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Gamewower
3月22日,沐瞳科技CEO袁菁發表全員信,宣布沐瞳科技與字節跳動旗下游戲業務品牌朝夕光年達成戰略收購協議。
近兩年來,字節跳動對于游戲產業動作頻頻,而收購沐童毫無疑問是至今為止最大的一個動作,這大大的加強了字節跳動在游戲領域的實力。
相關的資料顯示,沐瞳科技旗下的主要產品為《無盡對決》(Mobile Legends),這款MOBA類的產品自2016年于海外推出后,在東南亞有著極為出色的表現。
根據Sensor Tower在2020年初的數據顯示,這款產品當時的總收入達到了5.02億美元,僅2019年就達到2.14億美元。其中,東南亞玩家一共貢獻了3.07億美元,占該游戲總收入的61%。
很顯然的是,收購沐瞳科技是字節跳動當下在游戲領域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步棋,它補足了字節跳動于游戲上多方面的缺失。
但另外一方面,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收購沐瞳是不是一個好的時機值得商榷,同時收購沐瞳能否真正獲得需要的內容同樣需要再看看。
在2020年的年初,路透社曾報道,字節跳動已經任命戰略投資部負責人嚴授正式主導新的游戲部門,向張一鳴直接匯報。而該部門將主攻重度游戲,推出一款與《王者榮耀》相似的競技產品。
與此同時,晚點晚點Latepost也曾在當時做過相關的報道,字節跳動將在2020年推出一款MOBA(多人在線戰術競技游戲)、一款SLG(策略類游戲)和MMO游戲(大型多人在線游戲)。
在字節跳動的游戲版圖當中,MOBA品類或者說競技品類一直都是部門當中最受關注的方向,但在過去的2020年字節跳動盡管在游戲領域上線了幾款產品,但無一屬于真正的競技品類。
為什么字節跳動對于競技品類有著如此之大的渴望,實際上在之前Gamewower曾經做過分析,歸根結底,字節跳動首先是一家內容性的公司,涉足游戲將商業版圖多元化,將流量的價值最大化是擺在臺前的原因,而在臺后的原因是字節跳動需要屬于自己的游戲來繼續填充自己的內容。
這個背后是過去兩年世界內,字節跳動旗下的入抖音、西瓜視頻等接連受到訴訟,從而下架了有關《王者榮耀》、《英雄聯盟》等競技類的內容。
而眾所周知的是,所有的內容平臺上,無論是直播、資訊、視頻等等,在游戲板塊的流量上,最大的份額來自于競技類,更明確的說法,騰訊旗下的三款產品,《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和平精英》。
這才是對于字節跳動最迫切地地方,擁有自己有大流量產品,可以讓自己的內容版權不受他人掣肘,形成有效的聯動效應。
但是,傳聞中的MOBA品類至今未見身影,內容的缺失導致的流量的缺失卻在進一步加劇,字節跳動已經不想再等了。
實際上,競技類在中國游戲市場上,是一個十分獨特的存在,至今只有騰訊有成功的經驗。
曾經,在戰術競技品類剛剛爆發時,網易曾經一度接近,《荒野行動》用了很短的時間達到了2億的注冊用戶,但現在《荒野行動》最大的市場在日本,同時是日本市場戰術競技品類中最成功的產品。
網易之外的其它廠商,甚至連接近這一刻的機會都沒有,即便是暴雪的《守望先鋒》在最火的時候,也差距巨大。
究其本質,競技類的游戲除了產品本身要足夠出色,吸引人之外,還需要有社交屬性的加持,同時需要有一個完整的運營體系,單就電競體系的搭建這方面而言,就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這是為什么網易曾一度接近,但最后沒能做成的原因。
因此,對于字節跳動Gamewower絲毫不會意外的一點是,在長則5年,短則2-3年內,背靠字節跳動背后的流量,一定會推出一款大流水的產品,但是大流水的產品不意味著大流量,競技類的產品的門檻太高。
所以,字節跳動收購了沐瞳科技,這樁收購背后更多的還是看重沐瞳科技在競技類這個品類上所積累的研發、運營等經驗。
但是,收購沐瞳真正帶來的是什么?
