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競核
滴,您有一份電競專業勸退指南請查收
“我們的課可能會讓你失望。”
首次跟小黑(化名)聊電競專業時,他如是說道。小黑是中國傳媒大學電競專業18屆學生。
筆者不知道是否有很多親朋好友向他詢問過:“電競專業到底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少人聽過他的回答后,會對電競專業倍感好奇。
“電競專業跟打游戲不能劃等號。”
相信稍微了解電競的朋友都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在網上,每每提及電競專業,網友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兩個陣營。
一邊是高舉打游戲毀終身的旗幟,一邊是不厭其煩地跟網友解釋電競專業不是打游戲。其課程會培養解說、領隊、俱樂部管理、賽事執行等工種。
實際上是,他們都對真正的電競專業有一些誤解。
上個月,一條微博“首批電競本科生幾乎沒人從業電競”突然上熱搜,再次引發討論。大家熱議電競畢業生不從業電競,他們究竟去哪了?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院長陳京煒老師向競核透露,中傳首批電競畢業生共有20多名同學,四分之一選擇繼續讀研,四分之一去考公務員進入事業單位,剩下一半大部分都去到了行業上游,從事游戲策劃或研發。
按照這一情況,首批電競本科生確實無人從事“電競”。
畢竟大眾所熟知的電競崗位,主要以選手、解說、俱樂部領隊、賽事執行等產業鏈中下游為主。陳京煒老師強調,如果只局限于中下游工作崗位,有點太偏頗了。
艾瑞咨詢2018年中國電競產業鏈
中傳19屆電競專業學生小Y(化名)說,目前針對游戲策劃和設計的課程占主流,所謂“電競專業”其實有些以偏概全。
對于想要報考此專業的同學來說,需要認清電競專業究竟學什么。
眾所周知,電競專業不教學生打游戲。
中傳電競專業全稱為藝術與科技(數字娛樂方向),主要課程有游戲策劃、游戲創作、游戲運營、游戲心理學、游戲數據分析、賽事策劃、賽事管理甚至有文藝美學、高數和邏輯學。
當被問及想給報考電競專業同學哪些建議時?好幾位中傳電競生如是表示:“ 如果是為了逃避學習想打游戲就別來了,電競專業很枯燥。”
作為一名DOTA2忠實玩家,小黑直言報考電競專業前,了解電競大多來源于DOTA2。入學后,他發現跟原本想象中的電競專業有不少差距,難免心生落差感。
“中傳電競專業無論是在學生培養方面,還是在就業方向上,一直都很明確,就是針對產業鏈的中游和上游。”陳京煒老師說。
據了解,中傳與VSPN(量子體育)、騰訊互娛已簽訂校企合作協議,且跟業界一直保持合作,會讓學生們得到一些實踐和鍛煉。
學校還計劃開展畢業三年的就業追蹤。由于目前還沒有已畢業三年的學生,等首批畢業生在行業里工作一段時間后,學校會根據他們在行業內的發展情況做追蹤訪談。
這樣有助于學校了解課程跟實踐是否緊密連接,進而再去修改、完善教學內容。
電競作為新生行業,其實跟其它行業有深度的交叉融合。電競專業學生的優勢在于擁有行業實踐優勢。
陳京煒老師說,根據中傳跟企業溝通的情況來看,學校畢業生非常受用人單位歡迎。
鑒于跨行業人才的專業優勢,企業能夠整合不同方向的人才,得到1+1>2的效果。
電競產業鏈很長,高校電競專業不可能包攬所有的人才缺口。這意味著,行業一定是長期處于專業人才和跨行業人才融合的狀態。
換句話說,則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想進入電競行業不一定非要報考電競專業。
電競專業誕生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2016年,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其中就包括“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在內的13個新增專業。
2017年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更是開設了首個電競專業本科。同年,四川電影電視學院開設了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科。隨后,國內不少高校包括職業學校也紛紛開設電競專業。
