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高江虹? 馬靜?
剛立夏,海南氣溫已經升至32℃,比天氣更熱的地方是海口國際會展中心。5月7日,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正式開幕,當天有超過47000名國內外參展商和專業觀眾涌進了會展中心。

這是全國首個以消費精品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也是“亞太地區最大的消費博覽會”。支撐其雄心的,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畢竟中國有超過4億中等收入群體,未來10-15年這一群體還可能將翻番。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開幕式上指出,舉辦消博會是落實中央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將有力促進消費潛力釋放,拉動消費升級,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也將助力海南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注入新動力。
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表示,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將消博會打造成為匯集國際國內優質消費品資源和全球買家賣家的展示交易平臺,成為具備國際水準和全球美譽的消費盛會。他透露,海南還在積極謀劃建設全球消費精品中心項目,實現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買全球、賣全球”,為推動經濟全球化貢獻海南力量。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樂觀預計,中國將成為集進口、出口、轉口和服務貿易優勢為一身的國際貿易中心和世界的市場。
人潮洶涌
“這一早晨,過來接洽的公司已經有七八十位,其中一半都是采購泰國食品的。”消博會3號館泰王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展館的接待人員說。5月7日,是中國首屆國際消費品博覽會開展第一天。21世紀經濟報道看到,現場人潮涌動,不少展臺的咨詢臺被人群層層包圍。
5月7日,觀眾在消博會現場體驗智能運動產品。新華社
2號館的珠寶展區以及5號館的奢侈品展區人潮最為洶涌,瑞士雷達表中國區副總裁巴布莉莎告訴記者,雷達帶了一些新上市的陶瓷腕表新品參加展會,僅僅半天時間,就有大量采購商前來咨詢洽談,頗令該品牌驚喜,也對展會的效果充滿期待。
“其實想要過來的企業很多,但因為疫情,此次泰國館共展出了國內外44家企業的產品,25家直接從泰國過來,其他為經銷商。”泰王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商務領事吳嘉麗提到,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對包括泰國在內的國家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也是一個全新的機遇,經過前期宣傳后,愿意來海南投資的企業已經超過5家。
“消博會對品牌進入中國市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瑞士駐華大使羅志誼認為,中國在消費市場非常重要,尤其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目前已經有42家瑞士企業想在海南建立公司。
“隨著產品優惠和經營環境的完善,海南自貿港會變成一個非常好的橋梁,能夠讓泰國產品,包括那些只能在免稅店購買的商品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吳嘉麗表示。
據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局長韓圣健在展會開幕前向媒體透露,本屆消博會吸引了2628家國內外品牌商參展,超過半數是國際品牌,展館面積也是國際品牌區占多數。
實際上國內品牌商的參與亦相當踴躍,江蘇商務廳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當地有數百個品牌商想報名參加,但最終限于場館面積,江蘇只是精選了食品、智能家居和紡織領域八家品牌參展。他認為,今后如果國內展區面積擴容,會有更多江蘇品牌商愿意參展。
消費新格局
無論是國內參展商,還是國際參展商,參與如此踴躍,看中的無疑是中國消費潛力。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全球各國經濟,2020年中國消費品進口仍實現了8.2%的逆勢增長,規模達到1.57萬億元。今年一季度,中國消費品進口同比增長18.1%,繼續呈現快速增長勢頭。“這充分彰顯了中國強大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和吸引力,將為世界各國企業提供更多的商機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王文濤表示。

因此,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表示,商務部打造消博會平臺,既為各國消費精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展示、交易機會,也為中國各地和各國的消費精品銷往世界創造商機。
在朱小良看來,消博會的舉辦有助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他認為,消博會聯通國內國際市場,匯聚國內外優質消費品資源和全球買家賣家,不僅有利于優化國內市場布局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暢通國內大循環,也有利于推動全球消費資源和要素生產流動、高效共享,實現內需和外需、出口和進口協調發展,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陳文玲則指出,消博會與廣交會、進博會、服貿會共同構成了國家級商務會展體系,形成中國國際化大市場的四輪驅動。還有若干平臺式互聯網銷售網絡體系、4000多個專業批發市場體系和各種商業零售業態,形成中國市場的巨大底盤,使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成為中國當前和面向未來最大的經濟發展紅利和經濟引擎。
安永中國主席、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陳凱表示,當前,中國正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海南舉辦消博會推動海南成為國內外商品和要素循環暢通的巨大引力場,為海南加速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再添新動力。
海南機會
陳文玲指出,今后10至15年,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將由目前4億人增加到8億至9億人。“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我國人均GDP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我國已經進入消費升級的重要階段,中國消費者對多樣化、個性化和高品質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長。”陳文玲認為,消博會通過提升海南的供應鏈設計、產品組合和價格競爭力,有助于消費回流,把更多中產家庭的強勁消費需求帶回國內市場。
海南在中國消費新格局中,正在尋求一種更為積極的定位。
“中國是全球零售商關注的目標市場,海南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海南省省長馮飛透露,在多項政策的利好加持和海南“練內功、轉動能、引外力”的不懈努力下,海南自貿港持續成為投資消費的熱土。2020年,海南外貿進出口總額933億元,對外貿易伙伴涉及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離島免稅購物金額274.8億元、件數3410萬件、購物旅客448.4萬人次;全省零售業增加值增長8.1%,對GDP增長貢獻率達18.2%,拉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
尤其是今年一季度,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消費回流效應顯著。馮飛表示,海南自貿港面臨的重大機遇、政策紅利和銷售渠道,是全球商品進入中國的巨大引力,既可以內需市場優勢集聚全球精品資源要素,為國內消費者提供種類更多、價格更低、品質更優的國際化商品和服務,又能在吸引消費回流,促進國內大循環方面起更大的作用。
已經有公司抓住了機會,享受到海南自貿港的消費紅利。作為首家進駐海南的央企,中國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敏向記者表示,中旅集團第一時間響應離島免稅新政策落地,在瓊免稅店實現“南、北、東”“三地五店”的廣布局,“空、海、鐵”三類離島旅客的全覆蓋,協同全球合作伙伴,推動離島免稅成為開啟消費轉型升級的“金鑰匙”。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高江虹,馬靜? ?編輯:張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