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奇偶派
五一假期已拉開序幕,沉寂了許久的旅游市場試圖在這五天打贏一場“翻身仗”,重新煥發生機;被困在城市里大人、小孩也紛紛向外出逃,享受幾日閑暇時光,一洗疫情殘存的陰霾。
據交通運輸部的最新預測,全國客流量將達2.65億人次。4月30日,百度直播平臺直播起五一前夜的出城高峰,各地高速上的車流增大,擁堵在路上,儼然成了“出城大片”,被困在高速的市民們在享受到五一之樂之前就已飽嘗了堵車之“憂”。
一下班就沖向高鐵站的張玲,在地鐵里等了好幾趟才擠上去,長期在節假日出游的她,也發覺這次的五一比以往更熱鬧。
面對這樣龐大的消費市場,各旅游服務平臺也提前造勢,為吸引消費者各出奇招,而已經買賬的消費者是否能如愿以償,安心度假?出行難、吃喝難的問題是否還會再次上演?仍是未知數。
無論如何,即使酒店機票“漲瘋了”,景區高速“堵死了”,也攔不住一向想出去放羊的游客們,而火爆的旅游市場、高漲的消費熱情背后,誰又是真正的最大贏家呢?
隨著疫情緩解,這個“五一”假期成為疫情以來大家最放松的一個假期,似乎一切都恢復了生機,人們對這次五一翹首以盼,對五一的各種吃喝玩樂也是躍躍欲試。
相比往年只有3天假期的五一勞動節,今年勞動節據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202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規定,5月1日至5月5日放假調休,共五天。
長達5天的假期,刺激了人們出游的欲望,據宏觀的五一出行數據,今年五一被稱為“史上最熱五一”毫不過分。
史上五一出行人數創新高也證明了這一點。
據交通運輸部的最新預測,全國客流量將達2.65億人次,以我國14億人口計算,意味著每17個人里面就有一個人五一出行。而2019年這個數據為1.6億,同比增長65.625%。
出行人數暴增的背后,是出行一系列產業鏈的爆發增長。據攜程公布的數據,今年五一期間機票、酒店、門票、租車的訂單較2019年同期分別上漲23%、43%、114%以及126%;5月1日-5月5日,國內進出港航班搜索量同比?2020?年已提升超過五倍。甚至高需求下,12306?官網五一假期車票“秒光”一票難求。
其實,今年五一出行大熱早有預兆。疫情緩解下,去年十一黃金周以及今年清明節假期的旅游數據已經做了預熱和鋪墊。
據文旅部數據,2020年十一疊加中秋節形成長達8天的雙節黃金周,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
作為疫情緩和后的第一個黃金周,盡管和2019年的數據相比,旅行人數減少21%、旅游收入少30.1%。但是,和疫情依舊嚴峻的2020年上半年的五一和端午節相比,可謂是快速回血。
要知道,2020年五一和端午假期的游客人數均接近腰斬,旅游收入也下跌6成以上。
隨后,今年清明節小長假再次體現了出行的火熱,僅三天時間,國內旅游出游人次恢復至疫前同期的94.5%,實現國內旅游收入也恢復至疫前同期的56.7%。游客平均出游、游憩半徑同比和環比也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跨省游游客比例達17.3%,較春節假期高出5個百分點,創下疫情發生以來假日旅游新高。
旅游業數據恢復的背后,一級市場也給出了積極的響應:從今年年初至4月16日,在電子、國防軍工等15個行業呈現不同程度下跌的同時,休閑服務板塊呈現出5%左右的增長趨勢。
和往年相比,五一出行的數據確實火爆,讓人難免發問:熱情究竟來自哪里?
