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CBNData消費站,作者 | 賀哲馨,編輯 | 雷奧
H&M、耐克等品牌抵制新疆棉花惹眾怒,遭到全網抵制。很多人第一次意識到新疆棉花居然這么牛。 更多人則再度認識到,國貨崛起已經勢不可擋。
很長時間,“平價好用”是國貨給人的印象。但如今“性價比”不再是國貨的唯一標簽,而是在品質、性能還是硬核技術上都實現了質的飛躍。
在70萬年輕網民活躍的豆瓣鵝組,大家開帖自發安利起各種國貨。網友們對各種國牌如數家珍,從吃穿用度到衣食住行,從老牌到新銳,每一個安利貼下面,都附上了親身體會。最常見的評價是“不比大牌差”。
許多事實證明,中國人購買國貨早已不是情感上的沖動消費。
當下,以90、00后為代表的Z世代群體迅速上升為消費群體的中堅力量,消費群體的迭代為新品牌的誕生打開了全新的機會窗口。
《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線上中國品牌市場占有率達到了72%。去年一年,中國消費者的淘寶、天貓購物車里,平均每10件商品中就有8件是國貨。
近3年誕生的新品牌中,國貨占比也越來越高,在2019年達到了84%。 同時,國貨新品牌在消費者中的滲透率也逐年遞增。
一些國貨新品牌成長為大品類市場的絕對龍頭,另一些則在細分賽道的迅速壯大。
在2020年雙11中,國產品牌元氣森林首次超越長年“霸榜”的國際品牌,同時斬獲天貓和京東水飲品類銷量第一;主打“無尺碼、無鋼圈內衣”的國貨內衣Ubras擠掉優衣庫,登頂天貓內衣榜單No1。
2020天貓雙11,357個新品牌(入駐天貓時間不超過3年)登上細分類目Top1。在速溶咖啡類目中,新銳品牌“三頓半”問鼎TOP 1;“ninebot九號”一舉拿下自平衡電動車類目的第一名;“開小灶”坐上了方便米飯類目頭把交椅……共有16個新品牌累計成交額破1億元。
國貨新品牌的增長勢頭,從資本也可見一斑。
在年初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上半年針對新消費品牌的投融資總額同比上升了142%,全年投融資事件中,種子輪的占比較2019年翻番,足見資本對新品牌擁有信心。
圖片來源:CBNData《2020消費品牌投融資趨勢報告》
去年,天貓宣布孵化1000個千萬級新品牌、挖掘至少20個新趨勢;京東則要在2021年孵化出萬個新星單品;小紅書立下了每月扶持30個品牌的“戰書”;上市后的名創優品也宣布轉型新零售平臺,致力于孵化子品牌…
不論是從品牌自身,還是從平臺和資本的視角來看,我們未來還將目睹更多新奇、有趣、高品質、硬技術的新國貨誕生。
在“國潮”帶動下,老字號和民族品牌也煥新明顯。
2017年商務部發布“中華老字號保護發展工程”,釋出政策信號開始,天貓便推出“天字號計劃”,第二年升級為“天貓國潮行動”,沿著跨界、出海和文化三條思路,積極推動老字號煥新。
于是我們見證了許多大膽新奇的營銷:思路清奇的聯名產品、土潮的時裝周T臺秀、亞文化氣息的快閃店,以及對傳統節日的腦洞演繹。
老字號第一次被賦予了“潮”“時尚”等標簽。
圖片來源:天貓
更深層次的革新發生在產品和供應端。
借助電商大數據,老字號開始研發更適合年輕人口味的新品。
傳統節日糕點向低糖低脂、小巧玲瓏和日常化方向發展。老牌糕點廣州酒家從乳酸菌小面包的銷量增長中總結出經驗,研發“乳酸菌流心月餅”上線天貓潮品。
《2020中式養生行業洞察》顯示,線上滋補呈現年輕化趨勢,老字號品牌所代表的傳統滋補品成為熱門選擇。功效、品牌力與服用方便,是消費者購買時考慮的重要因素。
圖片來源:CBNData《2020中式養生行業洞察》
傳統滋補品牌東阿阿膠抓住了這一趨勢,推出口感更好,食用更方便的“輕滋補”系列,包括桃花姬阿膠糕、黛嬌顏阿膠固元膏等產品,順利俘獲年輕消費者。在2020雙11獲京東醫藥類目品牌、單品雙第一,天貓滋補行業第三、京東滋補類目第五的排名。
圖片來源:東阿阿膠
在技術壁壘高的護膚品類,成分黨、敏感肌等細分市場崛起,給了民族品牌新機會。
歷史悠久的上海家化,在2009年推出玉澤品牌,并針對國人的皮膚屏障修護問題,以“醫研共創”的方式研發相應系列產品。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關注護膚成分,玉澤皮膚屏障修護精華乳等產品也實現爆發式增長,2020雙11玉澤銷售額60秒破百萬,全天同比增長超去年150%。
不論資歷深淺,國產品牌都越做越好了。一些中國制造不僅獲得了國內消費者的親睞,還走出國門,贏得世界范圍的認可。
那么, 國貨究竟發生了什么?
