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家辦新智點
在中國,家族辦公室(以下簡稱“家辦”)才露尖尖角。而在歐美,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家辦已成為很多超富人群的選擇,也形成了極為成熟的業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家辦新智點》將介紹一系列海外的優秀家族辦公室,希望能對國內的家辦從業者有所啟發。今天帶你去了解香奈兒背后的神秘家族辦公室——Mousse Partners。
當提及奢侈品品牌香奈兒(Chanel)時,大多數人想到的是創始人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或香奈兒的靈魂人物“時裝界的凱撒大帝”卡爾?拉格斐爾德(Karl Lagerfeld),香奈兒的真正掌控者韋特海默家族(Wertheimer)則一直低調潛行,在聚光燈之外悶聲賺錢。
韋特海默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猶太家族,其淵源堪比羅斯柴爾德家族。韋特海默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中世紀的德國,歷經數代變遷,已經徹底法國化。
19世紀70年代,歐內斯特?韋特海默投資了化妝品公司——Bourjois。在歐內斯特的兩個兒子皮埃爾和保羅的操持下,20世紀20年代Bourjois成為了法國最大的化妝品和香水公司。
彼時,1922年可可?香奈兒和著名調香師歐內斯特·鮑創作了5號香水,這款香水一經推出便很快引起了市場的熱烈反響,但在實驗室的生產條件下,產量非常有限。為了讓5號香水走出實驗室,實現量產,在法國拉斐特百貨公司(Galeries Lafayette)創始人塔菲勒·巴德爾的介紹下,可可?香奈兒結識了皮埃爾·韋特海默。
1924年,皮埃爾·韋特海默與可可·香奈兒達成協議,香奈兒香水公司正式成立,可可?香奈兒擔任公司的董事長:
其中可可?香奈兒以配方和制造工藝獲得10%股份,塔菲勒?巴德爾獲得20%股份,皮埃爾?韋特海默為香奈兒5號香水提供全部的融資、生產、營銷及分銷業務,占70%股份。
*香奈兒5號香水
此后,5號香水的成功卻使香奈兒與皮埃爾·韋特海默的關系惡化——身為董事長的可可?香奈兒發現自身利益受損,她交出了一切,卻只得到10%的利潤。1935年香奈兒發起訴訟,與和韋特海默家族之間拉開了一場持續多年的控制權之戰。
1944年,為了避免兩敗俱傷,皮埃爾·韋特海默和可可·香奈兒達成庭外和解。
1947年5月17日,可可?香奈兒獲得900萬美元來自“香奈兒5號”的戰時利潤,同時未來全球每銷售一瓶香奈兒5號,她將提取2%的利潤。這使得可可·香奈兒每年的收入在2500萬美元以上,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1954年,皮埃爾·韋特海默收購了巴德爾20%的股份,至此韋特海默家族擁有香奈兒90%的股份。1971年,可可·香奈兒離世。
1974年,韋特海默的家族成員阿蘭·韋特海默(Alain Wertheimer)在說服董事會后執掌香奈兒至今。
?*可可·香奈兒
香奈兒能夠從小眾精英的定制工作室躍升為一線的奢侈品品牌,離不開韋特海默家族的苦心經營。其中,最重要的舉措包括阿蘭·韋特海默接手香奈兒后將其產品推向全球市場。
此外,和很多企業一樣,香奈兒也曾面臨“至暗時刻”。20世紀80年代,當時的香奈兒由于缺乏創新,失去了年輕一代客戶群,被視為中老年女性的品牌,幾乎陷入了生死瀕危的邊緣。
1983年,阿蘭·韋特海默發掘了天才設計師卡爾·拉格斐爾德重振香奈兒。在卡爾接手治理下,香奈兒攀上了新的高峰。
2018年,香奈兒在成立108年以來首次公開財報,數據顯示其在2017年總銷售額達96.2億美元,營業利潤達26.9億美元,自由現金流達16.3億美元。香奈兒通過亮眼的財務數據直接否認了出售和尋求IPO的傳聞。
*卡爾·拉格斐爾德
目前,Chanel已經傳承至第三代,接班人阿蘭·韋特海默和他的弟弟杰拉德·韋特海默(Gerard Wertheimer)各持有香奈兒50%的股權,其中阿蘭·韋特海默擔任香奈兒品牌總裁,杰拉爾·韋特海默擔任香奈兒手表公司總裁。
在《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阿蘭與杰拉德以345億美元財富共同位列第41名。
盡管香奈兒已經成為全球知名的奢侈品品牌,但其身后的韋特海默家族鮮少公開露面,不惜一切代價避開媒體的聚光燈。
阿蘭和杰拉德很少參加香奈兒的新店開幕或者其他活動,也從來不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宣傳頁面。當他們去參加香奈兒的時裝秀時,也會選擇坐在第三排或第四排的位置。
杰拉德曾表示,“我們是一個謹慎的家族,(對香奈兒)我們從來不說什么。香奈兒是關于可可·香奈兒的,是關于卡爾·拉格斐爾德的,是關于每一個在香奈兒工作和創作的人的,而不是關于韋特海默家族的。”
香奈兒的成功為韋特海默家族帶來了巨量財富,為了實現家族財富的保值和增值,韋特海默家族在1994年成立了家族辦公室Mousse Partners。
據彭博社報道,目前Mousse Partners管理著近900億美元財富,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單一家族辦公室之一,其規模和運營模式完全類似于專業的機構投資者。
