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創業最前線,作者丨李小反,編輯丨馮羽
他們雖然不是賺錢最多的,但卻是很舍得花錢的——這就是小鎮青年。
從衣食住行到美容美妝,再到購買奢侈品,小鎮青年不斷追求著消費升級。也是這樣一群有錢有閑的人,攪動了下沉市場,成為眾多企業競相搶奪的核心用戶。
“得小鎮青年者得天下”,這個理論正在下沉市場被不斷踐行著。
2021年春節前夕,在北京工作的揚揚一路向南,回到200公里外的河北老家——定州市,一個縣級市。
每次回家,揚揚都能感覺到家鄉這座小城與一線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這幾年,這座城市陸續建起幾座新商場,以及一條仿古商業街。去年雙十一,萬達商場開業,海底撈和星巴克接連入駐。看到這一切,揚揚忍不住和朋友調侃道,“原來的那座小城市,如今也算大都市了。”
這座小城的面貌日新月異,大家的消費也在逐步升級。在揚揚這樣的年輕人眼里,消費升級最明顯的是餐飲業。
大年初七中午11點剛過10分,揚揚看到,定州市萬達商場4樓的網紅火鍋店賢合莊的門外已經排起了隊。12點過后,各家餐廳門口幾乎都排著長隊,甚至連小吃檔口外都有不少等待的人。
這天中午,揚揚和朋友選擇了新開的一家烤魚店。兩人消費大約150元,這個價格和在北京吃一頓飯相差不大。
揚揚在老家工作的朋友們,平時也舍得在餐飲上花錢。
“除了最近新開業的店,其余的餐廳幾乎被我朋友吃了個遍。”揚揚對「創業最前線」表示。
揚揚的大部分朋友都是老師、護士或者公務員。雖然每月只有幾千元工資,但是沒有房貸、車貸的壓力,日子倒也過得輕松。
另一邊,在河北省東北部的沿海城市——秦皇島,宋穎的日子也過得頗為滋潤。
宋穎是秦皇島一個鎮上中學的老師,收入不算低,平時也舍得在吃喝上消費。她和男朋友約會的時候,都會選擇日料、火鍋和烤肉等類型的餐廳,每次花費也在100元以上。
圖 / 宋穎和男朋友吃過的日料
平時,他們平均每月在外就餐2、3次。今年2月,宋穎學校放寒假,男朋友公司也不忙,倆人出去吃飯的次數大概有10次。“相當于花掉了將近三分之一的月工資。”宋穎說道。
宋穎看到,商場的餐廳內,不少都是她這樣的年輕人。一遇到節假日,餐廳都會排起長隊。
情人節那天,宋穎和男朋友下午兩點多到達商場的餐廳,取號時發現前面還有四桌,他們大約排了15分鐘才吃上飯。
隨著不少在一二線城市工作的人回到家鄉,同時也把原有的生活方式帶了回去。這對下沉市場的餐飲業來說也是機會。
兩年前,在北京工作的黃悅回到廊坊市固安老家,工資驟降至原來的三分之一。但是她的消費習慣卻沒改變太多。
因為固安與北京相近,黃悅平時逛街、吃飯都會和朋友約在北京。聽北京的朋友說起又發現了哪些新餐廳,她也會做好計劃去吃。
“雖然工資少了,但是在吃喝用度上決不降級。”黃悅表示。
部分小鎮青年在吃喝娛樂之余,也開始追逐更高層次的消費,比如奢侈品。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宋穎發現身邊的朋友都買起了奢侈品。逛街時,她經常看到有裝扮精致的女孩背著LV等名牌包。宋穎也有朋友買了香奈兒包。有一次參加朋友的婚禮時,她還見共同好友戴了香奈兒的耳環。
奢侈品就這樣慢慢走進小鎮青年的生活。
隨著互聯網普及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崛起,不同城市年輕人的審美和消費觀念差異正在縮小。小鎮青年也開始提高生活質量,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甚至購買貴重物品包裝自己。
“但是多數小鎮青年由于剛踏入職場,資金實力并沒有那么雄厚,經常去奢侈品專柜或者飛到某個城市專門購買奢侈品有些不太現實。因此性價比更高的二手奢侈品就進入小鎮青年的視線。”奢交圈創始人劉晶杰向「創業最前線」表示。
對于年輕人尤其是90后來說,家庭負擔不重,父母在消費觀念上也比較開明,再加上受周圍朋友的影響,他們就愿意購買二手奢侈品。“一年購買一兩件,完全在他們的可承受范圍之內。”
