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倫敦將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自今年 4 月起,由英國政府投資 1000 萬英鎊設立的綠色金融與投資中心(UK Centre for Greening Finance and Investment,CGFI)將正式投入運營,繼以進一步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此外,位于倫敦的實體研究中心也將在幾個月后開放,從而為世界各地的銀行、貸方、投資者、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提供世界一流的數據和分析服務,幫助其在考慮環境和氣候變化影響的情況下更好地進行投資和業務決策。
據了解,實體研究中心是英國政府與牛津大學、利茲大學和帝國理工學院等多家英國機構合作建立而成,選址包括倫敦和利茲兩地。中心鼓勵銀行、貸方、保險公司將投資用于如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續農業的清潔創新及綠色技術。另一方面,中心也會幫助企業做出更好的決定,降低極端天氣事件、主要生物多樣性等氣候和環境等風險對英國經濟和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
在此之前,英國首相曾在 “十點計劃”(Ten Point Plan)和政府的《能源白皮書》中相繼提出了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相關承諾。作為其決心的最新體現,如英國政府及相關政要指出,中心的建成及相關舉措不僅能為當地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優化經濟增長模式,這也將為英國開啟推動國際金融領域綠色化發展的全新機遇,促使倫敦和利茲成為全球綠色金融與投資的新中心。
當然,對倫敦這個老牌國際金融中心來說,綠色金融研究中心的意義絕不僅僅只有這些。一直以來,倫敦都在引領全球金融領域的前進步伐。如今,通過對金融系統更深層次的綠色化變革,倫敦將進一步在實現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發揮其關鍵作用。
廣義上,綠色金融包含兩種含義,即金融業如何促進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實現金融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與傳統金融相比,它更加凸顯了市場和生態的融洽共處,是一種充分體現自然資源價值和生態價值的經濟,同時也是經濟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有機結合的良性發展模式。然而,作為金融發展和生態保護在現代文明下的交織產物,綠色金融卻并不是一個空泛的新興概念,尤其是對英國和倫敦而言。
把時間的指針撥回上個世紀。彼時,英國經濟學家皮爾斯在其 1989 年出版的《綠色經濟藍皮書》中首次提出 “綠色經濟” 這一概念,他主張從社會及其生態條件出發,通過綠色經濟增長方式實現人類的可持續性發展。英國特許注冊會計師協會 (ACCA) 則于 1997 年發布了 “環境報告和能源報告編制指南”(Guide to Environment and Energy Reporting and Accounting 1997),旨在引起業內對金融在環保領域所能發揮的作用的重視。
時間來到 2016 年,英國政府組建綠色金融倡議工作組,并多次出資建立英國綠色金融研究所。2019 年,英國政府發布《英國綠色金融戰略》(Green Finance Strategy),明確說明金融行業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將起到核心作用,并在同年立法承諾將于 2050 年實現凈零排放。
隨后,英國首相鮑里斯也在 2020 年 11 月公布了為期 30 年,耗資 40 億英鎊《綠色工業革命十點計劃》(The Ten Point Plan for a Green Industrial Revolution),并在《能源白皮書》(The Energy White Paper: Powering Our Net Zero Future)等文件的補充下將繼續強調了綠色金融在實現這一目標過程中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倫敦也更加將這種可持續經濟的理念落到具體實處。2009 年,由世界銀行發行的第一支綠色債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2015 年,倫敦證券交易所在世界范圍內首次為綠色債券(亦可稱為氣候債券)——為緩解氣候變化問題的項目而集資的債務證券,設立了專門的交易板塊,并于此發行了中國、印度、中東地區的首只綠色債券及亞太地區與美洲地區的首只主權綠色債券。到了 2019 年,倫敦證券交易所將綠色債券細分市場擴展為更為全面的可持續債券市場(SBM)。這為發行方發行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債務工具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揮空間,并且也使得投資者獲得了更高的信息透明度。
數據指出,2017 年至 2020 年期間,倫敦證券交易所發行的綠色債券數量幾乎增加了兩倍,金額規模從 2017 年的 80 億英鎊增加至 224 億英鎊。目前,有來自 23 個國家或地區共計 155 只綠色債券、9 只社會債券、7 只可持續發展債券以及 77 位綠色發行方在 SBM 上市,涉及資金達 510 億英鎊。
疫情過后,經濟恢復成為了當下階段各經濟體的重點工作。然而,在推動經濟秩序重建的同時,盡力確保其復蘇的可持續性也在不斷引起各個國家的重視。對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需要將資本配置到整個經濟轉型中,并與全球凈零碳排放承諾和解決社會不平等目標保持一致,以促進長期的可持續增長。于此,綠色金融的價值再次得到了凸顯。