Mousse Partners 由總裁兼董事長查爾斯·海爾布隆(Charles Heilbronn)領導(阿蘭和杰拉德兄弟的同母異父弟弟),他于1987~2004年間擔任Chanel的兩家公司Chanel Limited 和Chanel Inc.的執行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
在2016年,Mousse Partners招募了JPMorgan Chase & Co.(摩根大通)和Lazard 的前投資銀行分析師Suzi Kwon Cohen 加入擔任CIO(首席投資官),他此前領導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在北美的私募基金業務。
在投資方面,Mousse Partners投資于多個資產類別,其中包括私募基金、風險投資、房地產、股票和對沖基金等,其中在美容科技投資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Mousse Partners一般通過其旗下基金投資,總部位于紐約,并在北京和香港設有辦事處。據悉,Mousse Partners 在曼哈頓、香港和北京有30多名員工。
其中,Mousse Partners北京代表處“沐思中國”主要開展對私募股權基金、對沖基金及地產基金的投資,并且也參與大中華地區的直接以及聯合投資。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Mouse Partners正在重塑其投資組合。Mousse Partners在美國美妝連鎖零售商Ulta Beauty股價飆升接近創紀錄水平之際削減了持股比例。
據Mousse Partners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文件信息顯示,自今年3月底以來,Mousse Partners出售了價值約4.8億美元的Ulta Beauty股份。此次減持后,Mousse Partners 仍持有Ulta Beauty 價值約1.5億美元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Mousse Partners在減持Ulta Beauty的同時,于本月增持了美國清潔美容品牌Beauty counte的股份。有評論認為,這或許表明實體零售增長已見頂,零售的未來的增長點將出現在電子商務領域。
提及Mousse Partners,我們可以看到風險投資是其資產組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在直接投資方面Mousse Partners表現的非常活躍。
在投資標的上,Mousse Partners跨越了香奈兒的時尚和美容經營范疇,投資了娛樂、消費、家居和制藥等多個領域。
自2020年初以來,Mousse Partners已經投資了云通訊平臺MessageBird、酒店餐飲服務平臺Butler Hospitality以及健身公司Tonal。Mousse Partners還購買了食品初創公司Nature’s Fynd 的股份,Nature’s Fynd主要生產一種蛋白質,從黃石國家公園的火山微生物中開發而來。近日,Mousse Partners還參與了休閑連鎖快餐連鎖店Cava的新一輪融資。
此外,Mousse Partners 還是美國美妝連鎖零售商互聯網男裝品牌Bonobos 和互聯網家居品牌One Kings Lane 等公司的早期投資人。
在中國,Mousse Partners投資了電影院開發商盧米埃影業(Mousse Partners在中國的第一個直接投資項目),并參與了中國電子商務公司匯奢尚A輪融資。此外,它還投資了時尚攝影應用程序Pose.com和LED光學技術初創公司Illumitex。
在《家族辦公室為什么愛風投?》一文中,家辦新智點總結認為,家族辦公室熱衷于布局風投,最主要的原因有三個: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風險投資帶來可觀的回報率。
據報告《家族辦公室風險投資2020》(Family ?Office Investing in Venture Capital 2020)顯示,24%的受訪者表示,這是驅動其所在的家族辦公室布局風投最主要的原因。
在疫情發生前,不少家辦負責人表示,他們從一些傳統、保守的投資組合中撤出,并持續增加在VC領域的投入,原因就是擔心錯過了高回報。
第二大原因是家族基因。
23%的受訪者認為,考慮到家族辦公室的DNA,投資私人公司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第三大原因是為了資產配置的多元化。
19%的受訪者表示,資產多元化配置,是他們所在家辦布局風險投資的首要原因。
對比來看,相比其它風險投資機構,家族辦公室作為“長錢”,往往堅持“長期主義”的投資策略,對投資回報更有耐心。
譬如,Mousse Partners投資Ulta Beauty這一案例至少持有14年,回報率超過了1700%。談及投資理念,阿蘭曾表示:“我們不總想著回報,我們不是為了賣而買的,我們買來是為了讓它更好。”
對于家族辦公室來說,盡管風險投資具有高回報、分散風險等優勢,同時也需要充分考慮到其高風險、低流動性等風險因素。對于新進入風險投資領域的家族辦公室應循序漸進,可以通過投資GP,尋找聯合投資的機會,逐步建設自身機構化和專業化的投資能力。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