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炮哥
第一步,質疑無糖和少糖,第二步,質疑零脂和少脂,第三步,質疑零糖是否等于健康,元氣森林所有的口號都被質疑了。
這周本來沒啥可寫的,原本想寫一個關于大齡未婚男女PR怪癖的稿子,后來元氣森林一出事,貢獻了一個好選題。
元氣森林一出事,炮哥就知道收不住,因為這家公司此前PR幾乎為零布局。
于是,一出事,所有的輿論的炮火都集中在了元氣森林身上,這家明星創業公司,正在為早期的營銷口號買單,黨媒央媒都站了出來。
似乎除了道歉,承諾補償以外,短期內沒有更好的辦法,畢竟是欺騙,要重新建立用戶信心除了時間似乎沒有別的辦法。
中長期來看,公開透明性需要加強,可以引入醫生,健康專家,化學專家,用戶群體監督員等,對配方的健康性研討,并對用戶健康長期跟蹤,甚至是創始人和高管團隊飲用的長期健康狀況評估,定期公布結果。可能會重新獲得信任。
炮哥判斷后面兩個風險:1、政府部門對于這么大的輿情不可能不管。工商后面應該會有處罰。做好相關溝通和應對。2、元氣森林后續市場動作,比如新包裝之類,都會被媒體繼續關注和放大。要補一下媒體關系了。
這個畢竟是吃的喝的,除了公開讓大家監督,重新樹立信心,似乎解釋都是無用的。
說到這里,不得不普及一下炮哥另外一個功能,烏鴉嘴!
去年,閑暇聊天時,炮哥就預言過,元氣森林的PR層面上一定會出事,這個觀點,在跟這家公司PR交流時,也側面含蓄表達出過,因為這家公司已經如此大的體量,卻很少做PR,而且沒有任何預算,廣告費用和PR費用嚴重失調,于是在出事之后,眾人踩踏,絲毫不留情面,這就從一個側面反映,一家公司的PR費用要與營銷費用以及公司的體量成正比,不要求能進攻,起碼能守得住,能夠預警。
元氣森林這個事也就這個樣子了,折騰一番,讓老百姓重新認知一下無糖和健康的關系后,也就罷了,不會對元氣森林前進的步伐造成什么太大影響,但是這篇稿子要寫的是,這絕對不是孤例,所有類似元氣森林這樣的新國貨品牌,很快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以下炮哥必須再次烏鴉嘴,分析幾個有可能會出事的案例來。
泡泡瑪特、喜茶、華熙生物、薇婭。
不要問我為什么,原因很簡單,跟元氣森林的問題一致。
沒有一家完全干凈的公司
元氣森林的道歉,被很多媒體抓住,認為一點誠意都沒有,什么是誠意呢?這就是自我對PR危機的認知不清晰,可能在元氣森林一開始的評估中,認為這就是一件小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要蒙混過關,但是沒想到事情并不是如此簡單,輿論一再放大此事。
元氣森林有沒有用心在做企業,從這家公司的商業布局以及對研發的重視程度來看,很顯然是非常用心在做,首先作為一家創業企業,在融到錢之后立刻自建了工廠,然后在研發上大量投人投錢,3000人的公司300個研發,擁有各項關于甜味劑的專利。
但是,這家企業在自修內功的同時,忽略了自己在營銷和PR層面上的工作,首先就是廣告合規問題,現在很多創業企業的CMO或者市場公關的VP,叫炮哥來看,簡直就是驢頭不對馬嘴,不懂廣告法,不懂PR,有時候還喜歡把營銷和市場公關的工作弄混,搞得大市場部的人還得承擔營銷賣貨的工作,簡直叫人哭笑不得。
任正非說的非常好,種土豆的種好土豆,磨豆腐的磨好豆腐。種土豆的磨豆腐不是扯淡么?
