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丨WEMONEY研究室,作者|胡曉
隨著年報的陸續披露,已有14家消費金融公司2020年業績浮出水面。
WEMONEY研究室梳理發現,在披露凈利潤數據的12家消金公司中,僅2020年成立的北京陽光消費金融一家出現虧損,其余均盈利。
不過,整體來看,2020年消費金融行業業績增長踩了急剎車,總資產、凈利潤、營業收入表現均不及往年。
已披露總資產的13家消金公司總規模為3888.03億元,包括2020年新開業的小米消費金融、北京陽光消費金融,而2019年,11家消金公司的總資產規模為3893.09億元。2020年,在公司數量增加的情況下,總資產規模反而下降。
有6家消金凈利潤增長為負,連續兩年披露凈利潤數據的10家消金公司中,2020年凈利潤總和比2019年少近10億元,同比下降15.74%。
從凈利潤表現上來看,共有12家消金公司披露了數據,僅北京陽光消費金融公司出現虧損,凈利潤為-0.96億元,不過陽光消費金融開業較晚,2020年8月開業。同年開業的還有小米消費金融公司,2020年5月開業,已實現盈利,凈利潤為0.01億元。小米消費金融公司和北京陽光消費金融公司分列倒數一、二。
12家消金公司中,共有7家凈利潤破億,其中招聯消費金融和興業消費金融凈利潤超10億,分別為16.68億元、13.5億元;馬上消費金融凈利潤為7.12億元,排名第三;中銀消費金融和中郵消費金融凈利潤分別為4.55億元、4.02億元,分列第四、第五。
從凈利潤增速上來看,2020年消金行業增速放緩,除去2020年新開業的小米消費金融和北京陽光消費金融,10家公司中共有6家凈利潤負增長,僅4家消金公司業績正增長。其中興業消金增長幅度最大,同比增長31.01%,招聯消金同比增長13.78%;中郵消金同比增長15.19%;晉商消費金融同比增長3.75%。
14家公司中,共有10家公司披露了營業收入數據。
數據顯示,招聯消費金融為128.16億元,排名第一;捷信消費金融排名第二,為112.32億元,招聯和捷信是兩家營收破百億的消金公司;馬上消費金融營業收入為76.04億元,排名第三;興業消費金融和中銀消費金融凈利潤分別為64.65億元和43.1億元,分列第四、第五。
從營業收入增速上來看,6家實現正增長,4家負增長。增速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別為盛銀消費金融、中原消費金融、晉商消費金融,增速分別為104.14%、72.87%、46.87%。
綜合凈利潤和營業收入表現,部分消費金融公司凈利潤數據表現不及營業收入,幾家公司還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盛銀消費金融2020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4.14%,凈利潤同比下降33.82%;湖北消費金融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76%,凈利潤同比下降84.16%;捷信消費金融凈利潤為1.36億,營業收入卻超100億。
營收與凈利潤增速放緩背后,有受疫情影響的因素,從趨勢上來看,部分公司上半年整體表現不佳,下半年開始好轉。
總部位于武漢的湖北消費金融,2020全年凈利潤大幅下降超8成,而2020上半年,湖北消費金融凈利潤為0.037億元,同比下降93.4%,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營收和凈利潤出現雙下滑在預期范圍內。
此外,海爾消費金融2020年全年實現凈利潤為1.23億元,上半年凈利潤僅為0.38億元;捷信消費金融全年凈利潤為1.36億元,而上半年凈利潤為0.53億元;中銀消費金融2020年凈利潤為4.55億元,上半年實現數額為1.01億元;中郵消費金融2020年凈利潤為4.02億元,其中上半年0.49億元,下半年3.53億元;招聯消費金融全年16.63億元的凈利潤中,超過65%的凈利潤來自下半年。
可以看到,在疫情的催化下,消金行業分化正在加劇,有公司逆勢上揚,也有公司順勢下滑。
針對2020年的業績表現,從業人士指出,隨著消金評級辦法的出臺,消金行業正從高速發展階段轉移到高質量發展階段,行業洗牌將加速,公司需要找到新的增長方式。
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稱,接下來的增長空間,更多地來自存量置換。一方面是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下降釋放一些空間,另一方面則是GDP持續增長從分母側釋放一些空間。
隨著巨頭玩家的加入,未來行業馬太效應會更明顯,對于消費金融公司來說,避免同質化的產品和服務,提供更高水平和質量的服務,提高科技技術和內部管理能力,提升資金、風控等綜合實力,才是不被洗牌出局的關鍵。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