一直以來,旅行這個事兒都是熱門。在“身體和思想,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口號的呼吁下,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前者,畢竟出去逛吃總比在家捧著本書來得簡單且讓人身心愉悅。
也有人覺得,在當代高強度的996、007工作壓力下,陪父母孩子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好不容易趕到一個假期,抓緊時間帶家人出去旅行,維系親情。
當然,有人出行為了陪伴家人,自然也有人為了維系友情和愛情,閨蜜游、情侶游等組團游成為了近年來旅游的熱門話題。
一方面,推動今年五一出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疫情的緩解,大眾壓抑了近一年半的游玩和消費需求需要得到釋放。
在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和緩解的情況下,政府部門持續放開出行限制、鼓勵和推動旅游業發展。如文旅部已不再對旅游景區游客接待上限做75%的統一規定,允許各地自行決定,目前江蘇、四川等地已放開相關限制。
簡單說,可以出去玩,鼓勵出去玩。尤其是在新冠疫苗的保駕護航下,助力大眾可以出去安心玩。
另一方面,大眾需要釋放旅游和消費需求的同時,各大城市及景區也需要消費者拉動經濟增長,為了五一的搶人大戰,可謂是官方下場,從微公號到抖音隨處可見的宣傳大片。
如武漢市漢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官方微公號上發布的旅行攻略、抽獎活動,抖音上#五一出游搶人大賽熱度已經達到500W+……從官方到網紅、素人,各地區及景點的營銷琳瑯滿目,再為五一熱添一把火。
總而言之,今年五一必將成為史上最火。
“五一,開開心心出門去,身心俱疲回家來。”
身體和心靈總要有一個在路上。然而,五一期間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身體很難到路上,即搶不到票,無法出行。
借五一出行搶票這一話題,抖音上“知道為什么12306晚上不售票嗎?因為它怕你晚上沖動買票去見那個不該見的人”,引發了大眾共鳴。
“其實,12306晚上也是可以搶票的。”一名從4月10號就準備搶五一回西安的大學生小葉說道。
“我10號看的時候,從武漢到西安的票還沒有開售,等到16號的時候再去看,從4月30號到2號的票都沒有了,后面的票就沒再看了。”搶不到票的小葉于是開始了搶票行動,“我在美團、同程都搶了票,硬座、硬臥,光是回西安的就支付了4個訂單,想著總有一個能中的。”
覺得搶票肯定穩了的小葉開開心心地規劃自己的五一西安游,時間過了一周,車票依舊沒有動靜,為了更保險一點,小葉還花了10塊錢開啟了12306夜間搶票通道。
從16號到28號,五一假期越來越近,小葉對五一假期的期待和歡喜也在一點點消散,直到29號晚上,小葉還是決定放棄,取消了訂單,也省去了每天去各種平臺看搶票結果的焦躁。
火車、高鐵搶不到票,飛機倒是有票,但是買不起。同程旅行上五月一號早上八點從武漢飛西安的機票已經漲到了4340元,是平時的十倍左右。
據武漢生活網發布的2020年武漢市平均月工資8399元算的話,一個月的工資也只能勉強夠兩張機票錢。
除了機票漲價,民宿酒店也是貴到離譜。
“有一家當地人開的民宿,大床平時賣80,五一就敢賣八百,人少他敢賣貴么?”
在福建平潭的海島上開民宿的趙明也發現這次五一比往日更加火熱,“節假日的漲價標準一般要參考周邊的價格,也看整個平潭市場的價格。”雖然趙明自己家民宿的定價仍保持和國慶差不多的價格,但他發現周圍的民宿這次五一的價格要定得比以前更高了。
“今年五一房間預訂得比較早,打電話咨詢的比國慶假更多,可能是今年的國內的疫情更穩定。”趙明表示今年清明節前后就開始有游客預定五一的房間了,提前了近一個月。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出門尋求身心放松的游客們在節假日總是為吃飯發愁。
“又貴又難吃”成為大眾假期結束后吐槽的最多的話題之一,尤其是遠離商場的景區內,然而對此,景區的工作人員卻表現得真誠又令人氣憤“肉放那么多干啥?油放那么多干嘛?你還指望游客再來嗎?”
游客外出旅行吃飯問題成了一大難。然而,在吃的問題上,又何止游客一方受難,商家也經歷著考驗。
西安老城根商業區一家海底撈的張經理表示,為了迎接五一小長假,他們準備了比平時多一倍的食材,所有人員五一期間不休假,同時在防疫常態化要求以及五一人數爆滿的情況下,海底撈門口安排了比平時多一倍的門迎人員。
如此大的陣仗是實戰經驗得出的。張經理告訴奇偶派,去年五一期間,疫情管制還比較嚴格的時候,海底撈等位大概需要3個多小時,而僅僅過了半年,十一期間,客人等位就長達6小時。盡管有人等不及去其他餐館吃飯,但是,堅持等位的客人還有很多。
最后,張經理無奈地表示,我們盡力做好對每一位服務的服務,讓他們吃的安心舒心,但是,面對超多客流的時候,很多顧客肯定會覺得和平時周內的服務有差距。
換句話說,當海底撈都說自己會盡力服務,但仍可能會有部分顧客體驗不如平時的時候,可見五一吃飯有多難。
出行的車票要搶、吃飯等位、賓館和酒店也要搶,不知道什么時候起,“搶”成為五一的標簽和代名詞之一。不僅人要搶票,景區和商家也通過這種花式營銷搶人……
然而,一系列的“難上加難”,并不能阻止大眾的熱情,被疫情和生活壓迫的消費者,還是繼續奔赴“五一”這場盛宴。
除了放羊的人民,面對“五一”旅游所帶來的巨大的消費市場,各行各業都想來分一杯“羹”。
那么,哪些行業最受益了?
