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蓉姐
“已經到了必須要分出勝負的節點。”?
讓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如此感嘆的背后,是生鮮電商近期突然加速的融資上市步伐。?
5月13日,零里居融資2億元。5月12日,叮咚買菜獲融資3.3億美元,至此不到一周該平臺融資超10億美元,破生鮮電商記錄。同月,兔子鮮生、十薈團也宣布融資數億元。?
據不安全統計,進入2021年不到五個月生鮮電商平臺融資額已近300億元,是去年全年融資136.5億元的兩倍多。加快融資同時,叮咚買菜、美菜網、每日優鮮、多點新鮮、錢大媽等多家生鮮電商平臺相繼傳出籌備IPO計劃。?
可以說,誰都不想比競爭對手“跑得慢”。高鑫零售CEO,大潤發董事長、CEO林小海預計,生鮮電商無疑是新零售競爭最激烈的品類。?
?“大魚吞小魚,小魚出局”,小的生鮮電商將不得不考慮退路了。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疫情之下,生鮮電商行業實現發展的同時,也經歷了洗牌;“優質企業或許趁機擴大了市場占有率。而實力不足、基礎薄弱的企業或將退出”。?
這樣的競爭場景,或許比2019年更慘烈。那一年,曾經被視為中國第一家生鮮電商平臺的易果生鮮、一度躋身“獨角獸”企業之列的呆蘿卜、大肆布局線上店面的妙生活等等,這些曾經為消費者所熟知的明星生鮮電商平臺幾乎同時“隕落”。?
2021年,這場沒有硝煙的生鮮電商“決戰”,或許更加慘烈。?
加速融資上市,“燒錢”加碼供應鏈?
近期,各個生鮮電商平臺融資之密集,令市場側目。?
5月13日,有消息稱,專注以大閘蟹為主的生鮮品牌運營商和平臺運營商零里居完成戰略投資2億元融資。?
此前一天(5月12日),久未有融資動作的叮咚買菜再次宣布,公司獲得軟銀愿景基金3.3億美元D +輪融資,而在4月6日這家生鮮電商剛剛完成了紅杉資本中國、今日資本等明顯機構參與的7億美元融資,至此不到一周時間該公司就實現超10億美元融資。?
還是5月,于2020年4月才上線的場景化預售式生鮮電商平臺兔子鮮生,5月7日公布其完成數億人民幣融資事宜。十薈團也宣布完成7.5億美元的D輪融資。?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10多家生鮮電商平臺的融資額約300億元。而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顯示,2020全年,生鮮電商領域也不過有14家平臺融資約136.5億元。?
圖片來源:第一新聲(未含2021年5月以來融資情況)?
除了加速融資,生鮮電商平日也相繼準備IPO事宜。叮咚買菜的連續融資舉動,也讓外界揣測其籌備IPO上市的可能性。?
事實上,這或許并非“空穴來風”。自今年春節假期后,包括叮咚買菜、美菜網、每日優鮮、多點新鮮、錢大媽等多家生鮮電商平臺均傳出籌備IPO計劃。就在5月11日,路透社再次報道稱,美菜網擬赴美IPO,正在與財務顧問就潛在的IPO事宜進行合作,計劃籌資5億美元;據報道。盡管美菜網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此事也讓外界頗為關注。另據IPO早知道消息,每日優鮮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秘密遞交招股說明書,最快6月中下旬正式公開交表,募資規模預計為5至10億美元。?
各家生鮮電商平臺加速融資和IPO步伐背后,是其對資金的“饑渴”,并為進一步“燒錢”擴張做準備。只不過,與前一輪“燒錢”打價格戰、補貼戰不同,進入新一輪競爭的生鮮電商平臺們,這一輪“燒錢”卻是要加強供應鏈“護城河”。?
零售業有句老話:“起勢靠流量,生死供應鏈”。用到當下的生鮮電商行業十分恰當。?
