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加強了對市場壟斷行為的監管,阿里、美團、騰訊等超大型互聯網公司先后受到了調查。而近日,反壟斷利劍則揮向了傳統實體經濟領域,插座大王公牛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了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來函,將接受反壟斷調查。
公牛集團是國內插座領域的霸主,2020年,公牛的轉換器和墻壁開關產品在天貓的市場占有率均排名第一,全年營業收入突破了100億元。公牛集團招股書顯示,2018年,該公司轉換器和墻壁開關在天貓的占有率分別達到了66.39%和26.08%。
2020年2月,公牛集團在上交所上市,市值一路上漲,目前已經突破了千億。在《2020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公牛集團董事長阮立平以490億元的財富首次上榜,位列第297名。
從市場份額來看,公牛確實具備構成壟斷的條件,但作為一種小型電氣設備,也受到反壟斷調查,其結果還是讓不少人感到意外——壟斷行為并非超大型公司的專屬。
制定國標排除競爭?陰謀論不可取!
在公牛受到反壟斷調查的消息公布后,網上出現了一種聲音:公牛為了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多次操縱插座國標的修改,自己則利用內幕消息提前進行產品迭代,從而打擊競爭對手。
這樣的說法乍一聽合情合理,而且公牛確實也參與了多次國標的制定和修改,但國標的制定和更改是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的,并且參與起草的也不止公牛一家公司,還包含了鴻雁電器、松下信息儀器等和公牛在插座、墻壁開關等業務上有競爭的公司。
因此,除非有明確的調查結果,否則不宜輕易進行如此嚴肅的指控。
更早之前,長安福特和聯想也都因類似行為受到調查。其中長安福特在2019年被處以1.628億元的罰款,而聯想則在提交整改措施并有效實行后免于進一步處罰。?
何為縱向壟斷?它有什么危害?
在針對長安福特的處罰通報中,市場監管總局提到了“縱向壟斷”一詞。所謂“縱向壟斷”,?指企業利用自身某種優勢地位,對相關領域內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予以操縱和控制,以達到排除和限制競爭的行為。與之相對應的“橫向壟斷”則指的同一行業內多家具有競爭關系的企業橫向聯盟從而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無論縱向壟斷還是橫向壟斷都會導致市場價格被商家肆意操縱,損害消費者利益。
縱向壟斷廣泛存在于醫藥、日化、服裝等關乎日常生活的行業,尤其像公牛這種在單一領域內有著絕對優勢地位的公司,更有可能借機控制下游市場價格。打個比方說,公牛將插座以每個20元的價格出售給經銷商,但規定經銷商的售價不得低于每個100元。這樣會導致兩個后果:
首先,經銷商認為公牛插座利潤空間更大,故而采購其他品牌插座的意愿降低,間接打擊其他品牌產品研發的熱情,不利于品牌之間的競爭。其次,由于價格協議的存在,使得經銷商之間通過讓利等方式競爭的空間也大大縮小,最終讓消費者承擔更高的成本。
如果公牛構成壟斷事實,除了罰款外,也必然會被要求整改。這也許會使得公牛產品價格下降,其他品牌也可能借機崛起。無論如何,希望品牌都能直面競爭,用產品質量說話,從而讓消費者受益。
反壟斷大年,監管力度將持續增強
2020年,國內全年辦結壟斷案件109件、罰沒金額4.5億元。今年以來,反壟斷工作進一步加快,《反壟斷法》首次修訂工作開始啟動,最高法院表態將會加強互聯網平臺經濟的反壟斷審判,阿里巴巴就在今年被處以182億元的巨額罰金。
但這不代表其他行業就能獨善其身,針對揚子江藥業和公牛這類實體經濟領域縱向壟斷行為的調查,就預示著反壟斷監管的廣度和力度仍將不斷增大。
有法律專家在年初預測:“強化反壟斷會是新常態,今年會重點辦理大案要案,今年到目前已經開出四個過億的反壟斷罰單,顯示出反壟斷執法的新動向。中國有限的反壟斷執法力量和資源也應該進行有效配置,將重心向大案要案轉移,要專注于對競爭、對民生有著重大意義或有重大影響案件的調查處理。”
?
2021-12-16 電科技發布了 《羅永浩劃定重返科技界目標:AR/VR/MR,下一站元宇宙?》的文章
2021-11-17 電科技發布了 《愛奇藝2021Q3財報發布:總收入76億元 會員營收43億元》的文章
2021-11-05 電科技發布了 《將3A大作帶入大屏場景,樂播攜手天翼推出云游戲主機》的文章
2020-03-23 電科技獲得了沐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