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文娛商業觀察,作者 | 浮萍
如果不是因為王中軍的辭任,很少有人能夠記得華誼騰訊娛樂這家公司。
根據公告資料顯示,王中軍辭去華誼騰訊娛樂包括執行董事在內的一切職務,徹底從華誼騰訊娛樂這家港股上市公司退出,而稍早之前華誼打算出售華誼騰訊娛樂17.78億股(約13.17%的股份),拱手讓出第一大股東兼實際控制人的位置。
從2016年高調借殼上市,華誼兄弟將華誼騰訊娛樂作為國際化戰略的橋頭堡,到如今2021年拋售股份、王中軍轉身離開,不僅僅是華誼兄弟在這5年的沉沉浮浮的下行之路,更是中國電影公司國際化之路的時代性中止。
從2016年左右的全民皆談國際化,眾多影視公司競相搶購好萊塢片單;到如今萬達折戟AMC和傳奇影業、華誼兄弟退出華誼騰訊娛樂,中國影視公司的國際化之路被按下暫停鍵。
華誼騰訊娛樂是一家什么公司?
早在2015年前后華誼兄弟處于巔峰狀態的時候,王中軍就考慮著華誼國際化的問題,在他的眼里片單合作還不算國際化,真正的國際化是中國的娛樂公司能真正從資本、產品等各個方面全面掌控一家海外公司才叫國際化,參股都不能算國際化。
所以王中軍拉上華誼、阿里系的云鋒基金一起宣布出價5.47億港元獲得中國9號健康的控股權,并改名華誼騰訊娛樂,他們希望在香港建立一家面向本地和國際市場的電影制作公司。
這家公司最大的股東當然是華誼,完成借殼后持股比例為18.17%,因此王中軍是這家港股上市公司背后真正的操盤手;騰訊系持股15.68%,為第二大股東,原來阿里系持股5%,后來的持股數據還不詳。
借殼上市的5年內,騰訊華誼娛樂主要聚焦在北美、歐洲和韓國的項目投資,陸續參與了包括韓國電影《勝利號》、電視劇《愛情是Beautiful,人生是Wonderful》《太空城堡》,好萊塢災難電影《月球隕落》;中國電影《八佰》等,基本上都處于跟投、聯合制作狀態。
這種情況下,騰訊華誼娛樂的業績也就不是十分樂觀。財報資料顯示2018年、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09億港元、9932.6萬港元和1.11億港元;凈利潤分別為7430.8萬港元和虧損2877萬港元、虧損5657.4萬港元,從2020年現有的數據來看,虧損趨勢有所擴大。
還有一點比較有意思的是,雖然華誼騰訊娛樂定位是影視業務國際化,但是貢獻業務最大的部分卻是高爾夫業務。資料顯示華誼騰訊旗下擁有北湖9號俱樂部的運營權,相當于擁有線下穩定的現金流。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這塊業務分別創造營收1.08億港元、9659萬港元和9727.5萬港元,分別占當期營收比例為99%、97%和88%,從這個角度來說華誼騰訊娛樂其實是一家高爾夫俱樂部運營公司,只不過套了個影視娛樂的外皮而已。
對于這樣一家公司,結合此時華誼在A股的表現,也就能理解為什么王中軍選擇在這個時候半清空股票走人了。
首先目前對于影視娛樂第一股華誼兄弟來說一點也不友好,其已經在2018年、2019年分別虧損10.93億元、虧損39.6億元,2020年業績快報顯示又將巨虧7.85-9.8億元之間,三年累計虧損超過接近60億元,相當于華誼現在市值的一半。
如此巨大的虧損情況下雖然華誼兄弟僥幸逃過退市一劫,但是公司口碑、影視項目進度、公司現金流、債務剛兌等都受到了非常巨大的影響,最近這一兩年華誼兄弟上熱搜的新聞大多數是股票質押、甩賣資產等,因為華誼兄弟太缺錢了。
2020年初新浪財經的《至少半小時》曾經專訪過王中軍,最新2021年年初騰訊新聞聯合俞敏洪的《酌見》也深度專訪了王中軍,看完兩期采訪的讀者很明顯能夠發現,才不過一年的時間王中軍已然少了底氣和自信,多了幾份落寞與凄涼,并在節目中坦誠華誼如今的困局和個人、管理層有巨大的關聯性。
一度閑云野鶴過上藝術家生活的王中軍在2020年全面回歸,親自參與到公司項目的管理上,希望能夠帶領華誼走出目前的這個坎,所以王中軍在華誼騰訊娛樂的辭職公告上說的理由,即“由于需要專注其他事務”是可信的,因為相比于華誼騰訊娛樂這個可有可無的公司來說,華誼更需要王中軍集中全力帶頭沖刺。
另一方面,華誼大幅度減持華誼娛樂騰訊13.17%的股份,按照當前華誼騰訊娛樂68億港元市值來說,能夠套現約9億港元,這部分現金如果能夠投入到華誼現在的運營中,可以極大地緩解華誼兄弟的資金困局。
如今華誼兄弟全身而退,這意味著華誼騰訊娛樂充當國際化業務橋頭堡作用已經消失,加上華誼兄弟這幾年陸續虧本兜售海外業務資產,基本可以宣告華誼兄弟的國際化戰略失敗。
打進好萊塢曾經是幾代中國電影人的夢想,在產業高景氣度的2015年左右大家都積極去好萊塢買買買,探索各種形式的國際化路徑;如今國內經濟下行、影視行業觸底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中國電影國際化幾乎淪為偽命題。
就連當年最激進的萬達集團,分別以230億元收購美國傳奇影業、26億美元收購美國院線公司AMC,兩項交易下來萬達付出了超過400億元的代價,但是當初雄心勃勃的好萊塢夢如今一地雞毛:傳奇影業生死未卜、萬達一路虧本減持AMC,全然沒有當年氣勢如虹的架勢。
好萊塢水太深,連華爾街最精明的人都難以一時弄清楚;何況是中國人過去操刀,注定是要吃苦頭的;對于中國電影來說國際化是未來必經的一條道路,但是2020年以前的很多打法、設想都是不合時宜的,國際化之路甚至可以說是失敗的,只能期待未來的新道路。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