針對新一輪融資用途,叮咚買菜坦言,今年所融資金將用于新區域拓展、供應鏈投入及團隊建設;2020年,該平臺從產地到前置倉到配送,形成的整套供應鏈被稱為“智慧供應鏈系統”。?
而每日優鮮也在進入2021年后悄然停止了大額補貼拉新措施。2020年4月,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通過內部信透露將做強供應鏈、堅持盈利性增長的想法。?
當被問及面臨競爭,公司是否會為規模放棄利潤時,高鑫零售CEO,大潤發董事長、CEO林小海回應稱,大潤發并不想加入價格戰,通過燒錢實現業績增長。?
兔子鮮生也強調,融資主要用于兔子鮮生的門店拓展、供應鏈建設和團隊建設;十薈團也指出,最新融資的用途涉及供應鏈基礎設施的構建。?
“已經到了必須要分出勝負的節點。” 對于當下的生鮮電商行業競爭趨勢,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在朋友圈發出如此感嘆。他隨后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生鮮電商平臺著急上市,主要是受背后資本的推動;從生鮮電商市場來說,供應鏈正以“私域流量”比拼的方式激烈競爭,而且存在過度競爭的情況。?
有業內甚至稱,以社區團購為重點的生鮮電商燒錢門檻,一年燒錢100億元,“這是底,不能低于這個數”;?
鑒于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稱,通過上市融資獲得更多資金,相關生鮮電商能夠有機會進一步加強自身發展,但并非所有平臺都承受得了這份“重量”。該人士接受媒體采訪稱,疫情之下,生鮮電商行業實現發展的同時,也經歷了洗牌;“優質企業或許趁機擴大了市場占有率。而實力不足、基礎薄弱的企業或將退出”。
小平臺最早“倒下”?
慘烈競爭場景,早在2019年的生鮮電商行業上演過。那一年,行業初步洗牌,一批曾名噪一時的生鮮電商平臺關停。?
來自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近十年生鮮電商投融資數據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從2005年生鮮電商模式萌芽,生鮮電商行業到2018年均處于野蠻生長階段,融資額在2017年、2018年突破百億融資高峰。然而,2019年,生鮮電商行業卻只有17起融資約11.79億元。?
??
資本的突然收縮,讓靠“燒錢”野蠻生長的生鮮電商平臺走入困境。2019年,行業進入初步洗牌階段,迷你生鮮、妙生活、呆蘿卜、菜到啦、壹桌網等陸續陷入經營困境。據不完全統計,2018-2019年倒閉的生鮮電商品牌有36家。?
其中,一度躋身“獨角獸”企業之列的呆蘿卜也未能幸免。2019年11月22日,主打農產品產地直銷的呆蘿卜官宣,因經營不善而導致資金緊張,無法償付員工工資,杭州運營中心被迫關閉;并坦言,公司擴張過快、融資步伐沒能同步跟進。資料顯示,呆蘿卜成立于2015年10月,曾躋身國內生鮮第一梯隊,獲得晨興、高瓴等明星資本的青睞。?
進入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卻給不少生鮮電商平臺又“續”了一口氣。在疫情的催化下,各大生鮮電商平臺在2020年交易規模也實現了快速增長。?
叮咚買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該平臺日訂單量已破80萬單,月營收達10億元,其年均MAU(月活躍用戶人數)為5317萬,年MAU增長率為89%。2020年7月,每日優鮮的投資方中金資本更透露,彼時每日優鮮已連續六個月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了經營性正現金流。?
市場火爆,資本隨之而來。數據顯示,2020年,生鮮電商行業交易規模約為3641.3億元,同比增長42.54%。其中多點生鮮在這一年獲得28億元的C輪融資,每日優鮮更是連續獲得4.95億美元、20億元兩輪戰略投資。進入2021年,資本繼續加碼該賽道,到5月13日全市場融資總額約300億元,是2020年全年的兩倍多。?
盡管如此,依附于大平臺的小生鮮電商平臺命運也突變。被稱為中國首家生鮮平臺電商,易果生鮮成立于2005年,也是第一家申請破產的生鮮電商平臺。?
