魚單季度營收額21.53億元,同比下滑6%,凈利潤-6202萬元,而去年同期,斗魚凈利潤為2.6億元。相比之下,虎牙一季度營收額為26.05億元,同比增長8%,凈利潤1.85億元,去年同期為1.7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從千播大戰結束至今,斗魚與虎牙均出現了顯著的營收增速下降。2018年一季度,虎牙營收同比增速為113%,而斗魚高達136%。從利潤增速看,2019年四季度至今,虎牙凈利潤同比增速從60.35%下降至8.36%,斗魚甚至轉盈為虧,凈利潤增速從159.54%下降至-123.81%。
另一方面,兩家平臺的經營性現金流均在上升后遭遇下滑,表明直播業務已面臨增長天花板風險。財報顯示,虎牙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從2017年的2.42億元提升至2019年的19.45億元,2020年在新冠疫情沖擊下減少至12.4億元。斗魚的情況與此近似,經營活動現金流在2016年為-7.14億元,至2019年提升至8.13億元,2020年縮減至6.67億元。
斗魚表示,一季度利潤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帶寬成本提升,以及來自電競賽事的內容成本提升。這些賽事包括LPL、KPL聯賽,以及斗魚自主舉辦的絕地求生,DNF等賽事。
財報顯示,斗魚一季度經營成本為18.92億元,同比上漲5.58%。而營收分享費和內容成本為19.56億元,帶寬成本為1.72億元,均呈現同比上漲趨勢。此外,斗魚的營銷費用從2020年一季度的1.07億元增長至2.09億元,漲幅高達95.32%。
虎牙的費用增速相對平緩,2021年一季度,虎牙營業成本為20.91億元,去年同期為19.37億元;銷售費用為1.45億元,去年同期為1.07億元,增幅為35.51%。
某種程度上,斗魚與虎牙的費用增長與外部壓力有關。近年來,B站、快手等游戲直播業務增速較快,致使付費用戶出現分流。2021年一季度,斗魚平均MAU為1.92億,平均付費用戶為700萬,而去年同期,在MAU僅為1.58億人的情況下,斗魚擁有760萬付費用戶數。
相比之下,虎牙的付費用戶數相對穩定,但仍表現出MAU增長而付費用戶停止增長的局面。2020年一季度到四季度,虎牙季度平均MAU從1.51億增長至1.79億,但付費用戶從610萬小幅萎縮至600萬。顯然,快手、B站的強勢入場,正在使游戲直播平臺提前撞到商業天花板。
斗魚和虎牙的直播業務中,秀場直播與游戲直播有必要分開看待。
其中,秀場直播以女性主播為主,主要面向男性用戶,直播內容主要為聊天+才藝,主要通過點播節目等方式推動用戶打賞,核心邏輯是荷爾蒙吸引力。
而游戲直播以男性主播為主,主要面向男性用戶,直播內容主要為游戲賽事、游戲實況等。主要通過操作技巧推動用戶打賞,核心邏輯是游戲內的技術能力。
二者的主要差別在于,秀場直播背靠的荷爾蒙經濟擁有更高的用戶付費率,其價值可以直接通過財報中的營收和利潤增長提現。
而游戲直播的用戶付費率更低,其性質與電子競技賽事類似,即實現自主盈利的難度較大,價值更多體現在相關游戲的玩家粘性、付費率等指標當中。
這也意味著,游戲直播行業依賴上游游戲廠商的支持,且很難脫離游戲行業的發展單獨存在。
騰訊顯然關注到直播平臺對游戲產品的“續命”作用。按照去年10月12日晚斗魚與虎牙簽訂的合并協議,雙方將在大股東騰訊的邀約下,由虎牙合并收購斗魚以發行股份,虎牙CEO董榮杰和斗魚CEO陳少杰將成為新公司的聯席CEO,雙方產品和品牌保持獨立運營,同時直播內容打通,用戶賬號體系是否打通未知。
對于兩家平臺來說,合并意味著完全倒向騰訊,但避開包括天價主播挖角在內的行業惡性競爭,同時集中市場份額,在用戶時長爭奪、內容豐富度、賽事版權采買等方面取得對快手、B站等新生勢力的競爭優勢。
