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bot Roomba i3+
想必很多人家中都已經開始配備或者考慮購買一臺掃地機器人產品了,隨著整體行業技術的進步,掃地機器人的體驗也愈加成熟。筆者還記得第一代掃地機器人產品出現時,那個像開碰碰車一樣的機器人,在家里的各個角落亂撞,如果不是它具備吸塵和清掃的裝置,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會覺得這是個靠碰撞避障的“大玩具”。
后面幾年的產品迭代中,機器對于路徑規劃和周圍環境檢測的能力開始增強,基本在清潔幾次后,逐步掌握家中的地圖情況,減少了迷路、卡住的情況。但是,整體的體驗依然有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自帶塵盒容積過小,對自身高度估算不精準等等。
這些問題帶來的體驗弊端就是日常清掃結束,用戶還得想著對機器進行清理,另外面對較矮的沙發、柜子,還是有可能出現“鉆進去、出不來”的情況。
整體包裝
在iRobot最新發布的掃地機器人產品中,可以看到很多技術趨勢的變化,其中變化最大的是獨家的Clean Base自動集塵系統從之前的i7系列進行了下放,當然也提供了單獨零售的版本。此次鈦媒體拿到的i3+就是具備自動集塵系統的套裝產品,可以看到包裝風格和之前幾乎保持一致。
配件
配件盒當中可以看到濾網、集塵袋和數據線,由于這一代i3/i4系列產品采用的是帶有自動集塵系統的設置,因此也可以看到濾網面積要比傳統的900/800系列小一些。如果之前是數字系列的用戶,一定要注意濾網并不通用,另外就是集塵袋,除了在配件中以外,出廠的Clean Base自動集塵盒中已配備一個,這個是備用的,濾網也是一樣,無需自己安裝。
整體設計
這代iRobot Roomba i3+與之前的i7+在總體外觀上有著非常明顯的變化,采用了更加貼近家居風格的設計思路。可以看到機身表面的設計從之前比較有科技風的塑料+傳感器的組合,變成了目前這種比較整潔的風格。
類針織紋理
乍看之下,表面的材質像是織物一樣,這不免會讓人擔心它會不會被灰塵沾染,但觸摸之后筆者發現,它實際上是一種硬質材料,只是做了特殊的紋理設計。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后,這層表面的材料硬度是非常足夠的,日常鉆進桌子、床下等縫隙中,也沒有產生劃痕,因此也不用擔心它的使用壽命問題。
按鍵布局
為了迎合整體風格,此次包括按鍵和指示燈都做了重新設計,表面的按鍵功能和排布并沒有變化,依然是回充、電源/開始清掃以及重點清掃按鍵。指示燈則設計為隱藏的環形LED燈,位于電源鍵周圍,這個設計非常不錯,既不會很突兀,同時也能通過燈光對掃地機器人的狀態有直觀的了解。
機器底部
掃地機器人的底部相比之前的產品變化并不大,中間可以看到iRobot標志性的雙效組合膠刷,對于家中有很多頭發、毛屑的用戶,它比傳統的毛刷相比不會出現纏繞的問題,同時整體清潔的持久性會大大增強,因此更加適合家中有寵物或者活動人數較多的家庭。
傳感器
除此之外,底部還可以看到各類傳感器的布置,盡管iRobot Roomba i3+并不具備s9+那么多的傳感器裝置,但是應對一般清掃環境也完全夠用了。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地面追蹤傳感器和高度傳感器,可以防止遇到臺階等落差地段時,掃地機器人跌落的問題同時幫助機器對房屋進行掃描和記錄,以及規劃返回充電底座的路線。
Clean Base自動集塵盒
雖然iRobot Roomba i3+的整體定位比較偏向入門級,但是可以看到iRobot也為其配備了自家的招牌技術,除了雙效組合膠刷以外,Clean Base自動集塵盒的加入無疑是最大的體驗亮點。與傳統掃地機器人平均3~5天的塵盒清理頻率相比,它可以把塵盒清理的頻率延長至最長60天,以筆者實際體驗為例,100㎡的房屋面積大概可以使用30~40天。
主機的塵盒
換而言之,在這一個多月當中,只需要在APP中設定自動清掃的頻率,剩下的時間完全不需要對iRobot Roomba i3+進行任何操作,這種過去只在高端產品中才會出現的體驗,如今也已經滲透到中低端的產品當中,在未來無疑也會成為一種趨勢。
AllergenLock集塵袋
除了可以降低對產品的操作間隔以外,集塵系統的另外兩個優勢是對二次污染控制更加有效,并且可以有效應對較大灰塵的環境。由于每次灰塵都會被抽入集塵袋內,iRobot特別對集塵袋做了防過敏設計,其搭載的AllergenLock集塵袋采用 4 層過敏原阻隔材料,可鎖住 99% 的花粉、霉菌和塵螨,使其無法逃逸到空中造成二次污染。
指示燈
對于灰塵較大的環境,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掃地機器人還未清掃完成就提示報警“塵盒灰塵過多,會影響吸力”這樣的情況,對于iRobot Roomba i3+而言,自身的塵盒填滿后,可以自主前往集塵盒進行清理,隨后再前往未清掃完成的地點進行斷點清掃。
集塵系統工作
其實在iRobot首發這一技術后,包括科沃斯、浦桑尼克、云米等品牌的產品都已經推出了搭載類似技術的產品,而且據筆者了解,其他的掃地機器人廠商也在進行跟進,預計今年年內就會逐步跟上。
APP界面
同時,iRobot Roomba i3+也支持Genius家庭智能平臺以及與擦地機器人的聯動控制,通過Imprint互聯技術實現“先掃后拖”操作。產品所搭載的Dirt Detect污垢探測技術還會對地面的重點污垢區域進行標記,反復清理,這也是iRobot的看家技術之一。
不再會鉆入高度過低的柜底
在體驗中,還有一個小改進對于筆者家中的體驗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此次新加入的壓力傳感器,由于很多柜子、椅子下放的空間非常狹窄,之前的產品會出現從一個可進入的邊角進入柜底,但是會卡住無法逃脫的情況,往往都需要人手動搬運才能“解救”掃地機器人。
邊刷的覆蓋范圍增加
清潔方面,此次采用的27度角旋轉邊刷的整體覆蓋面更大了,而且整體的吸力水平相比之前的產品也有了一定提升,在大理石、瓷磚地面可能并不明顯,但是在地毯等污垢吸附力強的地面上,就會明顯感覺到它的吸力增強,直觀感受就是過去一些小的毛屑也能吸入集塵盒當中。
iRobot Roomba i3+/i4+掃地機器人3999元的售價可以說是目前整個iRobot產品線中最具性價比的產品了,在它身上可以看到很多旗艦產品中下放的技術,同時就可以體驗到iRobot的核心科技,比如雙效組合膠刷、家居式風格、Clean Base自動集塵系統等等。
目前掃地機器人市場的整體競爭也在加劇,國內很多廠商都已經通過在產品中部署視覺傳感器、高精度激光雷達來實現更好的避障甚至是物體識別能力,同時也對自動集塵系統進行了集中的開發。
但iRobot產品仍然有自己獨到的體驗優勢,比如行業中少有的“先掃后擦”協同工作能力以及在設計、清潔能力上的創新設計,iRobot Roomba i3+/i4+是一款面向大眾消費者的產品,它上面很多尖端技術的下放,也意味著iRobot在尖端技術中有了新的進展,下一代旗艦產品又會帶來哪些創新設計,非常值得期待。(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鄧劍云、編輯/項歐)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