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民航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副司長張清介紹了促進行業發展相關政策及對行業發展的前景展望。
六個方面十五條政策措施
為促進行業穩健恢復,民航局在2020年出臺“16+8”項扶持政策的基礎上,于2021年初出臺關于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支持行業穩定發展有關政策,提出突出規劃戰略引領、落實國家財稅政策、落實貸款優惠政策、持續實施降費政策、加大投資建設力度、實施行業精準調控等六個方面十五條政策措施。
在突出規劃戰略引領方面:主要包括按照規劃編制工作時間表和路線圖,及時發布和宣貫行業“十四五”總體規劃和各專項規劃。同時,完善規劃實施監督管理體系和落實發展規劃機制,確保各項規劃順利實施、落地見效。
在落實國家財稅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落實國家關于民航發展基金收支政策,降低航空公司運營成本;協調有關部門完善航材進口免稅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按照新修訂出臺的中小機場補貼辦法,加大對三區三州、邊疆邊境、東北地區、偏遠落后地區中小機場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現行航線補貼政策,支持航空公司使用支線機型和運營支線航線。
在落實貸款優惠政策方面:主要包括用足用好針對航空公司的優惠利率應急貸款政策,協調有關部門,在剩余應急貸款額度內增加對航空公司的貸款規模,緩解航空公司流動性困難。
在持續實施降費政策方面:主要包括機場管理機構免收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執行重大運輸飛行任務的航空性業務收費和地面服務收費,空管單位免收進近指揮費和航路費;延續機場收費(不含機場停場費優惠政策)、空管收費和航空煤油進銷差價優惠政策暫定至2021年6月30日。
在加大投資建設力度方面:主要包括重點推進民航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典型場景的試點示范工作;繼續推進重大項目投資管理。固化項目定期調度機制,以推進樞紐機場提質增效和增強空管、科教基礎保障能力為重點,加快推進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前期工作進展和建設進度,力爭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00億元。
在實施行業精準調控方面:主要包括做好運力調控,優化航線航班許可管理,完善運行總量與保障能力的匹配,繼續推進運價市場化改革和繼續補齊貨運發展短板等五項政策措施,均是圍繞促進行業恢復發展而推出,更加突出了行業在宏觀調控政策方面統籌協調、積極有力、靈活寬松的特點。
此外,現有財政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斷加大。民航局按照《支線航空補貼管理暫行辦法》,對航空公司運營連接年吞吐量200萬人次以下中小機場的支線給予補貼。2020年民航局聯合財政部修訂出臺了新的《民航中小機場補貼管理暫行辦法》,對地面交通不便地區的小機場補貼標準上浮40%。
按照國務院減稅降費的決策部署,2021航空公司應繳納民航發展基金征收標準再次降低。調整后,較2019年之前降低了60%,正常情況下每年減輕企業成本支出約80億元。
未來五年全國運輸機場新增30個以上
同時,張清還透露,將加快民航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穩步擴大機場覆蓋范圍,到2025年,全國運輸機場新增30個以上,力爭全國運輸機場設計容量達到20億人次。
這意味著中國將迎來新一輪的機場建設高潮。“實施上海浦東、廣州白云、深圳寶安、西安咸陽、重慶江北、烏魯木齊地窩堡、長沙黃花、福州長樂等樞紐機場改擴建和廈門新機場、呼和浩特新機場等項目。”張清詳細介紹說,要形成基礎設施超前引領民航發展的態勢。
張清指出,還要提升航空貨運支撐能力,建成航空貨運樞紐機場和一批專業化物流設施,有效支撐構建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供應鏈;穩妥推進以機場為核心的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強化樞紐機場與軌道交通銜接,進一步促進機場輻射范圍擴大和世界級機場群打造;深入推進機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智慧機場建設為主線,以樞紐機場為重點,推進設施全面物聯,著力優化出行服務,強化四型機場要素投入等;著力提升樞紐機場運行質量和效率,有效增強機場核心競爭力,通過“智慧機場”建設保障旅客出行體驗更優、服務品質更佳。
?
以上信息由經濟帶網—絲綢之路經濟帶(http://www.iic21.com/21sczl/)小編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立即前往了解。
?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政策支持民宿經濟發展 專家給出四方面建議》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多部門正密集謀劃 布局一批未來產業》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鋼鐵行業再迎重磅政策 5月1日起146類產品取消出口退稅》的文章
2021-04-29 經濟帶網發布了 《農業農村部發布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 未來十五年路線圖定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