目前大致可以將國內電競專業高等院校分為三個檔次:頭部以中傳等高校為代表;腰部以川影為代表;尾部則是一些開設電競專業的高職院校。
上文中已經提到,中傳主要是針對產業上游。川影的課程則針對產業中游設置,主要的課程設置為:電子競技文化史、電競運動訓練學、電競俱樂部管理與運營、電競主持與解說等。就業的方向也主要面向中下游,例如賽事、俱樂部等等。
去年,川影首批電競專業學生已經畢業。幾位受訪的川影電競專業同學,大多希望在畢業后能夠順利進入到俱樂部或者賽事公司工作。
問題在于俱樂部能提供的核心工作崗位很少。想要進入賽事公司還得與其它專業電競愛好者競爭,這導致部分學生畢業后未能如愿進入電競行業。
一位川影電競專業老師告訴競核,如果不是對電競行業抱有極大熱愛,建議學生還是報考其它更通識的專業。他強調,電競專業道阻且長,如果對未來規劃不明確,學生可先選擇其它專業方向學習,畢業后再往電競領域進行嘗試。
中傳、川影分工明確,負責中上游,那么為下游輸送人才的責任就落到了高職院校身上。
市面上有不少高職院校與學生簽訂就業安排協議,打著包就業的口號招攬學生。可安排就業的方向大多是游戲陪玩、游戲客服等“對口專業”。
相比之下,高職院校魚龍混雜。一些學校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十分缺乏通識教育,連專業課老師也請不到專業人士。據知情人士爆料,青島某高職院校在電競專業招生后才開始做課程設置。
不過只要能招生,學生畢業有出路,這些高職院校的電競專業就是合理的存在。當然,高職院校的通識教育還得完善,萬不可追逐眼前的短利蒙眼狂奔。
客觀來講, 電競產業鏈很長,不同層次的教育都有自己的任務,用市場供需關系來解決不無道理。
話說回來, 究竟市場到底需要多少電競人才?
據人民日報報道,電競行業人才稀缺,目前存在高達50萬的人卻缺口。還有不少報道一直強調未來5年,電競人才缺口預計將達到350萬。
中傳作為211名校,學生自然是不缺出路。不過中傳電競專業每屆學生人數并不算多,首批畢業生更是只有20人,根本無法填補巨大的人才缺口。
況且中傳針對產業鏈上游。按理說中下游的人才缺口應由其它學校電競專業學生頂上,但行業現狀并非如此。
從就業情況來看,電競行業依舊缺人,部分電競專業學生依舊很難進入行業。
英雄體育VSPN聯合創始人鄭奪曾表示:“電競專業學生將有利于改變電競行業缺乏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現狀”。
一邊是行業巨大的人才缺口,一邊是苦于無法進入行業的學生。癥結在于,學校到底是否具備培養出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能力。
由知名解說閆紫境(wAwa)創立的電競教育機構競麥教育曾在各大院校展開巡回演講。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發現不少電競專業學生對競麥開設的崗前技能培訓非常感興趣。甚至成為部分學生的迫切需求。
從側面來看,這也反映出部分學校電競專業無法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專業知識支撐。
如果連自身專業都不能做到專業,就會與行業的需求背道而馳,畢業后自然會面臨難以就業的尷尬困境。
如今想要報考電競專業的同學越來越多,在此希望大家能夠對電競專業、行業有更多的認知,不要盲目跟風,慎重選擇專業與學校。
我們當然希望有更多對電競行業充滿熱情、擁有專業知識的年輕人能夠進來,用自己的力量為電競行業加薪助燃。
正如中傳電競生小黑,他文化課成績不錯抱著對DOTA2和電競的熱愛,說服父母,堅定選擇了還在擿埴索涂的電競專業。
無論是選擇專業還是就業規劃,小黑都秉持信仰為主的信念。身邊大部分同學都準備畢業后進入大廠做游戲策劃,他還是希望能夠去做DOTA2的游戲運營或賽事策劃。
“畢竟DOTA2的生命力每況愈下,希望我能趕上,來付出我的一份力。” 他補充到。
新事物走向成熟總是需要時間淬煉。行業究竟需不需要電競專業、電競專業如何推動行業發展,或許至少要等首批畢業生工作幾年后才能看到。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