炮哥自己下場也創過業,深知創業公司的早期起家的原罪,沒有一家公司早期的時候,沒有問題的,你在外面看到的包裝過的純凈創業故事都是胡說八道,活下來的公司都是小可愛,死掉的創業公司都是骯臟的尸體。
因為創業公司進入一個行業,如果想要賺錢,就要低三下四,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就要掀桌子,PR層面上的危機都是留給后者的,前者悶頭賺錢的小公司,可以直接不需要PR;炮哥身邊有個朋友做白酒,一年賣個幾百萬,從來不做任何花錢的工作,每年踏踏實實賺點零花錢,但是還有一幫朋友想要掀桌子,聲勢很大,反而不賺錢,還吸引一幫媒體的注意,不做PR都不行。
所以,很多創業公司老板都有一個極大的誤區,就是自己的公司很干凈。但是公司大了是一個整體,就像一個人,CEO就是大腦,但是身體其他地方生病了,只要沒爆發,大腦也不知道,只有犯病了,大腦才能接收到疼痛。更何況,任何公司“大”了之后,躲媒體是躲不掉的,它必然要遇到政策的問題、上下游的問題、投資者的問題、客戶和用戶的問題,等等這些,都可能在PR層面累積和爆發。如果平時不重視,等到危機出現的時候,則可能難以亡羊補牢。
唐彬森,這會兒,應該已經意識到媒體遠遠比他想象的要難搞。
說到這里,你們就明白,炮哥為什么說泡泡瑪特、喜茶、華熙生物、薇婭這四家會大概率出事了吧?說到根上,炮哥是看見了這四家身上不干凈的那些東西,但是這四家公司的老板呢,卻認為自己是干凈無比的,認知的差異,就會造成后面的惡果出現。
公關費用要和市場費用平衡
元氣森林在市場推廣上花不花錢?很顯然花錢,而且花大錢,幾乎所有的分眾渠道都可以看到元氣森林鋪天蓋地的廣告,電視、視頻網站元氣森林的廣告也一點不少,經常開車從四環路過鳥巢的同學應該會發現,有三塊四環邊的廣告牌常年被元氣森林占據。
但是,元氣森林的PR層面呢?據炮哥所知,只有三四個人,去年的時候甚至只有兩個人,每年基本沒有任何費用,公關部的人甚至每天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在內部去找工作才能有活干,業務與PR之間嚴重脫軌,很多公司的SKU甚至PR部門都不知道,這樣一來經常會出現,媒體比PR還要懂公司。
說到這里,不得不插一句,現在很多公司的PR真的是無奈,在和媒體溝通的時候,發現自己還沒有媒體對自己公司的架構和業務清楚,經常被問的蒙圈,公司太大,沒有內部培訓,業務與PR常年脫軌,這一塊不得不夸獎一下阿里、京東和小米,這三家公司的PR,對自己公司的業務絕對門清,但是美團、拼多多這樣的新型公司,PR真的是無奈又無奈。
元氣森林就是屬于典型的PR與市場失衡,大部分的資源和人力都拉去做市場,說白了就是服務賣貨和營銷導流,但是PR是服務商譽和口碑的,早期忽略這一塊就會在這一塊吃虧。
炮哥也曾經在國內某互聯網大廠做過CMO,當時市場和PR也是一半一半;縱觀國內所有的大廠,基本上PR預算都占市場整體預算的一個相當大的份額。(不同行業的公司,PR的重視程度會略有不同。比如,美團的PR預算都在業務和營銷部門,而滴滴由于政策敏感性和安全性的問題,則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到PR上)越是強勢的公司,在PR上就會傾斜更多資源,因為自己其實不缺流量,且品牌成熟了,更多的是商譽和市值的管理。
炮哥建議大家去讀一本老書,叫《公關第一,廣告第二》其實把公關和廣告之間的關系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公關是別人說你好,而廣告是自己說自己好。廣告適用于大規模的品牌復制式傳播,而公關和口碑適合建立新的品牌。這就是小米剛開始創立的時候,特別重視公關和不怎么打廣告的原因。當然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玩法,很多消費品公司現在直接做營銷和廣告,而不重視公關,則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
這就是創業公司的通病,老板太渴望賣貨和建立品牌了,于是把所有的資源都集中給了市場,但是老板們也許不懂,早期的時候,PR往往比市場性價比更高,1000萬投入到廣告中,幾乎看不到任何效果,而且這些年,分眾這種難以監控效果的廣告渠道,性價比已經越來越低,但是1000萬投入到PR渠道里,可以在頭條、微信這些渠道形成長達一年鋪天蓋地的品牌“種草”內容,事件營銷加PR,這是創業公司早期打法的最佳組合,可惜國內會這么玩的公司和團隊少之又少,阿里當年玩成了,小米也玩成了,今天文和友、茶顏悅色這一批湖南公司玩的也很好。
所以,在這里,炮哥還是勸創業公司的PR老大們,先去找老板要預算、要資源,前段時間炮哥問過當年阿里的PR大拿之一陶然,不給你預算,你能不能干?他的回答很真誠,沒有預算搞個屁,干不了。
建一支可防可攻的公關團隊
這一周,除了元氣森林出事,還有一家A股明星公司也出事了,也是飲料,但是因為元氣森林的存在,被大家忽略了。
原本做To?B生意的華熙生物,現在不甘于在上游混,推出了一款號稱可以美容的破尿酸飲用水,說白了就是礦泉水里加玻尿酸,被《中國消費者報》等多家媒體曝光了是智商稅虛假宣傳后,據炮哥所知,這家企業的第一反應不是PR介入,而是法務介入,直接跟一些媒體取得聯系后,表示要直接給律師函,但是炮哥看了一系列報道后,發現質疑華熙生物的報道基本上沒有任何問題,實在想不通這家A股企業的PR在公司地位有多么低下,出了事,根本沒有溝通的權力。
后來,炮哥很好奇去調查了一下,原來華熙生物是有PR團隊的,據說也是從大媒體出去的,但是為何遇事如此處理,難以想象,如果所有的事情都用法務可以解決,那么PR存在的意義何在呢?