(1)國貨站上行業頂尖
《2019新國貨白皮書》指出,國貨企業通過自主研發、產學研合作創新等方式,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已經拉近甚至超過了國際領先水平。
掌握關鍵技術就意味著主導產品的迭代與市場的定價權。這其中以科技型企業最為典型。
華為頂著壓力用自主研發的5G產品證明了領先全球的技術實力。
前不久,華為宣布將對遵循5G標準的單臺手機征收上限為2.5美元的專利費用。預計2019~2021三年的知識產權收入將達到13億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85億元。
截至2020年底,華為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4萬余組(超10萬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是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之一。
作為唯一壟斷全球的中國科技企業,大疆產品占據了全球超80%的無人機市場份額,產品幾乎涵蓋了全球無人機市場的各個價位。
2013年,大疆營收僅為8.2億元,至2017年達到了175.7億元,營收增加了百倍。據大疆董事會預計,2022年大疆營收可達1700億元。
技術創新是大疆成長的驅動力,2010年以來,大疆每年專利申請數量,占全國無人機專利申請數量的2.11%。截至目前,大疆累計專利申請量超過4600件;在國際專利申請上,大疆科技全球排名第29。
(2)消費升級下的國貨再創新
早年,外資公司背靠研發、人才等優勢進入中國市場,憑借強大資金實力對本土品牌進行并購,最終主宰了各大消費品類的市場份額。
隨著經濟增長,數字化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中國的消費市場日漸復雜和多元。一些常年“躺贏”的外資品牌或出于傲慢,或疏于管理,或懶于進步,失去了消費者代際傳遞,逐漸式微。
同時,國內品牌則充分發揮制造業與供應鏈積累的優勢,開發出更適合國人消費習慣、符合國人審美的產品。 它們更擅長在電商和社交平臺獲得消費者反饋,并快速應用到研發鏈條中,因此四兩撥千斤完成了產品迭代。
以卸妝這一細分市場為例。
國內卸妝市場在過去十年被日韓、美國和歐洲品牌輪番統治。但近幾年線上國產卸妝產品的銷量出現明顯增長,以完美日記為代表的彩妝品牌連續兩年雙11斬獲細分類目Top2。
以蘭、逐本為代表的新銳國貨品牌,以細分需求切入,通過成分改良,結合時下流行的的芳療、清潔護膚等標簽,依托渠道營銷,成功突圍了長期以來被外資品牌主導的卸妝市場。去年,2020年逐本全網成交總額超過2億元,比2019年上漲450%,蘭在2020年天貓雙11卸妝類目榜中挺進前10席位,銷量同比增長70倍。
在喜茶、奈雪的茶出現之前,國人對奶茶的印象還停留在立頓時期。 新式茶飲品牌發掘出年輕人對手搖飲料的社交需求,以鮮奶+新鮮茶葉替代袋裝碎茶,以現場制作代替預包裝,同時賦予現制茶飲更多文化特色。奶茶+軟歐成了新的白領下午茶搭配,立頓也面臨被年輕人拋棄的命運。
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品牌的茶顏悅色
自熱食品本來是比利時人發明的,一人食經濟也是日本舶來的產物,自嗨鍋用火鍋這一成癮性品類將兩者完美結合,打造出符合當下中國年輕人的產品 … 許多國貨品牌也許并非是某一領域的開荒者,但卻是因地制宜的農夫。
(3)低價優質國貨,重新定義市場規則
同類型的產品,外資品牌定價更高已經是常見現象。這其中有稅費等客觀原因,但更多的是市場定位差異,根本原因是品牌壁壘。
