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拍照的時候是真的冷,但這個世界最不怕冷的生物可能就是女人。”
當你置身滑雪場,在厚重的雪服里瑟瑟發抖之時,一些年輕女性已經畫好了精致的妝容,以上身比基尼、下身滑雪服的打扮,在攝影師面前擺起了pose,隨后這些照片將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獲得無數點贊和轉發。
這種要風度不要溫度的“營業精神”,也讓她們收獲了一個別致的稱號:“雪媛”。
如今,在小紅書上鍵入“滑雪”字樣,這些“雪媛”們的清涼照便映入眼簾,她們手扶法國Rossignol的滑雪板,頭戴巨大的護目鏡,在零下30度的低溫中,盡情展示著美好身形。
圖片來源@小紅書
也是因為曬圖的她們,讓這項本來以男性為主的滑雪運動迅速“出圈”,在小紅書上,滑雪相關筆記多達21萬+,在淘寶天貓上,女性滑雪裝備也成為熱搜關鍵詞…….
滑雪,儼然已經被打造成一項新時代女性的潮流運動。
盡管滑雪成為新熱潮,但根據MobTech研究報告,目前中國滑雪人口滲透率還不足1%,消費機會巨大。也因此,吸引了資本積極入局。
2020年4月,高瓴資本宣布與單板滑雪品牌Burton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運營Burton中國業務;今年2月初,GOSKI宣布完成來自硅谷天堂的A+輪融資,用于推出GOSKI自有原創品牌,涵蓋雪具、鞋服、配件等多類產品。
用戶群體日益增多,藍海市場廣闊,資本也蠢蠢欲動,滑雪消費產業的春天真的到來了?
滑雪被愛好者稱為“白色鴉片”,一旦愛上就無法自拔。
在滑雪場的雪道上,單雙板正常運行的速度都在30-50公里/小時,追求急速的話,單板可以將速度提升到80公里/小時,雙板更是可以破百公里/小時。從生理層面來說,滑雪刺激腺上激素分泌,帶來心跳加速的感覺,給尋求刺激的人,帶來強烈愉悅感及滿足感。
“當你速度很快的馳騁在雪場上自由滑行的時候,真的有種飛一樣的感覺。感受到自己和雪板融為一體,在山間馳騁,在林間穿梭,可以達到忘我的境地。”知乎用戶@小美是個野孩紙認為,滑雪能夠直觀感受到進步的快樂,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正因滑雪帶來的自由感,很多“打工人”都喜歡上了滑雪,在雪海沖浪之時,能夠暫時逃離大城市的堵車、房價、油價、柴米油鹽等繁瑣之事,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運動當中,在社交平臺里,越來越多人也展示著滑雪帶來的樂趣。
長白山魯能勝地滑雪場,車輛已經排到路旁,圖片提供@滑雪愛好者郭先生
近年來,國內滑雪場的不斷增加,也讓滑雪愛好者能夠更加便利地享受滑雪樂趣,帶動滑雪進一步“破圈”。
據統計,2013年至2019年,我國滑雪場數量年平均增長率為11%,成為全球滑雪場增速最快的國家,2019年全國28個省(區、市)擁有770家室外滑雪場,相比2014年增長了67%。
社交網絡的助攻,也讓滑雪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時髦運動。《2020中國滑雪行業白皮書》指出,2020年小紅書上滑雪相關筆記的發布量同比增長89%,11月下旬,滑雪內容相關搜索量同比增長150%,發布量同比增長300%。在其他社交媒體平臺上,滑雪相關的話題熱度也是居高不下。
此外,政策端賦予的巨大紅利,正推動滑雪產業蓬勃發展。根據體育總局制訂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到2020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6000億元,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0億元,屆時直接參加冰雪運動的人數將超過5000萬,并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日益臨近,2021年冰雪運動將持續破圈,從小眾運動走向大眾運動,周末與好友約一場滑雪,正成為年輕人生活新風尚。
種種跡象表明,滑雪正成為越來越熱門的一項體育運動。
