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Science》報道,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已投票決定,禁止受到過中國人才計劃資助的任何美國科學家獲得或使用聯邦資助(doi:10.1126/science.abj4564)。昨天的投票只是制定條款法的第一步,代表著美國目前為阻止中國政府獲得聯邦資助的研究所做的努力。
新的限制已納入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D-NY)倡導的兩黨立法,該法案將授權國家科學基金會和能源部研究大量預算增加,以及還給NSF一個新技術局。委員會以24票對4票贊成,以推動該法案的最新版本(S.1260),該法案最早將于下周提交參議院。具有相同限制的類似法案正在美國眾議院中待決。
這份長達340頁的方案旨在增強該國將基礎研究轉化為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技術的能力。支持者將中國視為對美國創新領導力的主要威脅,其許多規定旨在抵制中國過去二十年來為加強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科學等領域的創新而做出的積極努力。
中國采取的一種方法是邀請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通常出生于中國,但現在在另一個國家工作)與中國機構進行更新或建立聯系。這些人才招聘計劃名稱各異,但都為選定的科學家提供了豐厚的資金和高級職位。2018年,美國政府機構發起了一項運動,以起訴聯邦政府資助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在尋求下一筆資助時沒有透露這種聯系。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就在近100個機構中鑒定了200多名科學家,他們懷疑這些科學家違反了要求披露外國聯系的規則,其中一小部分現在面臨聯邦當局對這些聯系向當局撒謊的指控。
根據《全民教育法》第303條的規定,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OSTP)將被要求“為聯邦科學機構制定一套有關外國政府人才招聘計劃的統一政策準則”。但是,與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卸任前不久發布的關于該問題的備忘錄不同,該備忘錄包括不具約束力的建議,而參議院的法案則闡明了該機構的指導意見。
一些機構已經禁止員工和承包商參加此類計劃。全民教育將把這一禁令擴大到整個政府。它還涵蓋了接受聯邦資助的更大數量的學術科學家。
目前,那些受資助人只需要向聯邦出資者披露他們對此類人才計劃的參與。根據全民教育法,凡涉及中國,俄羅斯,朝鮮或伊朗資助的項目的研究人員,都將被禁止擔任新研究項目的主要研究員。這些科學家“在可能的情況下”也將被禁止從事同事的資助或從該機構獲得的任何其他聯邦資助中受益。
在該法案成為法律后的6個月內,OSTP將被要求發布新規則。這樣,每個聯邦將有1年的時間通過一項遵守這些游行命令的政策。
為了使外國影響力條款成為法律,參議院和眾議院將必須批準全民教育,而總統拜登則必須簽署全民教育。盡管人們廣泛支持加強美國的創新-拜登已經批準了新的NSF理事會-但美國對華總體政策存在明顯的黨派分歧,需要在最終通過之前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