中英綠色金融中心聯席主席葛若杰爵士表示:“隨著全球經濟開始逐漸從疫情中復蘇,投資者們在確保綠色和可持續性復蘇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是尤為重要的。中英兩國在全球綠色金融領域多年以來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也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竭盡所能繼續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制定可持續的復蘇之路。”
事實上,不僅僅只在后疫情時代,英國在發展本國綠色金融的同時始終都在積極踐行其國際責任,推動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011 年,英國設立了國際氣候基金(International Climate Finance),旨在與其他發達國家一起每年籌集 1000 億美元氣候融資以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援。該基金下設立了英國加速氣候轉型合作伙伴計劃(UK Partnering for Accelerated Climate Transitions, UK PACT),主要與有著較高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國家進行合作,通過提供資金與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幫助合作伙伴實現《巴黎氣候協定》所設立的目標。自 2018 年以來,這一項目已為中國、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的 33 個清潔增長項目提供了支持。據悉,UK PACT 中國項目已在中國撥款超過 200 萬英鎊,支持 8 個項目,涉及綠色金融標準、ESG、信息披露、綠色 BRI(一帶一路)等領域。
接下來,在今年十一月份,英國將作為主辦國與合辦國意大利一起在格拉斯哥舉辦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下稱 “COP26”)。COP26 峰會將使各方齊聚一堂,加快行動,實現《巴黎協定》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目標。同時,英國致力于與所有國家合作,與社會、企業和氣候變化前線的人們聯手,在峰會召開之前采取更多行動。比如一年一度的倫敦氣候行動周(London Climate Action Week),于此將匯集來自倫敦多個領域的氣候專家和優秀人才。該活動第一部分將于 2021 年 6 月 26 日至 7 月 4 日線上舉行,第二部分則將在 11 月與 COP26 同時進行。
到 2025 年,英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統一為經濟中完全強制性披露的 G7 國家,而不僅僅是采取” 遵守或解釋”(comply or explain)的方法。此外,英國還將在 2021 年發行主權綠色債券,并實施綠色分類法,即確定哪些活動可定義為環境可持續的共同框架,這將增進對企業活動和投資對環境影響的理解,并支持向可持續經濟過渡的全球化進程。英國分類學也將以歐盟分類學中的科學指標為基礎,并將成立一個英國綠色技術咨詢小組(UK Green Technical Advisory Group)來審查這些指標,以確保它們適合英國市場。
另一方面,在綠色金融領域,中英兩國之間的合作也是由來已久并始終保持密切聯系。2016 年,中英兩國牽頭,在 G20 杭州峰會期間,成立二十國集團綠色金融研究小組,提交《二十國集團綠色金融綜合報告》。同年,倫敦金融城發起綠色金融倡議組織,并與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成立中英綠色金融工作組。
據英國駐華使館指出,在第 9 次和第 10 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中,兩國商定了一系列共同的優先事項,目前正由英國國際氣候基金提供支持。而在第 10 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中,成立于 2018 年的中英綠色金融中心獲得了兩國政府的正式認可。它將以 2016 年啟動的中英綠色金融工作組的工作為基礎,致力于擴展雙方合作領域,包括氣候變化相關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組及使 “一帶一路倡議” 更加綠色化。
而作為這一紐帶的核心,倫敦自然以無與倫比的優勢承載起了其中的重任。正如英國財政部經濟事務部長約翰·格蘭強調,在為所有人爭取一個更加綠色的未來方面,倫敦金融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加大對可持續發展項目的投資,不僅能保護我們的環境,還能使倫敦成為杰出的綠色金融國際中心。
隨著全球綠色金融領域的不斷發展壯大,得益于健全的指導理念的和生態建設,未來,倫敦將能更好地幫助全球經濟體應對環境和社會挑戰,并遙遙處于這一進程的前沿。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 完成 8800 萬美元 B3 輪融資,估值達 20 億美元》的文章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理想汽車回應裁員傳聞:不實消息》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蘋果將 47 億美元綠色債券用于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技術引領未來,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展示電動汽車概念》的文章
2021-12-23 動點科技發布了 《高田生物完成過億元 B 輪融,晨壹投資領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