一方面,據相關數據統計,受益于“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宏偉目標,國內滑雪場滑雪人次5年累計增幅達到102.91%,由2014年的1030萬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2090萬人次,滑雪熱度可見一斑。
另一方面,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不少國內滑雪場關停,到了下半年“開板”,長時間憋在家里的滑雪愛好者紛紛涌入雪場,滑雪場熱度開始不斷攀升,進入冬季以后,滑雪項目更是受到熱捧。攜程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以來,滑雪主題游產品預訂量增長超350%。
伴隨著滑雪運動的火熱,各種衍生產業鏈也實現快速發展。
據鈦媒體了解,以滑雪場為核心,滑雪消費產業既包含面向B端的滑雪設備制造,又包含面向C端消費者的培訓、旅游度假、個人裝備等,目前各產業發展情況也各有不同。
1、滑雪場裝備器材產業
滑雪場上游一般為專業滑雪裝備制造商,也有一些旅游開發企業涉足其中,主要提供造雪機、壓雪機、索道等設備。
具體來看,造雪機不受大氣溫度影響,可通過冷卻的空氣輸送來實現給雪道造雪,壓雪車則是平整滑雪場的重要工具,其主要將硬雪打碎,重新塑性,這兩款設備都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再加上我國冰雪產業起步較晚,進口產品一直占據著不低的比例。
不過,國內造雪機價格一般在幾萬到幾十萬不等,對比國外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價格,產業競爭優勢也比較明顯,尤其是隨著“冰雪經濟”的升溫,像國產造雪機企業技術實力也在不斷增強,其銷量也開始穩步提升。
據《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19年度報告)》,2019年,全國滑雪場新增造雪機1149臺(包括冬奧會項目采購數量),其中進口造雪機682臺,國產造雪機467臺。
從下圖趨勢可以看出,進入2018年,國產造雪機的占比就急速攀升,而借助冬奧會的紅利,不斷擴建的滑雪場也給諸如滑雪產業第一股卡賓滑雪這類國產品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圖片來源@《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19年度報告)》
在現代滑雪運動中,索道已成為滑雪場運輸游客的重要工具,相比造雪機、壓雪機等設備,國內滑雪索道領域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相對較高,包括三特索道、國游索道等國內企業也迎來紅利期。
除此之外,雪地摩托車、魔毯等滑雪游樂設備市場,也將迎來新興企業熱潮。
2、滑雪培訓
隨著滑雪人群的不斷壯大,滑雪培訓產業也異常火爆。攜程主題游平臺負責人張怡曾公開表示,目前滑雪游客80%為初學者,90%以上平均每個雪季滑1-2次。這意味著,巨大的增量市場才剛剛開啟。
根據場地不同,滑雪培訓主要分為室外培訓和室內培訓兩種,其中室內培訓一般是在一間地面傾斜的屋子內,通過不斷滑動的地面來讓學員模擬滑雪,以快速有效地學習到滑雪技術。
室內滑雪機構,圖片來源@網絡
一位通州梨園的某室內滑雪品牌工作人員告訴鈦媒體,玩室內滑雪的話,雙板費用還比較劃算,“我們分為三檔,4380元/12節課,8120元/24節課,14800元/48節課,其中24節課以上的課程,還有抽獎活動,獎品一般為空氣凈化器、手機之類。”他表示,初次來玩滑雪,建議報一對一的體驗課程,68元能玩20分鐘,“其實很劃算了。”
相比室內滑雪培訓,室外培訓價格也不遑多讓。
鈦媒體以滑雪愛好者的身份,聯系到一位滑雪教練,該教練手持國職證書和加拿大CASI單板證書,雪齡5年、教齡3年,他給鈦媒體發來的一份教學費用清單顯示,初學體驗課兩小時的一對一課程達到500元,價格同樣不菲。
培訓費用清單
“零基礎一般3-5天能夠比較熟練的滑行,體驗倆小時也能滑。”該教練告訴鈦媒體,初次滑雪可以先來體驗一下再作決定。
作為熱門滑雪地區,崇禮的價格也可以作為參考值。2020年雪季崇禮的教練價格,價格最高的VIP教練全天服務的價格是1700元,價格最低的班式教學則是200一個人,一個班5-10人,教學地點固定在初級教學區。