據悉,2020年10月13日,新加坡上市公司膳盟食品(SunMoon Food)的母公司上海易果電子商務自愿破產重組,包括母公司易果生鮮、子公司云象供應鏈和安鮮達在內的多家公司已于7月30日進入自愿破產重組,并開始遣散員工。?
圖片來源:天眼查?
然而,易果生鮮也曾經“聲名顯赫”。2005年,該平臺成立,為城市中高端居民提供生鮮食材。2013年,阿里巴巴投該平臺數千萬美元,易果生鮮一炮走紅。但2018年 12月,阿里巴巴調整組織架構,易果生鮮將占營收九成的天貓超市生鮮運營業務轉交給盒馬鮮生,易果生鮮淪為 “棄子”。?
該平臺資金也開始緊張。上海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破產民事裁定書顯示,根據易果生鮮提交的財務報告及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因無法清償到期債務,易果生鮮當時已經涉訴近50件,其銀行賬戶及其子公司股權被查封或凍結,嚴重缺乏清償能力。?
“一個時代結束。” 易果生鮮破產重組消息一出,朗然資本創始人潘育新在朋友圈如此道。?
進入2021年,更多生鮮電商陷入困境。據悉,2月24日,超級物種被爆將關閉全國除福州外的所有店鋪。到5月,餓了么旗下B2B食材配送平臺“有菜”宣布,由于業務調整,平臺將于5月20日正式停止運營,從5月10日起停止交易服務,不再支持產生新的訂單。
?還得繼續“燒”下去?
行業風口之下,生鮮電商平臺目標更高。?
據悉,各巨頭確立2021年目標:美團優選將年GMV鎖定在2000億,并將沖擊5000-6000萬/天的單量;多多買菜2021年的GMV目標則是1500億;橙心優選為1000億,興盛優選則為800億左右。?
除了規模增長外,生鮮電商平臺最難的卻是盈利難題。目前,除了每日優鮮曾對外宣稱已實現盈利,其他家仍處于巨額虧損且靠資本輸血狀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 4000多家生鮮電商平臺中,4%盈虧平衡,88%虧損,70%巨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盈利。?
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有一個盈利參考坐標,即:公司經營一年以上的前置倉,日均單量在1000單左右,客單價達到65元的情況下,才能實現盈利。若按照該盈利公式,叮咚買菜目前前置倉數量超過850個,日訂單量突破85萬單,月營收超15億元。折算下來,客單價為58.8元,仍達不到65元的最低客單價標準。?
華興證券認為,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業內公司設計出了各種商業模式,包括前置倉、前店+后倉、以及社區團購等,“但我們認為這些模式均無法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鋪開的同時還能夠保持盈利。在我們看來,市場依舊處于分散狀態,且所有參與者目前似乎都愿意犧牲短期盈利來立即搶占市場份額。”?
國信證券則曾分析指出,生鮮電商雖簡化了流通環節,但在生鮮電商發展歷程中,暫未產生成熟穩定的盈利模式,適度虧損或不盈利將是 2-3 年內的首選。?
??
在該機構看來,中期行業發展將進入地網爭奪戰,部分生鮮電商平臺受制于供應鏈水平或資本開支的壓力調整或退出,而擁有規模優勢的企業基于積累的流量、數據或者供應鏈能力易于在行業洗牌中站穩腳跟。“長期行業整合者必然是全渠道多業態發力、覆蓋不同的消費客群與消費場景的模式幾家綜合體企業,以及聚焦細分市場的幾十家特色企業。”?
對此,中金公司更進一步表示,生鮮電商會呈現全國性寡頭化、區域性特色化的狀態。“巨頭或通過投資并購、合作綁定的方式加速產業整合,并形成全國性的生鮮電商品牌。”?
可以說,在競爭進入關鍵階段時,誰儲備資金多,誰就能“燒錢”“燒”得更久,也就距離最后勝利更進一步。?
然而,這也意味著:留給小生鮮電商的時間,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