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鏡像娛樂?
4月22日,宋城演藝發布2020年年度報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宋城演藝實現營業收入9.03億元,同比下滑65.44%;實現凈利潤-17.52億元,同比下滑230.80%。
受疫情影響,大多數旅游上市公司業績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據鏡像娛樂不完全統計,15家已發布2020年財報的旅游上市公司中,11家均處于虧損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旅游上市公司通過變賣資產、政府補貼等形式,獲得一定的收益,但僅有云南旅游、西藏旅游、華僑城和融創中國四家企業處于盈利狀態。此外,盡管融創中國2020年的凈利潤達到了356.44億,但其旅游業務僅占總營收的1.7%,相比之下,華僑城2020年的凈利潤雖然僅為126.85億,較去年僅增長了2.80%,旅游行業的營收占比卻超過了地產行業的營收占比,發展勢頭強勁。
大多數旅游上市公司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過度依賴門票收入和旅游服務收入,缺乏抗風險能力。
2020年,受疫情影響,眾多旅游上市公司開始大力挖掘當地特色旅游資源,比如無人機表演,打造“研學旅游”品牌產品。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漸好轉,旅游行業正在迎來全面復蘇,旅游企業究竟能否借著時機大力發展游客二次消費,打造行業護城池,仍有很多的想象空間。
受疫情影響,2020年以來,已經有多家旅企相繼宣布破產重整,其中包括部分國家級5A、4A景區,如河北的野三坡、河南洛陽的養子溝、重慶龍門陣景區和龍潭大峽谷等。
而挺過行業艱難時刻的上市旅企大多均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業績下滑。據鏡像娛樂統計,15家已發布2020年財報的旅游上市公司中,11家業績均處于虧損狀態。此外,尚未發布2020年財報的旅游企業中,華強方特三季度營收總計11.77億元,同比下降29.75%,凈利潤1.56億元,同比下降51.32%;大連圣亞前三季度營收4958萬元,同比下降82.01%,虧損6392萬元,同比下降187.51%。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眾多旅游企業均通過變賣資產、政府補貼等形式實現一定的收益。比如,云南旅游出售子公司,獲得政府補助,為公司帶來5500萬元的收益;三特索道轉讓旗下公司股權,共形成收益約1.7億;西安旅游則在去年9月,以1.78億元轉讓了渭水園100%股權。但是,鏡像娛樂統計的15家已發布2020年財報的旅游上市公司中,僅有云南旅游、西藏旅游、華僑城和融創中國四家旅游企業處于盈利狀態。
相比之下,文旅地產上市公司的旅游業務均較為穩定。華僑城財報顯示,2020年公司旅游綜合業務營收占比52.74%,利潤占比44.44%,毛利率42.02%;房地產業務營收占比45.49%,利潤占比54.11%,毛利率59.32%,旅游行業的營收占比首次超過了地產行業的營收占比,發展勢頭強勁。
華僑城旅游業務能實現正增長,主要在于游客接待量穩步回升。財報顯示,公司旗下24家景區、24家酒店、1家旅行社、4家開放式旅游區共接待游客4282.5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82%,恢復情況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相較于華僑城旅游行業占據營業收入的半壁江山,盡管融創的文旅收入占比僅為1.7%,但在2020年旅游業一片哀嚎的環境下,融創文旅的收入約38.8億元,同比增長36%;管理利潤達約6.2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11%,文旅地產的旅游業務在疫情的沖擊下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對于業績虧損的原因,大多企業都表示,疫情使整個旅游行業受到重創,旅客的接待量和營業收入收到極大的影響。
誠然,2020年疫情的大范圍沖擊使得國內文旅產業一度停擺,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0年國內旅游數據顯示,2020年度國內旅游人數28.79億人次,同比下降52.1%。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據鏡像娛樂統計,15家已發布2020年財報的旅游行業上市公司中,8家企業2019年的凈利潤均未達到億,西安旅游2019年還凈虧0.30億,大多數旅企自身盈利空間有限。
2020年大多數文旅企業虧損,深層次的原因還在于這些上市的旅游企業過多依賴于門票、纜車、交通等基礎性收入,缺乏抵御疫情這類不確定因素的能力。比如,張家界、長白山、峨眉山等幾個景區均因進山游客量同比大幅下降,導致2020年業績出現不同程度虧損。
張家界財報顯示,2019年旅游服務業和旅游客運業在營業收入的占比和2020年基本持平,均在35%以上,然而,由于旅游客運業本身便是重資產的行業,受疫情游客量下降影響,旅游客運業的毛利率由26.95%下降至﹣38.24%。
長白山財報顯示,2020年長白山游客運營的營業收入占比高達70.05%,但是毛利率卻受疫情影響,由49.87下降至﹣3.06%,相應地,游客運營的營業收入也由3.23億驟減至1.03億。
事實上,傳統景區靠山吃山、產品供給單一、產品創新不足等短板問題已經顯現多年,特別是在2018年和2019年,國有景區門票降價政策的推行,讓過于依賴門票收入景區的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時,關于景區發展二次消費、創新模式便被提上日程。然而,或是因為企業過于依賴旅游資源,積重難返,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調整,大多數旅游企業仍然無法突破行業的局限,大刀闊斧地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影響下,游客消費習慣與目的地選擇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在此背景下,如何開發游客二次消費,增加游客消費時長成為這些旅游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
目前,很多企業也意識到了開發游客二次消費的迫切性,且已經付諸行動。比如,中青旅在烏鎮推出“烏鎮如意橋夜市”,在古北水鎮利用暑期旺季打造星光課堂等特色產品活動;天目湖不僅推出了竹溪谷、帳篷營地、遇·十四瀾等項目,還在9月啟動了華東首艘全電動商旅游船“山水綠源”,吸引用戶注意力。
西安旅游則發揮了旅行社資源配置器功能,一方面聯動曲江、西旅景區、西安飲食老字號餐飲企業等推出包價旅游產品、一日游等特色線路,積極培育消費升級產品;一方面以研學游為突破口,積極對接14家省內知名博物館,打造“研學旅游”品牌產品,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推出各具特色的旅游路線之外,一些主題公園還借助科技力量和園區表演,為游客提供創意內容。比如,去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天津方特歡樂世界新增的“無人機極光秀”便成為園區一道亮眼的風景線;中華恐龍園、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也已將無人機作為駐場表演,吸引游客的關注。這些舉措既是對游客消費習慣與目的地選擇改變后的及時回應,也是旅游企業對用戶多樣化需求的滿足。
當下,一方面,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漸好轉,旅游行業正在穩步恢復;另一方面,新的玩家已經殺入旅游市場。對傳統旅游企業而言,積極開發游客二次消費僅僅是第一步,旅游企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借助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力量,做好景區創意營銷和產品推廣工作,只有將產品和營銷結合起來,方能進一步拓寬營收渠道,形成多元化的產業結構,強化抗風險能力,為旅游企業帶來永久的生命力。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