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溪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2021年5月6日,港交所官網顯示,安能物流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請。
與快遞業的發展空間已觸及天花板成為了紅海市場不同的是,安能物流所處的快運行業尚未形成寡頭壟斷格局,仍是一片藍海。對于擬上市的安能物流來說,仍存較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目前安能物流也面臨諸多挑戰。老牌快運企業,諸如“快運第一股”的德邦物流雖然上市后表現不佳,但發展勢頭依舊不減。此外,快遞巨頭紛紛試水快運市場,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況下,安能物流突圍不易。
專注零擔市場,凈利方扭虧
安能物流成立于2010年,值得注意的是,其在成立之初即選擇了零擔快運業務。
據悉,公路運輸行業根據貨物的單票重量一般可細分為快遞、零擔和整車三個板塊。快遞通常為10公斤及以下的包裹提供門到門的派送服務,整車則通常為計上整輛卡車重量通常在3噸及以上的貨物提供直接的點到點服務,而零擔運輸的重量通常在10公斤至3噸間。
2010年正處于中國網購快速發展階段,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4980億元,較2009年增長89.4%。網購的發展也帶動了與其相關的快遞行業。
不過,彼時快遞行業競爭激烈,業內除了有已經成立近10年的順豐、圓通等老牌公司外,也存在眾多新成立的公司擬搶占市場。
安能物流專注于零擔業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與快遞巨頭進行正面碰撞。
GPLP犀牛財經發現,近年來安能物流收入呈上升趨勢的同時,其2020年溢利首次轉虧為盈。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安能物流的收入分別約為53.31億元、53.38億元、70.82億元,溢利分別約為-21.16億元、-21.49億元、2.18億元。
(來源:安能物流招股書)
2018年至2020年,安能物流的零擔收入分別約為48.13億元、53.35億元、70.82億元,2019年、2020年其零擔收入增長率分別為10.8%、32.7%。
而2018年至2020年,安能物流貨運總量分別約為730萬噸、810萬噸、1020萬噸。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按其2020年的貨運總量算,其市場份額為17.2%。
殺入快遞行業失利被迫壯士斷腕
專注于零擔市場的安能物流也曾進入過快遞行業,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2016年,安能物流投入20億元啟動快遞業務,不過,快遞業務并未給安能物流帶來業績的增長。
招股書顯示,2018年及2019年,安能物流的快遞收入分別為5.19億元、0.03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7%、0.1%。同期,該公司虧損分別為21.16億元、21.49億元,虧損金額呈增長趨勢。
(來源:安能物流招股書)
2019年,距離安能物流開展快遞業務僅過去3年,安能物流就宣布進行業務調整,聚焦快運并砍掉快遞業務。
此后,安能物流董事長王擁軍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安能物流要做零擔物流的王者,而不是跨界去和快遞巨頭搶增量。
不過,零擔物流的王者也并不好做。
招股書顯示,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零擔市場,其次是美國。按收入計,2020年中國零擔行業的市場規模達1.49萬億元,是美國市場的5倍,且2015年至2020年,中國零擔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5.6%,而美國的零擔市場則為2.7%。
不過,中國零擔市場并不成熟,市場集中度較低。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前十大零擔網絡占中國零擔市場比例為5.7%,而美國前十大零擔網絡已經占據美國市場74.0%的份額。
雖然中國的零擔市場依舊廣闊,但安能物流要想成為“零擔物流的王者”,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并非易事。
此外,快運行業除了原有的安能物流、德邦物流等企業外,也涌入了一批快遞業巨頭,例如百世快運、中通快運等。安能物流正面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兩難局面。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