玩滑雪這么久,滑雪愛好者曹予(化名)也有自己的一番心得。他向鈦媒體表示:“以我的經驗來看,滑雪相對還是入門門檻高一點的運動,初次玩必須要請教練,否則摔兩下就想退坑了。像玩單板,需要請兩次教練,入門一次然后鞏固之后換刃一次,其實直接滑三天,讓教練帶一下,學習速度是最快的,反而也是最便宜的。”
隨著接受滑雪培訓的人在不斷增多,市面上的滑雪機構也如雨后春筍般崛起,目前魔法學院、FlowerSKI、雪樂山、完美風豹、雪夢都等為主流培訓機構,像雪樂山在全國30余家城市的門店數量,目前已突破一百家。
據鈦媒體了解,由于這類滑雪機構一般不具備雪場資源,在與雪場合作時無法拿到很好的分成比例,所以雖然培訓價格普遍昂貴,但這一產業并不如想象中那么賺錢。
3、滑雪旅游度假
近年來,滑雪小鎮、滑雪度假區逐漸成為滑雪愛好者經常光顧的地方,一些資本雄厚的地產企業也瞄準這一消費趨勢,大手筆推出產業項目。
作為較早涉足滑雪旅游度假產業的企業之一,萬達選擇了長白山。資料顯示,長白山同世界知名山地度假區瑞士的達沃斯、法國的霞慕尼以及加拿大的惠斯勒同處北緯41°,有目前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寒溫帶森林生態系統。
2009年,萬達作為最大的控股方,投資逾200億元打造萬達長白山國際度假區,度假區內建設有滑雪場、度假小鎮、雪域溫泉、六星級酒店等多種度假業態,項目于2012年7月正式開業,然而僅僅5年之后,萬達陷入動蕩之中,便將所持股權轉讓予大連一方集團,目前僅承擔該度假區的管理運營商。
而另一大地產龍頭萬科,在這一產業上可謂是春風得意。
2013年,地產圈大佬王石宣布斥資400億元在吉林打造松花湖度假區,該項目集滑雪度假、戶外運動、餐飲住宿、會展購物、度假地產等功能于一體,項目于2014年12月投入運營,在2016年就實現了1.5億元收入,今年又籌劃全面升級,擴建滑雪場并豐富度假業態。
萬科松花湖度假區
作為冬奧會舉辦地的崇禮,擁有以萬龍、云頂、太舞、多樂美地、銀河、長城嶺、富龍為主的七大滑雪場,在“冰雪經濟”帶動下,也正在打造集文化體驗、體育運動、觀光游覽、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太子城冰雪小鎮,屆時也將成為國內最重要的滑雪旅游度假勝地之一。
除此之外,滑雪產業興起也給民宿行業帶來新機遇。
據木鳥民宿數據顯示,從2018年開始,平臺上滑雪場周邊的民宿數量逐年遞增,2020年,木鳥民宿全國滑雪場周邊民宿數量增長高達200%,訂單量也不斷攀升。以北京市場為例,2月14日起,北京滑雪場周邊民宿訂單較去年同期增長350%。
北京尚且如此,2020年冬奧會的主辦地崇禮可想而知,目前早已提前邁入旺季水平,趕上周末時間,優質民宿更是一房難求。
逐漸向上,潛力無限,可謂是當前滑雪旅游度假產業的真實寫照。
4、個人滑雪裝備
在諸多滑雪產業當中,面向C端用戶的滑雪裝備市場也快速升溫。
對于滑雪新手來說,擁有一套滑雪設備必不可少,定位入門級就能滿足需求,但價格往往也不便宜。據鈦媒體了解,新手套裝、雪鞋、頭盔、雪鏡、雪服、護具及配件配備齊全,通常需要數千元,一套相對中高端的滑雪裝備,起步價格甚至達到2萬元。
曹予告訴鈦媒體:“我購買的一套滑雪裝備算下來,大概是七八千塊錢,其實好一點的滑雪板就一萬出頭了。”
長久以來,高端滑雪裝備市場都被具有“海外基因”的高端品牌所占據,像美國Burton滑雪板的價格至少在3、4千元,貴一點的達到數萬元,隨著滑雪運動向大眾市場轉變,一些平價品牌也得到了消費者們的青睞。
據CBNData聯合天貓體育發布的《2020冬季新活力生活趨勢報告》顯示,去年12月里,滑雪裝備的銷量同比上漲了13倍,南恩、Vector、Nobaday等國產新銳品牌,集體進入“十大Z時代喜愛冰雪品牌榜單”。
《2020冬季新活力生活趨勢報告》
資本市場也瞄向了這條細分賽道。今年以來,本土滑雪服飾品牌奧雪文化和GOSKI先后獲得融資,這兩個品牌均主打平價滑雪裝備以及滑雪服飾。
鈦媒體注意到,現階段這類新品牌的產品,還是以滑雪服、滑雪帽等滑雪服飾和配件為主,客單價較低,像南恩的滑雪服價格在600元左右,而美國SPYDER品牌的滑雪服,在京東最低標價的一款也在1500元左右。
南恩滑雪服,圖片來源@京東商城
可以看出,在品牌溢價方面,國產滑雪運動品牌仍然遠不及國外品牌,如何實現品牌突圍,這也是整個滑雪產業入局者應深思的問題。
“玩滑雪這么久,真感覺是有錢人的游戲。”提起滑雪運動,曹予如此感慨道。
玩滑雪最重要的裝備就是滑雪板。據鈦媒體了解,許多滑雪愛好者的第一塊滑板,都來自于美國的Burton,價格通常在一萬元左右,消費者都非常認可這一海外品牌。
