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杜航
“參加這次大賽感覺挺好的,碰到很多朋友,都在5G產業鏈上,也有一些合作商機,同時開開眼界,對5G產業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些客戶我們之前沒有意識到商機。”
彗晶新材料CMO柳珩告訴創頭條記者,參加中國5G產業創新創業大賽的初衷,一方面是想看到更多在5G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和自己形成共贏,另一方面希望看到越來越多友商進入材料行業,一起把中國在這個領域的地位提升到高端應用范圍。
彗晶新材料CMO柳珩
彗晶新材料致力于使用自主研發技術,突破國外寡頭壟斷局面,成為國際高端導熱解決方案商。運用自主研發的納米材料制備技術、金剛石鍍膜技術、石墨烯原位垂直生長技術,制備高性能散熱材料,產品包括導熱墊片、導熱凝膠、導熱硅脂、石墨片等。
在由鶴壁市淇濱區人民政府主辦、阿里云創新中心協辦、創頭條承辦的中國5G產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中,彗晶新材料參賽的導熱界面材料在導熱系數上實現了國產超越,為5G產業鏈上出現的熱失效問題提供了更好的產品與解決方案,最終奪得決賽二等獎。
賽后,柳珩與創頭條記者進行了一次對話。
借5G浪潮投身百億市場,打破國外廠商壟斷局面
創頭條:簡單介紹下導熱材料市場?
柳珩:導熱材料市場在中國大概有10年歷史。很多人對導熱材料的認識是筆記本CPU涂的那層散熱材料,隨著芯片散熱要求越來越高,推動市場往前走,比如導熱硅脂。
導熱好還是不好,一般按導熱系數換算多少瓦,10年前導熱硅脂3瓦已經很高端,今天基本都到6瓦,芯片集成度越來越高,算力越來越強,導致對散熱材料性能要求的攀升。
5G導熱矛盾會越發突出,5G相比4G功耗大概提高5倍,之前用導熱系數5瓦工作蠻好的,功耗提升5倍之后導熱材料肯定也要往上走,這是在5G產業鏈導熱材料逐步被大家關注的原因,基站、手機、新能源汽車、大數據中心散熱需求很多,產品也在迭代。
供應商大體分為兩類,之前進口產商比較多,都是歐美、日本企業,10年前高端市場基本被他們壟斷,除了高端,中低端這幾年國內逐步可以做。
彗晶在一些細分領域的產品,已經超過目前市場上最好的國外產品,如CPU、芯片導熱墊片,行業里高端是13瓦,彗晶公布的實驗室測試是17瓦。未來會有越來越多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加入市場。
創頭條:導熱材料市場規模大概多大?
柳珩:整個市場未來是比較可期的,全世界統計導熱材料市場大概是6.9%的年復合增長率,但是中國5G產業鏈發展特別快,所以我們預期有10%的增長率。未來整個市場預測,芯片外端大概是一年一百億,芯片內端大家看到是更多,大概是三百億,整個加起來大概是在350到360億。
創頭條:彗晶緣何切入到這個市場?
柳珩:在跑客戶的過程中,明顯感覺到之前很多設計是美國歐洲設計好了,中國復制,近年來中國自己的設計能力特別強,很多新項目是中國發起的,如果有公司和中國的產業鏈貼的更近,肯定是好的。需求上來說,中國之前很多就是代工,近年來中國自己的生產研發能力很強,越貼近中國設計力量的供應商,未來的發展空間就越大。
中國這些年的產業配套設施好,是因為有了更多客戶的應用方向,生產的產品才會更貼合市場,不是有些技術自己覺得未來很好,在實驗室搗鼓出一套東西,市場推出后客戶叫好不叫座。我們和客戶很緊,客戶有什么需求我們能第一時間看到聽到,和他們討論,未來的產品和客戶會貼的更緊,把精力放到最適合市場的產品上。
自主研發+生產,讓高端導熱材料國產化
創頭條:彗晶的核心技術是什么?
柳珩:材料核心技術在導熱行業里面有三點,第一個是導熱粒子,第二個是整體配方,第三個是制作工藝。
創頭條:目前有哪些產品?
柳珩:我們的材料主要分為三類,一個是導熱材料,一個是電磁屏蔽材料,以及中國最卡脖子的芯片封裝材料。
創頭條:最核心的產品是什么?有何優點?
柳珩:最核心的是導熱粒子,目前為止市面上所有材料是以氧化鋁、氮化硼作為粒子,我們主要是以金剛石碳粒子作為核心。這個核心會為客戶帶來兩個優點。
第一個優點,在目前的導熱體系,我們有一個新的突破,在今年3月份,我們發布了目前行業里導熱系數最高的17瓦墊片。
第二個優點,由于核心粒子是國內制備,所以使得我們整個生產鏈條全部國產化。未來一旦有一些經濟環境受到干擾,我們的客戶都可以用到100%國產化材料,不會形成一些貿易上或者經濟上的隱患。
創頭條:是不是可以定制產品?
柳珩:比如我們標準產品導熱系數有3瓦、6瓦,有的客戶會說6瓦高了點,3瓦又不能滿足,能不能定制4瓦的產品?這時候擁有核心配方和知識產權的公司優勢就出來了,我們可能針對他的應用定制一款4.5瓦或5瓦的產品,成本價格比6瓦產品低一點,也特別適合使用。
創頭條:產品是自己生產的?
柳珩:我們目前的產品都是自己生產,品質管控也是自己,我們給客戶提供的產品是在我們深圳工廠生產出來的。
創頭條:為什么選擇把工廠落在深圳?
柳珩:我們整個研發團隊都在深圳,深圳整個產業鏈比較完整,機器設備包括配套在珠三角地區得到反應快;同時深圳也是中國電子的集散地,我們很多客戶也在珠三角附近。
創頭條:如何獲取客戶?
柳珩:我們團隊很多來自半導體公司,之前就積累很多年,對我們來講切入這些客戶就會相對容易一些。我們市場推廣和銷售團隊大概20人,分布在全國各地給客戶貼身服務。
我們先把國內市場牢牢抓在手里,深度耕耘,從國外導熱材料的供應鏈來看,中國市場占全球比例蠻大,在中國市場深耕是更接地氣的企業發展思路。
本文作者:杜航,郵箱:duhang@ctoutiao.com,關注吃穿行~
創頭條(Ctoutiao.com)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違規轉載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