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騏驥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當小米、百度拉響了互聯網造車風潮的號角的時候,整個汽車圈發生了地震。
“前段時間,包括小米等科技公司都進入了汽車業,毫無疑問,對我們而言,他們未來跟我們都是競爭對手。”東風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喬陽表示說。
作為傳統企業廠家,面對新能源及互聯網玩家的進擊,他們將如何應對?
東風公司做出了信心十足的回應。
近期,在上海車展,GPLP犀牛財經與東風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喬陽先生、東風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馮長軍先生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
關于汽車行業的發展,德勤曾在《未來汽車行業價值鏈丨2025年以后》報告中提到,2025年以后整車企業價值鏈轉型應保持優先事項,優先發展電動出行、自動駕駛、共享出行等幾大領域。
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正在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據悉,在2020年,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主要車企紛紛宣布電動化發展戰略目標,汽車電動化的步伐正在加速。
面對這種變化,資料顯示,目前已有大批車企投身于電動化、數字化探索及新科技研發。
“未來幾年,汽車將與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產業跨界融合發展,汽車不僅僅是移動的工具,已成為人們在家庭和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間’。”對于未來發展趨勢,東風公司竺延風董事長表示。
預感到這種變化,東風公司已經做好了轉型的準備。
“對于未來汽車下一步的轉型,我們都準備好了,而且是信心十足。不管怎么樣,車跟手機一類的消費品不一樣,它是大件消費品,所以說性能是很重要的,比如安全、質量、可靠。”東風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喬陽先生如是說。
在他看來,東風公司既有50余年豐富的造車經驗,同時正加快向科技公司創新轉型。
“從未來來說,未來汽車的驅動方式來說主要是三種:一種是純電動;一種是傳統燃油車;中間一種叫混合動力。未來相當一段時間,這三種是平行而行的,東風公司不會放棄傳統燃油車,只是會加快純電動和混動。也就是說,在未來五年內,包括新能源和混動在內,在東風公司的銷量占比將達到20%以上。從現在來看,這個比例可能會提前實現。”喬陽表示說。
與此同時,為了在未來幾年保持競爭優勢,在過去已有優勢的基礎之上,東風公司還持續布局科技技術及產品:
一、從產品和技術來講:
公開資料顯示,東風公司已經開發了全新ESSA純電動平臺,這個平臺輪距完全覆蓋大中型所有的尺寸,其中包括覆蓋SUV、轎車、MPV等等;
目前,東風公司投放的第一款車嵐圖FREE的智能化水平相當于是L2級,未來的智能化升級基本還是按照客戶的體驗、客戶的需求跟實際使用的場景角度來增加智能化的配備。
此外,明年年底東風公司還會投放嵐圖第二款車,進而實現全新的面向用戶服務的中央集中電子架構,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汽車軟件與硬件的分離。而且,它還極大提高了新品研發的投放速度和效率。
二、科技屬性就是用戶屬性:
對于科技屬性,在東風公司看來,科技屬性就是產品本身的技術和性能,一輛車的科技屬性如何是要用戶評判的,所以說科技性企業更內涵的是變成用戶型的企業。
而在這方面,其實東風公司有自身優勢,這也是其轉型的基礎——從產品上來說,在產品端和技術端,尤其是發動機上,東風公司的龍擎動力和馬赫動力已經實現商品化;其次,東風公司內部有三個全新的平臺,一個是ESSA平臺,一個是全新電動越野車平臺,還有一個DSMA平臺。
“圍繞新能源動力這一塊,我們除了純電動,電驅動系統在國內是處于比較領先的地位,我們在武漢已經有兩個三電的產業園。其實,在產品上特別是在技術上,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已經有了基礎。”喬陽表示說。
由此可見,在這些核心技術的基礎之上,讓東風公司下定決心進行轉型,而且,毫不畏懼。
伴隨著造車新勢力的崛起,傳統汽車產業的轉型也迫在眉睫。
2021年2月16日,通用汽車宣布將減少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業務,并在2021年之前淘汰霍頓(Holden)品牌,同時還將泰國羅勇府工廠出售給長城汽車,在2020年底從泰國撤離雪佛蘭品牌。
對此,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表示:“通用汽車正持續推進面向未來的轉型,聚焦可持續性,實現長期穩健的業務發展。我們相信電氣化與自動化戰略不僅能改善環境,也將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而在中國,伴隨著中國傳統汽車行業吹響變革的號角,東風公司轉型的大幕也拉開了。
東風公司變革選擇的第一步就是加大研發費用的投入。
“首先,從汽車產業的革命來說,我們必須加大研發投入;其次,為了激發研發活力,東風公司的研發團隊體制和機制會更加市場化,能夠激發研發人員的活力這是需要改革來解決問題的,去年我們已經開始做了。”喬陽表示說。
而據他介紹,目前,東風公司的研發則主要圍繞新能源而展開,其中包括智能網聯,自動駕駛、三電系統等等。
“圍繞這方面的投入強度比較大,圍繞著產能方面的投資比較少。由于做新能源就要對現有的生產線要進行升級和改造,以及工廠制造過程中的智能化、數字化方面的投入也會有。”喬陽詳細解釋說。
此外,從薪酬機制方面及其他制度改革方面,東風公司在加速改革之初也早就進行了設計。
據GPLP犀牛財經了解,東風公司的薪酬機制完全對標市場,可以說,東風公司的變革是全方位的變革。
“我們的薪酬機制完全對標市場化,所謂的市場化就是核心人員跟市場化達到90分位,其他的基本都要普遍做到75分位,就是說平均差不多75分位跟市場對標;
此外,機制上來說,我們對嵐圖團隊還采取了全新機制,其中包括將嵐圖公司變成獨立的公司運營,核心人員持有股份等等,我們團隊對這個品牌及事業充滿了信心。”喬陽介紹說。
而在此激勵機制下,東風公司不僅加速轉型,而且從產品上來,也將持續不斷的帶給市場各種驚喜。
“對于產品來說,嵐圖未來五年每一年會投放至少一款車,在2025年嵐圖的銷量應該在15萬以上,當然產品本身的精細度和質量我們非常有信心,實際上,從產品的外觀和內在的質量、精細度,包括可靠性、安全性,我們比一線的豪華品牌還要好。”喬陽對未來充滿了自信及樂觀。
此外,東風公司還積極開拓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推動旗下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東風集團”)A股創業板IPO,實現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的互補。這無論是對公司未來的產品開發、技術研發還是外延擴張,都有著相當積極的促進作用。
未來,東風公司能否乘風破浪,成功轉型?
GPLP犀牛財經將期待時間的答案。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