沐瞳科技的基本盤在東南亞市場,這個市場是一個很獨特的市場,在2020年底的時候YouTube 官方發布了 2020 年文化與趨勢報告,其中《我的世界》是2020年該平臺上觀看次數最多的游戲,觀看次數為 2010 億次。而《Garena Free Fire》位列第三,觀看次數為720億次。
《Garena Free Fire》同樣是一款基本盤在東南亞市場的產品,與《PUBG M》和《荒野行動》講究擬真寫實不同,《Free Fire》以流暢體驗第一要務,為了保障游戲流暢,畫面、模型等內容都可以“縮水”。
同時其原本針對的市場也是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用戶手機配置相對較低,因此也有“低配吃雞”的標簽。
除了市場定位策略的差異化外,《Free Fire》游戲設計還有個小細節,槍械射擊精度要求低(即玩家可以輕易的打到人),但提供回復道具以及較低的單發傷害。
相較于傳統射擊游戲進一步降低門檻,哪怕操作不佳的用戶也可以輕松獲得造成傷害的正向反饋而不是打不中負面情緒,結合低配置也要保障游戲流暢的體驗,普通玩家也能在游戲中收獲樂趣。
《無盡對決》實際上也體現了這一點,在Sensor Tower出具的那份報告中,來自Google Play的收入超過3.4億美元,占68%;App Store貢獻的收入為1.62億美元,占32%。
這個背后的導向是,沐瞳科技在產品研發上所積累的經驗對于當下的中國乃至除東南亞之外的全球市場是否有借鑒意義。
近兩年來,無論是中國市場還是全球市場,手游在精品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甚至有關手游3A品質的討論也愈演愈烈。
從這一點來看,東南亞受制于硬件等設施本質上是處于手游的早中期發展階段,用戶和全球市場的用戶有著本質的差別。
由此帶來的疑問是,收購沐瞳能夠帶給字節跳動在競技品類上真正能夠帶來些什么?答案其實很明晰,有關競技品類的后續運營、以及競技品類的搭建體系。
這毫無疑問大大降低了字節跳動入局競技品類的門檻,但這些所解決的是從0到爆款的后端建設,前端如何補足依舊需要沉淀。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沐瞳科技從推出《無盡對決》那一刻起,就和騰訊在司法上陷入了持續的訴訟階段,在2017年外媒 Dot Esports 就報道,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判決手游《Mobile Legends》開發商——上海沐瞳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振華違反競業限制,支付騰訊公司違約金1940萬元,這是目前國內相關案件中判罰金額最大的案件。
另外,騰訊對于《無盡對決》的相關著作權的訴訟也一直在進行當中,從這款產品在海外的名字《Mobile Legends》去解讀,也難免會讓人聯想到《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的移動版。
事實上,拳頭當年的確曾以此起訴過沐瞳科技,拳頭表示,“無盡對決的游戲內元素,包括整個大地圖的模塊、怪物模型、防御塔水晶以及英雄技能和特性等等都像極了英雄聯盟。”
盡管我們知道,游戲的玩法并沒有抄襲這一說法,但拳頭所提出的技能和特性等是否存在抄襲,這個目前來看并沒有說法。
也就是說,收購沐瞳科技還將帶給字節跳動和騰訊游戲在司法訴訟上的麻煩,當然對于字節跳動而言,這并不是問題,因為字節跳動企圖在游戲領域挑戰騰訊的野心已經人盡皆知。
綜合前面所述,盡管對于沐瞳科技能否在中國本土取得相應的成功是存在巨大疑問的,但收購沐瞳科技依舊可以為字節跳動在競技類這個品類上積累一定的力量。
但現在是否是收購沐瞳科技的節點,這其實是一個值得商榷的事情。
從沐瞳科技成立至今,旗下只有《無盡對決》這一款成功的產品,但這款產品畢竟已經有5年的時間,而且現在東南亞市場上《Free Fire》的勢頭猛烈,盡管不屬于一個品類,但游戲用戶的數量是恒定的。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英雄聯盟》的正版手游《英雄聯盟手游》10月底在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12個國家與地區,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列有關賽事體系等的搭建。
Sensor Tower在12月份的中旬曾出具一份報告,截至12月16日,《英雄聯盟手游》在全球共獲得了1250萬次下載,吸金1050萬美元。
其中,排名前五的市場依次是越南、印尼、日本、土耳其、俄羅斯,在東南亞六國方面,該游戲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雙平臺下載榜上也已連續霸榜超過一周。
《英雄聯盟手游》后續是否會持續的對《無盡對決》帶來沖擊,這是一個疑問,而從這一點以及《無盡對決》已經發布了5年的時間節點來看,都指向現在《無盡對決》處于一個高峰階段。
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收購沐瞳科技毫無疑問顯得操之過急了,在沒有證明可以持續成功,同時王牌產品受到同類產品沖擊,且本身生命周期的考慮等來看,顯然是高位。
但騰訊過去這一年時間在國內開啟的瘋狂投資導致了字節跳動不得不盡快出手,相關的數據顯示僅2020年11、12兩個月,騰訊在國內就投資了14家公司。
對于想要挑戰騰訊霸主地位的字節跳動而言,市場上留給他的標的已經越來越少,所以盡快出手也可以理解,盡管從任何角度來看,這都不是一個好的時機。
總結去看,字節跳動希望借力沐瞳,殺入競技領域,攻入騰訊游戲最大的基本盤市場,同時為自己的生態添上重要的一環,讓游戲內容不再受到他人所制。
但沐瞳科技能否解決字節跳動的問題,能否給字節跳動的游戲業務添磚加瓦,這是一個疑問,立足于東南亞市場的沐瞳科技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局限性。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