財經評論員趙歡認為,斗魚和虎牙平臺的用戶重疊率較高,且業務趨同,雙方競爭會產生巨大消耗,合并更利于穩定行業地位。
在優點面前,倒向騰訊的代價顯得更低——盡管騰訊對B站、快手均有投資,但維持了不干涉日常運營的騰訊風格。隨著業績增速持續放緩,斗魚與虎牙的選擇余地越來越小。
對于騰訊來說,合并意味著培養在游戲直播市場占有絕對份額的“嫡系部隊”。盡管目前,各平臺的招牌游戲內容均以王者榮耀、英雄聯盟、絕地求生等騰訊系產品為主,但仍保留了一部分平臺偏好。例如,快手更偏愛棋牌等適宜下沉市場的項目,而B站對二次元品類情有獨鐘。
而一支“斗魚+虎牙+企鵝電競”的嫡系部隊,有助于騰訊在游戲直播賽道的開疆擴土。此前斗魚等平臺的多次主播賽事顯示,平臺對各游戲板塊擁有流量分配權。掌握流量分配權,可以有效避免新興游戲爭奪用戶,以強化騰訊系產品的話語權。
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斗魚管理層試圖釋放有關合并的正面信號:“合并交易目前仍然在有序進行中。但具體交易時間取決于國內相關監管機構的審批進程。”
這意味著,斗魚、虎牙的合并進程大概率仍將推進,但也面臨不確定性。而在此之前,斗魚、虎牙市值強勢復蘇的難度較大。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目前,監管側在面對互聯網行業的經營者集中問題上,處罰主要針對經營者是否履行集中申報層面。在阿里收購銀泰,閱文收購新麗傳媒,豐巢收購中郵智遞三起違規案件中,涉案主體所受處罰均為50萬元罰款,而非更為嚴厲的強制恢復至集中前狀態。
事實上,經營者集中更接近一把雙刃劍。知乎用戶Breason Z表示,經營者集中行為能夠帶來效率提升及企業成本降低。此外,經營者集中行為有利于出海企業競爭海外市場。
而經營者集中的弊端,在我國《反壟斷法》第三條規定中有所描述:“壟斷行為包括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這意味著,經營者集中的危害,更多在于資本無序擴張,限制了正常市場競爭。
具體到游戲直播平臺,作為與游戲賽事并列的業務,游戲直播平臺自身的盈利能力有限。與其說是內容傳播形式,游戲直播更接近于游戲產品專屬的營銷產品。直播平臺競爭的背后,更多是游戲本身的競爭。
從“千播大戰”后游戲直播平臺的發展格局看,直播平臺也在逐步向游戲廠商利益靠攏。
小葫蘆數據顯示,在2020年游戲直播平臺禮物收入占比中,斗魚+虎牙的合計份額高達60.1%,網易CC、快手、B站、企鵝電競、YY直播等平臺占據剩余不足四成的市場份額。
以網易CC平臺為例,與斗魚、虎牙兼顧主流游戲的分區結構相比,網易CC平臺中主打游戲為《夢幻西游》《大話西游》《陰陽師》《明日之后》《率土之濱》等網易游戲旗下產品。
而在整合斗魚和虎牙后,騰訊系平臺將以超過60%的市場份額,坐擁一個整體親和騰訊的游戲直播市場。在此基礎上,騰訊還擁有國內市場強勢的游戲制作與發行能力,同時擁有應用寶的強勢渠道,以及騰訊廣告的買量渠道。
2014年,虎嗅曾報道稱,因設備、用戶、渠道等要素的變更,騰訊的端游優勢在手游時代未必能延續。如今,騰訊用《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一系列產品的強勢表現否定了這一預測。
而在斗魚、虎牙合并完成后,騰訊的掌控力還將進一步擴大。相較其它廠商,騰訊打造爆款產品的能力顯然更強,新興廠商面對巨頭的競爭壓力也將更大。而這場針對游戲直播行業的反壟斷調查,無疑將決定游戲行業的后續命運。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