公開資料顯示,定位于高端消費群體的Burton,是全球知名戶外滑雪品牌,從現代滑雪單板起家,經過40余年發展,Burton成長為集雪鞋、滑雪服、箱包、功能性戶外服飾及功能性休閑服飾于一體的消費巨頭。從零到一,再到構建統治級的品牌影響力,它的商業成長軌跡對當下國內品牌商來說,無疑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1977年,單板滑雪運動創始人之一的Jake Burton,在美國維蒙德州的 Burlington創建了「BURTON」品牌,他創新性地將木制雪橇板玩具Snurfer,改造成了前置拉繩的初代原型單板Backhill,這種單板能讓滑雪者更自如地控制自身平衡,吸引了一批新潮愛冒險的人加入這項運動當中。
彼時,專屬有錢階級的雙板統治著滑雪場,滑雪場也掛上了“單板禁止”的提示牌,單板滑雪屬于「異類」,幾乎沒有工廠愿意投入生產,Jake Burton不斷奔走于各大滑雪工廠,還向滑雪場的老板們親自展示這款單板的安全性,但收效甚微。
Burton早期單板滑板
進入80年代,Jake開始將重心轉向推廣單板滑雪運動,產生了舉辦滑雪賽事,讓大眾認識并參與進來的念頭,借此推廣自家單板產品。1982年,Burton舉辦了國際級的單板賽事“US OPEN”,帶著獨特的運動標簽征服了離經叛道的年輕人們,到1983年,在Jake的努力之下,一家雪場終于接受了單板滑雪,從此單板滑雪真正走入了大眾視野。
可以看出,通過舉辦專業公開賽,推廣滑雪理念和文化,提升行業影響力,成為了Burton品牌進階的制勝法寶。
80年代-90年代期間,不少單板滑雪天才橫空出世,其中與Burton簽約的職業單板滑手Craig Kelly以其風馳電掣的速度、炫酷花哨的動作,以及桀驁不馴的個人造型,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超級偶像,登上雜志封面、參演商業廣告、拍攝個人電影,影響力與日俱增,而他每次參賽攜帶的Burton滑板,也逐漸成為了滑雪運動的象征之一。
職業單板滑手Craig Kelly
在促進單板滑雪成為國內潮流運動的同時,Jake也在全力推動單板滑雪成為冬奧會正式競賽項目,借此收獲更大的品牌影響力。
1992年,Jake將公司搬到了佛蒙特州的伯靈頓,在那里開始規模化生產滑雪板裝備和服裝,隨著銷量一路上漲,公司規模也越來越大。此時,Jake的愿望也終獲實現,1994年國際滑聯(FIS)將單板滑雪定為冬奧會正式項目,并將它列入1998年日本長野冬奧會的比賽項目中。
此后,Burton成為美國、加拿大、中國、日本、澳大利亞、芬蘭、挪威等多個參賽國家的品牌贊助商,包括為世界知名單板滑雪運動員提供相關運動品贊助,鼓勵選手不斷拓展自身的發展空間。
此時的Burton,在單板市場地位如日中天,但它并不甘于只做一個單板品牌,而是通過跨界營銷拓展品類。
2002年,Burton與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的Fragment Design合作,推出了iDiom系列服飾,這是真正把潮流與機能性相結合的鼻祖,意義非凡;2009年,Burton又與藤原浩合作,開設了一條日本支線AK457品類,借此打入了高端滑雪服飾市場。
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與Burton聯名的Idiom
在嘗到紅利之后,Burton在這條營銷道路上一去不復返,先后與Alpha Industries、Neighborhood、Carhartt WIP、G-SHOCK等多個品牌展開過合作,成為跨界時尚最頻繁的品牌之一:
2015年,Undefeated與軍裝大牌 Alpha Industries 攜手與滑雪服飾品牌 Burton 發出名為 “Trinity” 的三方聯名系列;同年,New Balance x Burton 聯名靴款發布;
2016年,Burton 與 Neighborhood 合作,推出全新復古旅行箱系列「Heritage Traveller」;
2018年,BURTON 與Neighborhood 再度合作,打造的秋冬聯名系列單品正式亮相;同年,Burton x Carhartt WIP 2018 秋冬聯名系列正式發布;
2020年,G-SHOCK x Burton 最新聯名腕表發布;同年,Burton和New Era全新聯名GORE-TEX帽款發布;
......