部分二手奢侈品的性價比,可能比一些平價品牌還要高。這也是小鎮青年愿意購買奢侈品的原因。
“比如,花兩三千元就能買一個二手的LV包。在當地商場買一個平價的包也要小一千元。而且有的奢侈品還能保值,如果客戶不喜歡了可以拿來換別的款式,這樣一算,二手奢侈品的性價比很高。”奢交圈在遼寧撫順市的一位加盟商月月表示。
她補充道,具體換購的價格要根據包的使用情況和市場情況決定。“如果是爆款,基本不會賠錢。但如果用得時間較久,可能會折掉一些價格。若沒有磨損,價格變動不大。”
月月在撫順當地的客戶中年輕人居多,比如年輕寶媽、白領和大學生等。她發現,有些客戶很愛“折騰”。“經常有顧客來換購,甚至有些年輕人,隔幾天就來換別的款式。”
月月稱,她的客戶人均消費三四千元左右,跟當地的工資水平基本持平。靠著這家小店,她收入高的時候每月能達到20多萬元。
奢侈品在下沉市場可能迎來一個爆發期。意識到這一點之后,從2020年初開始,劉晶杰就已經向非一線城市拓展業務。
“如今,奢交圈在下沉市場有40多家門店,還有50多家正在籌備中。60%至70%的交易額都來自下沉市場。”劉晶杰表示。這個數據恰好印證了下沉市場的消費潛力。
今年,她將繼續布局下沉市場,計劃開店到500家。
不過,也有小鎮青年對是否擁有奢侈品并不在意。
“這幾千塊錢還不如拿來買兩個美容儀。”揚揚的一位朋友表示。相比于小部分購買奢侈品的小鎮青年,大部分人更關心如何變美。
最簡單、也更直接的辦法就是做美甲、紋眉和種假睫毛等項目。
在貴州省德江縣,劉帆就經常去做這些項目。“美甲大概一個月換一次,假睫毛大約一兩個月種一次,就是為了好看。”
這些項目的消費不高,在劉帆所能承受的范圍之內。“美甲和種假睫毛一次大約100元,只要掉了我就會去重新做。”在她看來,這些是很平常的項目,就跟日常化妝差不多。
劉帆稱,她們縣城的很多女性都做過美甲、紋眉和種假睫毛之類的項目。“她們有化妝意識,但是懶得經常化或者化不好,所以愿意去做這類項目。”
若想在變美上更進一步,小鎮青年通常會選擇購買美容儀或者去美容院做美容。
她們沒有太大支出,又有空閑在美容院“消磨”時間。由此,美容行業在下沉市場也頗受歡迎。
2019年雙十一天貓國際的數據就曾顯示,84%的美容儀消費者來自三四五線城市。
美容品牌也在下沉市場遍地開花。公開數據顯示,美容品牌樊文花目前在河北有208家門店,山西有193家,內蒙古也有77家。
圖 / 樊文花門店的分布情況
廣西昭平縣優美妝扮店的一位美容師張曉也越來越能感覺到客戶對美容服務的青睞。
張曉的顧客年齡跨度較大,從20歲至50歲,各個年齡段都有。顧客最喜歡的項目有背部推油、臉部護理和美白補水等基礎項目。
“項目的價格在兩三百到千元之間,消費頻繁的顧客,一個月能來四五次。”張曉表示。
平時,張曉也會跟顧客講保養的重要性,讓她們和同齡人比較,看到保養和不保養的區別,以此增強客戶對美容的重視。
隨著客戶美容意識增強和消費能力的提高,美容行業的競爭也在加劇。張曉就發現,她們縣城新開了幾家美容院。“哪里有活動顧客就去哪里,如果我們這里預約不上,她們馬上會約其他地方。”張曉稱。
當基礎的美容項目已不能滿足所有小鎮青年的需求時,醫美就又成為她們的下一個目標。
在貴州省遵義市,一家以抗衰為主的輕醫美品牌秩序醫美于今年3月初正式營業。
其創始人王玥稱,2月底,秩序醫美還在試營業階段時,就有很多用戶前來咨詢。
“大部分用戶在35歲以上,這部分人群對醫美的重視程度更高一些。此外,也有很多年輕人,比如25歲左右的來咨詢。”王玥表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小鎮青年的數量達到2.27億人,是一二線城市青年的3倍以上。另外,小鎮青年的平均每月支出為2150元,與一二線城市青年的月支出相比差距不大。
顯然,互聯網打破了城市和階層的壁壘,激發出了這群人強大的消費能力,也讓他們看到了更優質的生活。
注:文中揚揚、宋穎、黃悅、劉帆、張曉均為化名。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