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數月的“流傳”之后,LG清盤手機業務的消息在今日被韓國媒體證實:公司將在4月5日的董事會上直接宣布退出智能手機業務。
在過去五年間,LG手機業務因為巨虧45億美元(295億人民幣),不堪重負的LG集團數次為其尋找意向買家,但終因各種原因,在全球范圍內無人愿意接手而流產,LG手機只能宣布清盤直接關閉。
事實上,LG手機一路走低的頹勢并非只是發生在這五年間,而是早在2010年時就露出了端倪。
當時,中國手機市場正如日中天,一路凱歌高奏,各種手機品牌猶如雨后春筍,一切都充滿了生機與希望,包括現在縱橫市場的華米OV品牌其實也都是在那場“野蠻生長”中逐漸修煉而成。
但是LG這個韓國品牌卻對于這個生機勃勃的市場展現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傲慢態度。當時LG有一款型號為KT878的手機出現了巨大質量問題,包括“外殼開裂、信號不好、容易死機”。其單款投訴量就超越了LG手機09年度全部投訴量的1.27倍。
盡管在處理質量問題上,LG卻表現出了傲慢的一面,不但無限推卸責任,對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回復文件也是置之不理。
面對消費者竟然是這樣的態度,LG手機敗走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手機單一市場也就是不足為奇了,而在逐漸失去了中國市場后,LG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自然被削弱,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有抵抗力不足的反應,直至五年后的清盤。
值得一提的是,在面對中國消費者主張合法權益時,韓國的兩大品牌LG和三星的處理方式可以說是如出一轍,充滿了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比如三星NOTE 7手機爆炸,中國消費者回先生無數次維權,至今仍然被三星所無視。
巧合的是,這兩大手機品牌目前在中國市場也都是銷量慘淡,算是求錘得錘。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相信對于這句話,LG現在應該有了切身的感受。因為在中國市場,不僅是手機業務,它的電視業務也是岌岌可危。
去年,LG在全球范圍內售出了200萬臺左右的OLED電視,和數年前相比并沒有太大的進步,在總體銷量上也被中國的TCL一舉超越。
同樣是在去年,全球前四大電視品牌,其中三個都取得了銷量上漲,唯獨LG再次下跌。分析人士指出,LG電視已經進入到了下行通道,未來的地位也許還將再次下滑,成為LG集團無法拋棄卻又極度難堪的大天坑。
在中國市場,LG電視雖然還存在,但是已經許久不出現在消費者的主流視野里了。去年,還有不少媒體指出,LG電視正在大規模撤柜,一度傳出它要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梢灶A見的是,當LG電視的聲量逐漸趨于平靜,未來,它滑落到手機業務今日的境地也并非不可能。
今年的AWE家電展會上,LG缺席遙望。有分析指出,這是LG進一步去家電化的重要表現。? 因為對于LG自身而言,通過分拆解決家族繼承糾紛才是眼下最大的問題,而分拆以后,LG? 將和松下一樣,把重心從消費電子業務轉向汽車電子供應商。
?
2021-12-16 電科技發布了 《羅永浩劃定重返科技界目標:AR/VR/MR,下一站元宇宙?》的文章
2021-11-17 電科技發布了 《愛奇藝2021Q3財報發布:總收入76億元 會員營收43億元》的文章
2021-11-05 電科技發布了 《將3A大作帶入大屏場景,樂播攜手天翼推出云游戲主機》的文章
2020-03-23 電科技獲得了沐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