頻繁跨界,也讓Burton借機打入更多品類的戶外消費市場。官網顯示,滑雪裝備上,產品線覆蓋單板、固定器、雪鞋、滑雪服等,戶外服飾上,產品線覆蓋雪衣、雪夾克、羽絨服、防雨外套等,休閑服飾上,產品線覆蓋帽衫、運動服、休閑褲等,箱包及配件產品也相當豐富,為滑雪人群提供了一站式解決方案。
當然,拋開Burton眼花繚亂的跨界營銷行為,自身深厚的技術研發實力,是Burton在一眾滑雪裝備品牌中鶴立雞群的主要原因。
在滑雪單板上,Burton專利數量一騎絕塵,如CHANNEL技術可以讓滑行者很方便地調整固定器在滑雪板的前后、左右、及旋轉角度、NUG技術使得滑行和翻轉更加輕快靈活;Burton研發的DRYRIDE專利技術,所生產出來的外套,防水又透氣,能經受住惡劣天氣的考驗,很早就成為奧運會指定比賽隊服;Burton的鞋帶鎖定系統BOA,能讓玩家通過調整轉紐,快速收緊雪靴的所有區域,增強舒適性及穩定性。
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之一,中國市場也是Burton關注的重點,早在2006年,Burton便開始贊助中國單板滑雪國家隊。2008年,中國申奧成功,運動消費市場被激發,Burton也在北京建立起中國辦公室。
2013年,Burton正式進軍中國市場,通過兩條支線來拓展品牌。
其一,通過與國內大型雪場合作,為滑行者提供滑雪設備租賃服務,提升消費者滑雪體驗;其二,布局LTR教學體系,Burton為滑雪場教練提供專業級培訓,并給予相應教學認證,促進品牌認知。
與此同時,Burton也在中國建立直營實體零售店,在北京、上海、長春、成都等城市,以及長白山、崇禮、北大壺等著名滑雪勝地開設了數十家門店和零售合作伙伴店。隨著國內電商興起,Burton也在2019年在天貓上線了旗艦店。
Burton北京旗艦店
進入2020年,高瓴資本宣布與Burton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運營Burton中國業務。
高瓴資本指出,隨著冬奧會的臨近,全民冰雪運動正在中國起飛,而單板運動增速遠超冰雪運動行業整體增速,Burton有著高品質的產品和延展性很強的品牌精神內涵,具備成為中國大眾潮牌的潛力,“高瓴與Burton成立合資公司也正當其時。”
善于聯名營銷的Burton,在2020年11月與中國男星陳偉霆主理的品牌 CANOTWAIT_? 合作發布聯名系列,該系列包含男裝及女裝,涵蓋衛衣、風衣、長袖體恤、襯衫、闊腿褲等多款產品。值得注意的是,系列宣傳片特別邀請到中國首位冬奧會 U 型池亞軍滑手劉佳宇出鏡拍攝。
Burton與CANOTWAIT_? 合作聯名服裝
從Burton在中國的運營思路來看,幾乎復刻了40余年來的發展理念,即以世界頂級滑手們的需求為中心,為其提供最好的產品,精準定位高凈值、高學歷人群,通過不斷跨界營銷,拓展產品品類,提升品牌溢價。
相比Burton悠久的歷史,以及高端的定位,國內滑雪裝備市場以平價起步獲得了一大波消費群體青睞,但隨著品牌不斷進階,上探高端消費市場就成為必然,Burton的成功運營,為國產品牌升級提供了樣板。
隨著冬奧會的臨近,滑雪也將從小眾運動轉變為大眾運動,滑雪裝備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屬于國產品牌的春天或許正在到來。(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柳牧宗)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