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議將執業醫師法中的‘執業地點’刪除,應該允許醫生多點執業,以此彌補基層醫院技術薄弱的問題,改善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p>
“我建議將執業醫師法中的‘執業地點’刪除,應該允許醫生多點執業,以此彌補基層醫院技術薄弱的問題,改善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比珖舜蟠?、貴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長何琳告訴記者,2014年,原國家衛計委等五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放開了多點執業,但實踐中仍存在約束,執行效果并不明顯。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長何琳
何琳代表說,如今優質的醫療資源越來越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很多人生病時,都跑到大醫院看病,出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放開多點執業,對基層醫院來說,可以更多地邀請專家前來診療,在現場教學中提高本院的醫療技術水平;對老百姓來說,不再奔波到大醫院就能掛到專家號,可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對醫師來說,合理的流動能促使醫務人員鉆研業務,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并憑借醫術獲取合理報酬。”何琳代表告訴記者,修改執業醫師法,放開多點執業,可以取得“三贏”的效果。
同時,何琳代表也建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可出臺監管政策、醫院可加強對在院醫師的管理,明確職、責、權,合理引導醫師多點執業。
小評:
自2015年1月,《關于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發布以來,我國“多點執業”政策已推進了將近5年。
2017年4月,《醫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醫生多點執業的數量限制被取消;醫生申請多點執業,不是通過醫療機構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或備注,而是醫生直接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的“區域注冊制”也開始推向全國。
于是不少人開始期待“多點執業”政策能改變基層還有民營醫院“高質量人才短缺”的最大疑難。
截至2019年10月底,我國已有21.5萬名醫生參與多點執業。其中,到民營醫院執業的人員大約有8萬人。這個數字還算可喜,但在拯救民營醫院人才缺口問題上,依然是“杯水車薪”。
目前國家推行的“多點執業”政策還有諸多限制,前文提到的“執業地點”限制就是其中之一。而今“多點執業”的發展現狀來說,很多時候,“開放執業”只是政策和公立醫院聯合畫的一塊“大餅”。雖然放出了“推進執業”的話語,但與此同時又提高了醫生外出執業的門檻,醫院不放,醫生不敢。
期待未來隨著“多點執業”的不斷推進,多點執業能走向“自由執業”,給醫生更多機遇,幫醫院解決困難,進而進一步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來源:檢察日報全媒體?正義網 民營院長俱樂部
作者:孫風娟
2021-10-11 醫創社發布了 《最高降98%!零點開始》的文章
2021-10-09 醫創社發布了 《公立醫院市場,這40個藥賣得最好》的文章
2021-09-22 醫創社發布了 《醫創社祝中秋快樂》的文章
2021-09-02 醫創社發布了 《即日起,藥店恢復「四類」藥銷售》的文章
2021-09-01 醫創社發布了 《34個大品種集采,藥企報價開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