據炮哥所知,在奶茶行業,大家已經開始逐漸知道PR的重要性,奈雪前段時間還沒上市就被媒體猛錘,喜茶看后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于是瘋狂在媒體挖人,開始建立自己的PR體系,但是目前來看,還是沒有上道,體系打法還沒有形成,很多媒體對這個團隊的評價并不高。
創業公司應該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公關體系?炮哥來概述一下,下一期可以重點寫一下,要做一支可擴充性的PR團隊,就像一個航母,得先把船殼子和基本的防御雷達系統建立起來,也就是基礎的核心團隊,可以確保團隊在水上有預警性的跑,也就是防守,但是預警到要打仗的時候,可以迅速補充飛機等作戰部隊進來。
一個有良好底子的PR團隊,想要擁有作戰能力,是非常快的,其實說白了,就是錢。
其實,炮哥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是關于媒體三類人的,各位老板如果想要建立上述這支隊伍,可以去翻一下那篇文章。
炮哥認為,這個時間段,最應該找中間的那一類人,自己有才華,可以寫,可以策劃,情商也高,能做渠道和關系,拼多多為什么之前能夠快速補齊這一塊的短板,就是因為找到了這么一支隊伍,當然這支隊伍被打掉了,所以拼多多未來大概率也會在這個環節再次摔跟頭。
為什么烏鴉嘴這四家企業
泡泡瑪特自從上市起,質疑的聲音就沒有停過,這是一家根本不在意PR的公司,其實炮哥在這里提醒一下各位媒體老師,寫泡泡瑪特,不要去質疑它的商業模式,因為人家早就證明了,根本沒有意義,寫這種公司,一定要花心思去暗訪,從產品層面上去寫,就像元氣森林這樣的企業,如果不是產品被質疑了,它們也不會在意,人家融資和模式都沒有任何問題。
炮哥相信,去調查一下,問題一定會浮出水面,這個問題被揭露出來后,炮哥可以斷言,泡泡瑪特會比今天元氣森林死得更慘。
薇婭為什么也在這個行列內呢?因為,曾經這個行業大家都不知道做GR、PR,薇婭是最早明白這個層面作用的團隊,所以李佳琦就被打的滿地找牙,現在不管是李佳琦、羅永浩還是辛巴都有了自己的PR和GR團隊,后面薇婭的優勢會進一步弱化。
據炮哥所知,薇婭的GR是做的非常好的,但是用GR驅動PR的話,后續會有很多原罪要還,而且這種代價,可能會直接帶著一家公司走向死亡。
喜茶所代表的是整個奶茶行業,這個行業水很深,但是僅僅是規則層面,背景側面的水卻很淺,而且還是To C的企業,這種企業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PR團隊來做好輿論,就一定會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元氣森林大到如此,還是一樣會買單,這值得奶茶行業的明星企業們深思一下。
華熙生物,則代表了一群傲慢的A股上市公司,每次遇到事情,第一反應就是威脅和強壓,橫著走慣了,不習慣去跟人溝通,那就打唄,光腳的永遠不怕穿鞋的。
所以說,這四個企業僅僅是代表了四個方向,僅僅代表個人觀點,都是猜測,有說錯的地方,可以找炮哥溝通,炮哥組織是講道理的民間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