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兔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H&M“辱華”風波剛過不久,為H&M提供電商代運營服務的公司又要沖刺資本市場了。
5月18日,深交所官網顯示,青木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青木股份”)恢復了發行上市審核,其曾在3月24日因更新財務資料,主動申請中止發行上市審核程序。
招股書顯示,青木股份成立于2009年,主營業務為提供一站式綜合電商服務,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實控人為呂斌、盧彬,合計控制60.15%股份。
據悉,青木股份本次擬發行股票不超過1666.67萬股,募集資金約6.40億元,將用于建設綜合服務運營中心、數據中臺及信息化能力升級、代理品牌推廣與渠道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青木股份的業績總體上保持增長。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青木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16億元、3.06億元、3.61億元、2.0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488.33萬元、3990.44萬元、4489.06萬元、2649.73萬元。
“辱華”的H&M為重要客戶 品牌商集中度較高
GPLP犀牛財經注意到,最近陷入“辱華”的H&M是青木股份的重要客戶。
資料顯示,H&M系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旗下的服飾品牌,而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海恩斯莫里斯均為青木股份的第三大客戶,來自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185.16萬元、4243.91萬元、2135.90萬元,占總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15%、11.75%、10.46%。
招股書顯示,青木股份至今仍與H&M合作,主要通過H&M的天貓指定旗艦店為其提供電商代運營服務、為H&M提供品牌數字營銷、技術解決方案和消費者運營等服務。
監管部門注意到,青木股份存在向同一品牌提供不同服務的情況,要求其披露前十大品牌名稱及不同服務的收入金額等細則。
對此,青木股份表示的確存在該情況。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前十大品牌收入占所有品牌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9.80%、78.45%、72.84%、68.24%,占比較高。其中,H&M位列前十大品牌之中,此外,2009年被H&M收購的女裝品牌Monki也在前十大品牌內。
對于H&M事件是否會波及到青木股份,今后該公司是否還會與H&M繼續合作,GPLP犀牛財經已向青木股份發函求證,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但是,在風險提示中,青木股份稱,該公司的收入通常與品牌商實際銷售情況掛鉤,若品牌商因自身經營問題出現產品質量缺陷、供應鏈管理不善、市場聲譽受損等情況,可能導致該品牌商品銷售規模下降,影響該公司的服務費收入。
電商渠道零售業務依賴單一品牌
近幾年,零售業務不斷向電子商務進軍,2017年,青木股份也開始初涉電商渠道零售業務。
一般來說,在電商渠道零售業務模式下,服務商可以在品牌方價格指導范圍內自主定價,還能對消費者直接實施各類促銷行為。
青木股份在電商渠道零售業務中對最終消費者的促銷方式主要包括滿減及折扣、組合銷售和贈送,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的滿減優惠金額及折扣發生額分別為21.01萬元、167.13萬元、212.76萬元、193.05萬元。
雖然青木股份在電商渠道零售業務中實行了豐富的促銷方式,但該公司在電商渠道零售業務的銷售收入占比較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分別為0.91%、4.43%、6.12%、12.05%。而同期行業均值則為62.98%、58.01%、54.05%、69.65%。
對此,青木股份也表示,在該項業務上合作品牌的數量較少,對單一品牌依賴性較高。
招股書顯示,青木股份的電商渠道零售業務中,合計收入排名前6的品牌分別為Chuchu、Ventry、Tromborg、宇津、貝親、SolidGold,各年收入占比分別為97.83%、82.70%、89.31%、91.25%。不過,貝親品牌僅有少部分商品用于電商渠道零售業務,而Ventry品牌也已于2020年8月結束合作。
此外,GPLP犀牛財經還注意到,2018年8月31日,青木股份的子公司允能科技在開展電商渠道零售業務及渠道分銷的過程中曾因未在專利產品的廣告中標明專利號及專利種類而違反《廣告法》并受到行政處罰。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