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刊發了《提問創業者&投資人:他是不是一個耍流氓的創業者?》稿件(http://www.startup-partner.com/1535.html),針對已經融資進行商業化運作的創業者,到底能不能做慈善活動進行了意見征集。稿件刊出后,反響熱烈,雖然角度不同,但基本上都認為公司不應該向慈善轉型。
以下是思達派從來論中選出部分內容,供大家參考,也作為給文一的答復。
蝙蝠資本創始合伙人屈田認為“創業的動力有很多成分,有經歷、情懷、夢想,但是它脫離不了商業變現。”對于衣拍即合項目,屈田表示“首先從個人角度我對文一的慈善之心表示尊敬。但是就創業而言,以創業致富之名融資行慈善之實并不可取,這違背了投資人的意愿,并且造成了投資人不必要的損失。如果想商業化的同時完成慈善,或許可以探索為服裝企業收費處理淘汰的庫存,同時進行捐贈的模式?!?/p>
“不管過去如何,現在需要思考的是衣拍即合的未來。商業化可以繼續做高度匹配個人需求的服裝交易平臺,或者征求投資人意愿是做慈善還是思考其它的處理方式。創業者之中常有將資金挪做它用的情況,這違反商業道德,是大忌。”蝙蝠資本創始合伙人肖軍補充到。
北京易人眾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陳磊想對文一說,如果因為這件事給大家造成了困擾,文一應該要道歉:投資人給你錢,你要對公司負責,對投資人負責,這是創業者的誠信。否則以后誰還敢投錢給你?
陳磊認為,衣拍即合商業計劃之所以能夠獲得天使投資和眾籌到資金是應為大家看好你的初衷,投資人要的是未來你的公司估值增長后,他們的股權回報,也是對你和你的項目充分的肯定。
如果現在所做的慈善活動只是你運營公司,提高知名度的一種方式,我認為你沒必要把這個問題升華。去和投資人說清楚,講明白,慈善活動并不會造成運營成本的增加,也不會背離公司發展的初衷;
如果你真決定了你的商業模式將以慈善為主的話,我認為這對現有的投資人來講是一種欺騙,那么解決方案就是把原有籌得的錢還給投資人,根據約定的投資協議及相關合同等執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只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結束了這件事后,你可以再發起新的眾籌,把你的公益慈善計劃搬出來,找到那些愿意和你一起做慈善的人,重新起航!
明星衣櫥的杜鵬曾經在北京創建搭客網,就是根據用戶體型為用戶搭配服裝的項目。以下為杜鵬郵件原文:
通過慈善項目來獲取用戶數據這個做法,我個人覺得想法很好。因為最難的就是用戶不愿意輸入自己的數據。沒有數據我們很難為用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所以我支持你!但是我還想說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我當時做的更超前,因為不同的用戶身材特點不一樣,而不同的服裝元素會有不同的視覺效果,這在形象設計領域是一門科學。我們打算獲取用戶數據后通過一個算法,得出用戶的基本體型模型,然后根據TA的體型特點,推薦能夠揚長避短的服裝元素進行搭配,最終幫助用戶買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衣服??墒亲層脩粜欧⑶逸斎霐祿娴奶y了!
后來我分析了原因,是因為用戶根本就不信任我們,這個服務也是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用戶很難買賬。涉及到服裝電商,你離不開時尚的背書,也許每個人理解的時尚不同,但廣泛的時尚定義還是可以追隨的。在這一點上明星衣櫥是很好的例子,明星=時尚,而明星衣櫥代表的就是時尚,所以其在北上廣客戶基礎很好。即使蘑菇街針對二、三線城市用戶,核心競爭力是價格低、品質好;也一直把自己標榜為時尚,雖然可能是二三線城市女孩眼中的時尚。
我下載了你們的產品看了一下,感覺還是缺乏一些時尚的吸引力。做一個好產品一定是整套的好產品,不能只解決一個點的問題就覺得可以。沒有那么容易。真的。我作為曾經創業失敗者,跟你說我自己的一些淺見。不期望能對你有多大幫助,也許只是說出來爽吧。畢竟我覺得,從用戶個性化出發做產品的人不多,你算一個,算是跟我有些相似吧。所以說了這么些。期望你能比我走得更遠吧!
?PS:衣拍即合剛進入時的提示頁,有個錯別字:“定位以獲得更加(佳)掃碼體驗”。
連續創業者顏某:你有錢做慈善,還要找什么投資?。坷送顿Y做慈善不就是變相用投資人的錢為自己炒作嗎?無恥,是耍流氓。創業能活下去就不錯了。一個人當兩個人用,哪還有精力做慈善。
北京靈潤戶外的創始人:我想說,創業的目的是賺錢。
知性美女、餐飲創業者吳丹:如果他賺到足夠多的錢的話,也許不算?又或者,如果慈善能夠幫助他賺更多的錢的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話對不對呢?看了本文后發現,這是一篇非常贊的宣傳方案?。。?!
“創業CTO”公眾號的負責人鍵盤狼:我能說他是想炒作一下么?關鍵是作慈善的目的是什么?
還有其他一些觀點,但是,總體上,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應該;第二反應就是:炒作。創業初心要正,但是創業更需要所有人目標一致向前走。慈善不應該是商業創業項目的發展方向。但純粹的公益創業,或者個人創業成功后拿自己的收入做慈善是最好不過的事。
另外,如果慈善成為創業數據收集的一個最佳維度,這是一種可行嘗試,但是如果要做成“炒作”的話,最后可能會適得其反。
當然,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其他觀點,或者對創業初心這個話題有自己的想法,歡迎繼續發郵件至:lizhigang@startup-partner.com,我們將持續關注創業初心這個話題。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