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產業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石,伴隨著科技創新和科技自立自強的進一步深化,政府、高校、企業、投資人等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這個賽道。
4月20日,在阿里云加速器“芯動能”圓桌研討會上,云鋒基金創始合伙人、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謝志峰,首創高科產業協同總顧問張正華,國盛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電子首席分析師鄭震湘,中芯聚源董事總經理陳紹金,深圳前海硬之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六七,阿里云加速器創新圖譜負責人李博,圍繞國內芯片產業發展及云計算對產業影響等層面進行了深刻探討。

謝志峰:
談產業原始創新:芯片產業需要全球產業鏈支持,我們要融入全球產業鏈,不要閉門造車,要注重原始創新,比如芯片制造設備、原材料和耗材、芯片制造在線檢測技術和設備等。
談云計算對產業影響:云計算以及AI應用將大大增加芯片的需求量,降低芯片開發成本。一方面芯片公司要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另外一方面,云廠商也要給國產芯片公司試錯的機會。
張正華:
談產業園區打造:專業化園區打造,產業定位是基礎,產業運營是核心,產業服務是靈魂。 多元化的空間設計、立體化的產業服務體系、覆蓋企業全周期成長的投資體系,實現園區的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三鏈融合,讓企業在園區更好的發展、產業與城市更好的融合。
談云計算對產業影響:云計算造就了中國很多芯片企業,對整個芯片產業來說是巨大的推動,未來也會是非常看好的賽道。
鄭震湘:
談資本市場:2017年談產業創新時,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市值總共才1200億,到2020年7月份,整個半導體產業公司市值達到4萬億,最近大部分芯片上市公司業績都超預期。經過三年,中國半導體的核心龍頭證明自己也是可以掙錢的,并且可以掙很多錢。
談云計算對產業影響:云計算助推產業的發展是顯而易見的,疫情常態化后生活工作模式還是會繼續。最近造車很熱鬧,車用主芯片、射頻芯片、模擬芯片、電源管理芯片的需求提升,云計算是很大的驅動力。
陳紹金:
談股權投資:目前芯片產業中后期項目數量相對有限,而且未來盈利空間有下降的趨勢。我們要更多地從中小企業布局,培育種子和樹苗,產業在未來五至八年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浪潮。
談云計算對產業影響:所有的科技發展都是以人為本,以什么最合適的方式滿足需求。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的發展助力推理芯片、訓練芯片等的進步,也指明了我們應該關注的方向。
李六七:
談缺芯現狀:后疫情時代,復工復產和不安全感會導致大量備貨,企業雙倍甚至三倍的下單,晶圓廠抓的是真實需求,一是優先級排序,二是擠水分。我們認為缺貨的情況會持續到明年,建議:
(1)芯片短缺已經大面積影響到中小型高速成長的新硬件企業的發展,希望芯片原廠關注并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他們是中國硬件的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2)強烈建議中小型硬件企業,從設計階段就考慮使用更可控的中國芯,更早的尋求專業的元器件供應鏈公司做好器件選型和供應鏈計劃,避免未來不可控的供應鏈風險。
談云計算對產業影響:在電子產業的數字供應鏈和智能制造領域要做事情,本質前提是所有東西必須數字化,才有可能智能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本質上都要用到云計算。
嘉賓們一致認為,要推進中國芯片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圍繞產業鏈條關鍵環節,推動產業生態培育、加大創新力度是重要的抓手。而產業生態,需要政策引導、產業龍頭企業扶持、投資機構等多方協同。阿里云加速器發掘賽道的優秀企業、依托阿里巴巴產業資源及諸多生態伙伴資源,為創新創業企業賦能和加速,是有價值的模式探索。
關于阿里云加速器:
整合阿里巴巴技術、產品、商業生態資源,協同產業、資本多方力量,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加速產品和服務,助力企業緊密融入阿里云生態,以達到云上創新創業生態繁榮目的。 加速器已有276家創新企業,100%企業成為上云企業、67%企業通過加速器與資本鏈接獲得新一輪融資、約70%企業通過集成阿里云的技術/產品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品解決方案。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