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東耳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
2020年,伴隨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包括SaaS在內的云計算開始潮流涌動,在企業降本增效下首當其沖。
那么,這些企業2020年表現如何?
部分SaaS上市公司2020-2021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及凈利潤給了我們明確答案。
來源:上市公司財報
由此可見,雖然云計算公司營收大多都在增長,但凈利潤增長情況卻千差萬別。
云辦公:老牌企業喜憂參半
2020年,線上辦公工作量激增令相關SaaS產品的需求量激增,一大批云辦公相關SaaS產品應運而生。
在A股上市公司中,業績增長最好的為金山辦公(688111.SH),其三大主要業務中除互聯網廣告推廣業務營收同比降13.61%至3.49億元外,辦公軟件授權業務同比增61.90%至8.03億元,辦公服務訂閱業務同比增63.18%至11.09億元,同時辦公服務訂閱業務是金山辦公三大業務中唯一毛利率增長業務。
在其財報當中,金山辦公表示,2020年辦公服務訂閱業務營收增長主要來源是因為個人客戶訂閱業務的增長。雖未列出每種客戶類型的具體營收情況,但金山辦公表示個人客戶訂閱業務較2019年同期增長64.1%,高于業務整體增長水平。考慮到個人客戶的付費能力以及黏性相對較低,以及在政府等機構客戶上金山辦公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未來金山辦公還需加大力度擴充企業用戶的增長才能鞏固住其行業地位。
視頻會議是云辦公的痛點之一,特別是在云辦公需求量大增的2020年,招聘、培訓等業務也需要通過視頻的方式來展開。因此,云視頻業務成為云辦公領域的另一個重要發展對象。
在以云視頻為主要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中,會暢通訊(300578.SZ)和二六三(002467.SZ)變現如何呢?
會暢通訊財報顯示,2020年會暢通訊的云視頻軟件SaaS業務營收雖然同比增超64%,但營收只有2.83億元,真正推動其營收增長的是云視頻硬件產品。
會暢通訊業務主要包括云視頻平臺、云視頻行業解決方案、云視頻終端及攝像機業務,其中云視頻平臺營收同比降3.97%、云視頻行業解決方案營收同比降7.67%、云視頻終端及攝像機業務營收同比增11.64%。
此外,會暢通訊表示,云視頻終端硬件收入約4.1億元,同比增91%,在海外業務中,海外云視頻硬件收入1.47億元。
與會暢通訊不同,二六三的云視頻、云會議等業務雖然實現了增長,但其北美互聯網綜合服務業務因當地部分實體店暫時關閉等原因,業務量及營業收入下降,其企業郵箱業務與漫游系統服務營收也有所下降。
受此影響,雖然二六三的企業業務同比略增2.39%,但毛利率卻略降0.53個百分點,同時毛利率較高的個人業務營收同比降13.93%。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后,二六三的扣非凈利潤4462.45萬元,同比僅增21.69%,可以說,無論是從產品本身還是業務范圍,二六三實在沒有多少優勢可言。
銷售費用或成OA業績增長的最大難題
在辦公SaaS領域,能夠做到協同管理的產品目前成為市場公認的方向。
在A股上市公司當中,泛微網絡(603039.SH)和致遠互聯(688389.SH)是重要玩家。
從營收凈利潤數據來看,泛微網絡無論是從絕對值還是增速上都遠超致遠互聯,但不可否認的是,2020年兩家上市公司的營收增速均有所下滑,且泛微網絡的營收增速下滑更為顯著。
2018-2020年,泛微網絡的營收增速分別為42.51%、28.14%、15.27%。
具體產品上,泛微網絡主要有面向中大型組織的e-cology產品,面向中小型組織e-office產品,以及基于SaaS云架構的OA-eteams產品。
由此可見,泛微網絡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于協同管理和移動辦公軟件產品的銷售和服務,
其中,2020年,泛微網絡軟件產品銷售業務的營收為7.41億元,營收占比50.03%;軟件服務業務的營收為6.96億元,營收占比46.97%。
2018-2020年,致遠互聯的營收增速分別為23.81%、21.06%、9.07%。
從產品上來說,致遠互聯有面向企業市場的A系列和面向政務市場的G系列等產品,以及自己研發的Formtalk PaaS平臺,業務范圍重合度高。