低價優質的國貨品牌,成了祛魅外資品牌、復位合理價格水準的利器。 對于消費者而言,一件商品本來就應在滿足性能的前提下,再談價格是否合適,高質低價的商品本身就是更好滿足消費需求的東西。
譬如在白電行業,我們發現國內品牌在市場份額穩步的同時,相對于國外品牌的均價不斷提升,在空調行業定價甚至超過了外資品牌。這背后是國貨長年的技術積累、產品創新以及品類布局。
圖片來源:國金證券研究所
如今的國內白電市場,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海爾、美的、格力三足鼎立已經成為常態。曾經叱咤的日系、韓系品牌逐漸沒落——曾經排名第一的LG空調如今市場份額無法被第三方公司監測到,冰洗業務早已被邊緣化;日立家電不僅在中國家電市場份額持續下跌,同時還飽受產品品質質疑;而夏普、東芝、三洋則紛紛向中國企業出售了家電業務。
國產品牌也在新型賽道扭轉外資品牌的優勢地位。
以植物肉市場為例,別樣肉客、Impossible food為代表的外資品牌進入中國之后,推出不少定價高昂的產品,勸退了部分想要嘗試的消費者。 很快,星期零、珍肉等本土品牌崛起,攻破了決定植物肉口感的技術壁壘。并發揮本地化優勢,自建工廠,更柔性控制生產并節約成本,迅速將植物肉食品的終端價格由40元級快速降至20元級。
星期零與德克士推出的聯名植物肉僅需15元,將消費者品嘗植物肉的門檻大大降低。
得益于全球線上購買習慣的快速養成以及中國供應鏈的率先復蘇,國貨出海迎來新浪潮。
《2020國貨出海報告》顯示,外貿成為了2020年中國經濟最大的一個亮點。從6月開始,貨物出口金額開始持續保持同比正增長。2020年阿里巴巴國際站上,交易額最高的產品有水瓶、水杯、收納、噴霧器、雨傘和寵物用品等。機械、家居園藝、消費電子、美妝個護和服裝是老外最愛買的品類。只是我們用挖掘機搞基建,他們用挖掘機來挖后院,舒緩壓力。
圖片來源:《2020國貨出海報告》
不同于機械和消費電子的全面覆蓋,出海的國貨美妝則打出了品牌特色和關鍵詞。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出口量為99.9萬噸,同比增長4.3%。
2020年天貓雙11期間,占據國貨美妝出海銷售榜首的是主打“東方彩妝”理念的花西子。根據天貓海外數據,雙11期間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購買花西子,其中“苗族印象”系列彩妝在11月1日一天成交額超百萬。
花西子X苗族印象
天貓海外數據顯示,完美日記是天貓國貨美妝出海成交額的第二名,受馬來西亞、澳大利亞、韓國、越南消費者的歡迎。
2020年4月,完美日記推出海外官網,設有中文、英語、日語、俄語和泰語等語言,支持美元、新加坡元、馬來西亞林吉特、泰銖和港幣支付。
目前,珂拉琪colorkey則已經入駐東南亞最大電商平臺Shopee,目前官方店鋪擁有超過5900名粉絲,最暢銷的商品月銷量超過800。
以菲鹿兒(focallure)、Girlcult為代表6個新銳國貨彩妝品牌也已經登陸日本市場。
近年來,環亞、澳希亞、上美等企業均通過收購、創立海外品牌等方式進軍國際市場。
對于整個中國消費者群體來說,消費升級的趨勢是很明顯的,這并不意味著追求高價產品,或者對某國品牌盲目崇拜——合理價位下的舒適、品質將成為主流。
太平鳥的CEO陳紅朝回憶,有次他問00后的女兒,國外品牌跟國內品牌在你心里面有什么不一樣?女兒回答他,沒什么不一樣,我就看我自己喜歡的。這讓他覺得國貨品牌大有可為。
一個無需爭議的事實是,未來,我們將會在更多領域看到國貨品牌誕生、壯大。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