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韞匿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導語:
作為人生贏家,不好好發展主業,這位上市公司董事長卻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著實令人可惜。
不僅如此,由于不好好發展主業,該公司還在2021一開始就兩收問詢函,疫情期間為保業績一度把自己的主營業務轉為口罩機,
這樣就能挽回他們的尷尬局勢嗎?
董事長因“行徑惡劣”遭強行“被辭職”
2021年1月18日,贏合科技發布公告,董事長王維東王維東因涉嫌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已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拘留,其個人涉嫌違法的情況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偵查。
不得已,同一天,他們迅速改選了公司董事王慶東為新任董事長。
于是,王維東就這么強行“被辭了職”。
這一系列舉動,引起了深交所關注。
根據報備文件《拘留通知書》,公安局“已于1月15日8時將涉嫌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的王維東刑事拘留”,落款時間為1月15日,當日贏合科技股價跌停。
而深交所要求贏合科技核實贏合科技和王維東家屬收到拘留通知書以及對前述事項的具體知悉時點,以及是否存在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以及內幕信息提前泄漏的情形等問題。
關于該事情的最新進展,2021年3月4日,贏合科技再次披露已經不再是董事長的王維東案件的后續進展,目前王維東已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公告顯示,王維東主要負責贏合科技戰略及投資事宜,贏合科技日常經營管理由總裁許小菊負責。
值得注意的是,王維東和許小菊二人是夫妻關系。
公開信息顯示,2006年王維東創立了贏合科技,正式進軍鋰電池設備制造行業。
2015年,贏合科技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2019年11月,王維東及許小菊轉讓二人持有贏合科技部分股份給上海電氣,上海電氣成為贏合科技控股股東,從而使上海市國資委成為贏合科技實際控制人。
在此次交易中,贏合科技原實控人王維東夫婦共向上海電氣轉讓贏合科技17.03%股權,共計套現約21億元。
不過,即便如此,王維東依舊為贏合科技第二大股東,持有贏合科技17.13%的股份;上海市國資委控股的上海電氣則持有贏合科技28.28%的股份。
已經成功套現21億元成為人生贏家,此后的王維東為何卻要鋌而走險走向違法犯罪之路呢?
騷操作引發監管關注函
種種跡象表明,二人的目的或只是為了逐利。
入股贏合科技之后,上海電氣曾明確表示,此次權益變動目的就是為獲得贏合科技的控制權。未來,上海電氣作為贏合科技控股股東將在業務發展、技術開發與應用、信息交流、資金等方面利用優勢地位和資源為贏合科技提供支持。
看起來,贏合科技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在原董事長的騷操作之下,原董事長不僅把自己給送了進去,也讓贏合科技的未來看不到光明。
2021年2月27日,贏合科技披露關于調整控股子公司業績承諾的公告稱,贏合科技于2018年9月增資4827.00萬元取得斯科爾51%的股權。
曾經,因疫情階段性影響,贏合科技普遍看好斯科爾未來前景,不過,在現實面前,贏合科技決定擬變更斯科爾原股東業績承諾。
該變更的原條款為斯科爾原股東董申恩等承諾斯科爾2019年至2021年經審計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6000萬元、1億元和2億元,當年未完成業績承諾的應當補償,且利潤補償期限屆滿時,董申恩等原股東向上市公司支付的最大現金補償總計不超過3333萬元。
該條款變更后為:
贏合科技承諾斯科爾2019年至2022年經審計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6000萬元、2800萬元、1億元和2億元,四年累積承諾凈利潤數不低于3.88億元,當年業績承諾完成率未滿85%時才需補償。
而這其中的主要變動就是對2020年凈利潤的承諾,由原承諾的1億元調降為2800萬元,并且附加了2022年的業績承諾以及合計四年累計承諾凈利潤數額,并約定當年業績承諾完成率不足85%時才需要做出補償。
這個騷操作引起了深交所關注。
深交所提出了質疑,并要求贏合科技說明此次增資收購的相關背景及作價情況、收購后斯科爾運營情況、疫情對斯科爾業績的影響以及此次業績承諾變更的原因及合理性。
更搞笑的是,即便贏合科技調整了業績承諾,然而這也沒能掩蓋住斯科爾業績下滑的事實。
贏合科技半年報顯示,贏合科技于2018年11月5日,由于收購斯科爾形成的商譽賬面價值為2029萬元。斯科爾2019年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72.02萬元,低于承諾數6000.00萬元,未完成本年度業績承諾。
根據承諾,斯科爾2019年應補償67.40萬元,此業績補償款贏合科技已于2020年8月20日收到。
原來,贏合科技把自己扮成了“假面善人”。
一邊表示看好斯科爾未來前景,一邊卻擔心斯科爾不能達到原始承諾而調低2020年業績承諾,另外還樂此不疲地地收著補償金額。
追熱點 搏生路 騷操作連綿不斷
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如此董事長領導下,贏合科技的騷操作不僅引發了監管函,更是直接將主業業務拉進了下滑通道當做。
公開資料顯示,贏合科技的主營業務為鋰電池自動化生產設備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與服務。
然而,2020年,在疫情期間,他們也開始追風,新增了增口罩機業務。
對此,贏合科技2020年半年報顯示,贏合科技實現營收12.42億元,實現凈利潤2.64億元。其中,口罩生產設備在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93億元,毛利率達到53.91%。
與此同時,贏合科技傳統主業鋰電池專用生產設備卻實現營收4.83億元,同比下滑40.12%,毛利率僅為30.79%。與鋰電池生產設備相關的涂布機業務營收也僅為1.08億元,同比下降62.99%。
對此,贏合科技回復深交所問詢時稱,2020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原因,贏合科技優先安排防疫設備生產,同時鋰電客戶復工復產延遲,鋰電設備訂單的生產、交付及驗收工作均有延期,故鋰電設備及涂布機設備收入均有相應的下滑。
簡而言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主業撐不住,我們就新增業務,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業績?!庇谑?,在2020年,贏合科技推出了口罩機及口罩代工業務從而“出圈”。
然而,這樣的“出圈”真的能持續支撐贏合科技健康發展嗎?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失去了口罩機業務的2020年第三季度,贏合科技的凈利潤立即同比下降了85.22%。
對此,贏合科技內部人員也表示,贏合科技在2020年上半年的時候因為鋰電池設備的訂單量不多,下半年已經回歸了鋰電池業務。目前贏合科技已經把口罩機業務停掉了,注意力集中在鋰電池業務,還有子公司的電子煙業務。
果然,投機取巧地靠新增業務并不能真正地“出圈”。
受此挫折之后,贏合科技才開始真正發展主業。
據其2020年業績預告表示——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回暖,新能源設備需求快速增長,2020年贏合科技鋰電設備業務實現穩健增長,全年新接有效訂單超過33億元。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