而致遠互聯的營業收入也主要來自于公司自主開發軟件產品收入。
不過,從兩家公司的財報中不難看出,兩家企業均存在銷售費用高的問題。
泛微網絡銷售費用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項目實施費,該費用主要來自于委托授權運營中心進行項目實施的銷售費用,泛微網絡公司與其授權運營的IT服務企業作為代理商,負責指定區域內的e-cology系列產品的銷售、實施以及經銷商管理。這么做雖然能夠擴充業務輻射范圍和營收規模,但也難免對其業績增長起到一定的負面作用。
財報顯示,2020年,泛微網絡項目實施費8.0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54.42%,也就是說,泛微網絡將超過一半的營收都給了這些代理商。
根據致遠互聯財報,致遠互聯2020年的銷售費用依然高達3.29億元。
不過,與泛微網絡略有不同,致遠互聯3.29億元的銷售費用中有2.55億元為員工薪酬,是泛微網絡1.07億元員工薪酬的2倍多。這雖然與致遠互聯銷售人員多有關,但更多的銷售人員卻沒有給致遠互聯帶來更多的營收,這對企業的業績增長并不是什么好事。
此外,協同辦公軟件的市場當前也受釘釘、企業微信等辦公產品的侵蝕。雖然后者功能相對簡單,但基本滿足了大部分中小企業的日常需要,再加上釘釘、企業微信、Welink的背后有其自家的云平臺提供算力支持,在此背景下,泛微網絡和致遠互聯可以說是壓力山大。
人力成本制約光云科技盈利增長
再來看看電商SaaS的發展情況。
電商零售是另一個重要的SaaS細分領域,不過相關上市公司多在境外上市,A股中專做電商SaaS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光云科技(688365.SH)。
2020年,光云科技除實現營收同比增9.75%,凈利潤同比降2.79%外,實現扣非凈利潤4337.03萬元,同比降38.1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 8687.73萬元,同比降16.40%;毛利率61.21%,同比減少2.62個百分點。除營收略有增長外,光云科技的主要經營數據都在下降。
光云科技的業務除了SaaS外,還包括配套硬件、CRM短信、運營服務,不過,財報顯示,光云科技的四項業務毛利率均有所下降,其中CRM短信毛利率下降最為明顯,同比降15.5個百分點。
此外,從財報中不難發現,2020年光云科技在大量招人擴充團隊規模。如光云科技在全國20多個城市完成直銷團隊的擴充,研發人員由294人擴充到406人,銷售人員由426人擴充到1045人。
員工人數的增多導致光云科技人力成本大量增加,如光云科技1.07億元的研發投入中,有9706.17萬元都是研發人員的薪酬,導致光云科技的幾項主要成本都大幅度增加。其中,銷售費用同比增31.44%至9977.75萬元,研發費用同比增19.33%至1.07億元,管理費用同比增10.69%至6649.93億元。
因此,僅從數據來看,說光云科技的營收增長是靠大量銷售人員的人海戰術堆出來的也不為過,而這從財報中也可以得到印證。除線上銷售外,光云科技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用于線下銷售,其線下銷售方式主要是電話營銷、集中拜訪電商產業園區、持續跟蹤重點客戶。光云科技也明確表示將繼續通過這些線下銷售方式和傳統電商SaaS產品客戶轉化等形式增加產品的付費用戶數。
短期內,如此大規模的人力投入,難免會拖累光云科技凈利潤增長。
2021年第一季度,光云科技雖然營收同比增22.53%至1.27億元,但凈虧損卻有630.25億元。而在業務受影響最大的2020年第一季度,光云科技還能實現1683.09萬元的凈利潤。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人力成本的問題。
2021年一季度,光云科技的銷售費用為4100.20萬元,幾乎要趕上2020年全年的一半,研發費用和管理費用也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雖然光云科技只在財報中表示銷售費用的增加系銷售團隊人員和其薪資增加,未對研發費用和管理費用作出解釋,但也足以看出人力成本對光云科技的影響。
增加附加服務,加大人員投入確實是當前電商SaaS乃至整個SaaS行業普遍采用的運營方式,但顯而易見的缺點是成本太高。這固然是由當前國內SaaS市場的特點所致,但對于光云科技來說,如何有效控制成本也是一個和營收增長同要重要的問題。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