據“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數據,2021年1-4月,全國旅游企業注冊量達27.6萬家(含個體工商戶),同比增長273%,各月注冊量分別為5.91萬家、4.4萬家、8.6萬家、8.66萬家。其中,今1月同比增長220%,二月注冊量是去年同期的9倍,三月同比增長300%,同比增長198%。
同時,2021年1-4月旅游行業投融資事件共25起,披露融資金額超33億元。1月融資金額超18億元;2-3月發生的旅游投融資事件數量減少,共9起;4月市場再次升溫,共發生7起旅游投融資項目,披露的投融資金額超12億元。
旅游企業注冊量與融資額強勢增長,也預示著國內旅游市場“回血”在望。
不同于往日,在被疫情壓抑了一年多的民眾,這次的五一旅游寄托了更多的情感聯系,田園鄉村越來越成為期待的旅游地點。
愛彼迎平臺搜索數據顯示,小長假期間,2-4人的旅行是主流,組團出游也激發了個性化的住宿需求。今年“五一”期間,“可以做飯”“免費停車”和“允許攜帶寵物”標簽的搜索量遠高出2020年同期。
同時,與2020年相比,“農家樂”、“鄉村小屋”房源的搜索數據增長9倍以上;“客棧”的搜索量更是2020年同期的17倍以上。
據小豬民宿平臺的官方數據,五一期間,平臺預定訂單量比2019年增長了180%,較清明節增長了1.6倍。
其中,鄉村民宿的預訂量也在大幅上漲,小豬民宿公關負責人表示“3月的環比增長在300%左右。”
為了響應市場需求,酒店民宿也正成為旅游投資的熱門。
據“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數據,2021年,市場融資了2個金額在百萬級的旅游項目,7個千萬級旅游項目,9個過億的旅游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同程藝龍和美團也紛紛將注意力放在了酒店板塊上,同程藝龍投資了珀林酒店投資金額超億元,而美團投資了東呈酒店。
為了爭奪五一游客流量,盲盒經濟也在節假日的加碼下,愈發火熱,各個OTA平臺都推出自己的盲盒產品。
攜程從4月下旬開始推出了雙城游產品,提供雙城出游的路線選擇,此外,攜程還首次推出了“酒店+機票盲盒套餐”售價699元、999元、1299元。
同程也推出了3款98元盲盒產品,分別為康康高艙、雙人歐氣、往返錦鯉。
4月20日,飛豬宣布推出66元“機票盲盒”;4月21日,去哪兒平臺正式上線了“機票盲盒”和“火車票盲盒”產品。
除了平臺方,地方政府機構也在蓄力迎接即將來臨的“五一”文旅消費熱潮,用“消費紅包”來吸引游客。
據報道,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表示將統籌協調全省392家A級旅游景區參加5-8月促消費活動,實行門票免票或者打折優惠,占恢復開放景區的70%。
5月1日至6月30日,長沙將在全市舉辦“夏之戀”文旅消費季活動。活動期間,長沙將整合近3000萬元的文旅消費禮包,安排1035萬元旅游專項扶持資金,發放500萬元文旅消費券,送出價值250萬元的3萬張紅色文旅信用卡首刷禮。
2021年沈陽市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券將于4月29日起,每周四11時發放,出資1200萬元,
而在五一節前的效應下,資本市場上的旅游板塊的上市公司也備受市場關注,熱度持續走高。
4月19日,攜程在港股上市,開盤價為每股281港元,一路高漲,到目前的每股307.8港元,漲幅逾9%,市值突破2000億元。
這或許源于4月14日攜程發布的《2021年五一黃金周預測報告》中,攜程“靚麗”的業務數。
據攜程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通過攜程預訂景區門票的人數較2019年增長114%,酒店訂單量較2019年增長43%。
從跟團游來看,通過攜程平臺預訂五一跨省跟團游的人數環比4月同期增長近6倍。
五一假期在攜程平臺報名私家團的人數較2019年增長533%,人均花費為4800元,比2019年提升三成多。其中報名5鉆私家團的人數占比高達76%,較2019年提升超4倍。
進入4月以來,同程藝龍的股價整體上也呈上升趨勢,從4月1日的每股18港元漲到目前的每股19.5港元,漲幅逾8%。4月19日,更是漲到上市以來的最高價——每股20.5港元。
據同程藝龍發布的五一出行預測報告,“五一”假期不少城市的酒店客房都出現了預訂量增幅較大的情況,湛江、揚州、長沙等地的“五一”假期酒店預訂量已經超過了2019年同期水平。
經過了2020年一年的壓抑,人們早已按捺不住的的游玩的熱情,都積攢在五一統統釋放。
這個史上最熱的五一,也讓市場對2021后半年的旅游行情更加充滿期待。
疫情的有效管控,為大家帶來了這個最放松的“放羊季”。
節前各出行平臺的大數據預演了今年五一的火爆,今天北京、長沙、西安等火車站候車室的盛況將這些數據落在了實處。
盡管從地鐵里擠出來,游客的白鞋成了奶牛花色,又盡管“難”和“貴”貫穿在五一假期的“吃、住、玩、行”等各方面,但是這些依舊無法抵抗想要沖出去撒個歡兒的大眾。
大眾們想出去撒個歡兒,企業也想趁機賺波錢。在人堆人的飛機、高鐵、火車以及地鐵上,在股票交易所大屏上上漲的紅色曲線中,企業獲得了了疫情后的重生。
如果說,N多年后人們在回憶2020年新冠疫情的時候,充滿了感恩與敬畏。
那么對于2021年的這個五一的討論,則從“那年五一你搶到票了嗎”“你住的賓館比平時高幾倍?”“你的飛機盲盒拆到了哪里”等話題入手,洋溢著疫情后的新生。
疫情之后,愈來愈好。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