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競核
關閉自研游戲工作室后,Google Stadia又該走向何方?
近日,Bloomberg News游戲媒體人Jason Schreier在一篇報道中表示,谷歌Stadia斥資數千萬美元購買育碧和Take-Two等大牌廠商旗艦作品,如《荒野大鏢客:救贖2》《NBA 2K20》等。
具體到某些項目金額上,Jason Schreier在個人Twitter上透露到,谷歌向育碧支付2000萬美元以移植《Assassin's Creed》(刺客信條)和《The Division》(全境封鎖)。
值得提出的是,該消息距離谷歌叫停SG&E(Stadia Games and Entertainment)兩大工作室自研游戲項目僅有一個月。?? ?
從某種角度上來講,這與谷歌轉向深耕Stadia云游戲技術及深化合作伙伴間關系的游戲戰略相符。
Jason Schreier認為,Stadia有很多問題,但其致命缺陷是營銷。在其看來,如果Stadia不是一開始就承諾成為“游戲的未來”并試圖立即采用Xbox / PlayStation模式,或許今天會有不一樣的故事。
誠然,從Google Stadia現狀來看,這與Google Stadia負責人菲爾·哈里森(Phil Harrison)所講的“游戲的未來”的確有著較大差距。
Jason Schreier在報道中提到,據兩位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玩家普遍對Stadia感到失望,Stadia手柄銷量和月活躍用戶數量都遠遠沒有達到谷歌設定的目標。
這對于試圖顛覆整個游戲行業的Google Stadia來說,不啻于一場失敗。
對于谷歌這種沒有強大游戲基因的科技巨頭來說,最初布局游戲行業的一些做法著實過于高調,也與其傳統不太符合。
從產品推出模式來講,谷歌傾向于推出只有基礎功能的產品版本,而后試圖通過邊測試邊推動用戶量增長。
但在Stadia項目上,谷歌在正式上線前就圍繞Stadia進行高調宣傳,并承諾將為玩家提供高質量游戲和富有創意的功能,允許玩家在安卓智能手機或(通過Chromecast)在電視上游玩。甚至對標PlayStation、微軟Xbox等主機游戲大咖。
從后續表現來看,正如市場研究公司NPD集團分析師馬特·皮斯卡特拉(Mat Piscatella)所說:“谷歌在Stadia發布前和正式上線時向玩家傳遞的信息并不一致”。
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游戲庫內容豐富度不足;商業模式不受用戶青睞。
皮斯卡特拉表示,其它平臺每年會為玩家提供數百款游戲,Stadia每年上線的新游戲卻不到80款。誠然,兩年過去,Stadia 帶來了《獸人必須死 3》《流浪者》等第三方獨占游戲,但仍未推出一款由 Stadia 制作的第一方獨占游戲。
“游戲平臺的生存或死亡往往取決于是否為玩家提供獨占內容。”Jason Schreier在其報道中說到。
這也是當初哈里森招募《刺客信條》之母”的著名美女制作人婕德·雷蒙德,并組建谷歌自研游戲第一方工作室SG&E的原因所在。
可惜,玩家等不到 Stadia 制作的第一方獨占游戲了。
美國當地時間2月1日,Kotaku報道稱,谷歌將關閉位于位于蒙特利爾和洛杉磯的兩家工作室。哈里森也在官方博客中證實這一消息。他聲稱,除卻已確定排期的游戲外,谷歌不會進一步投資內部團隊SG&E(Stadia Games and Entertainment)工作室。
商業模式方面,Stadia要求用戶單獨購買每款游戲的打法,相比Xbox Game Pass等一次訂閱就能暢玩所有游戲的服務,并未得到眾多青睞。
Stadia 入門價格并不低,每月大約 10 美元。支付 130 美元可獲得 Chromecast、手柄以及三個月 Stadia 服務,游戲需要單獨購買,而競爭對手Netflix、Xbox Game Pass 推行打包訂閱模式。價格上沒有明顯優勢進一步削弱了谷歌云游戲的吸引力。
“沒有人想在Stadia上獲取跟Ouya(Ouya是基于Android 4.0系統的開源游戲主機系統)一樣的游戲體驗。”一位Twitter網友有些抱怨地說到。
總的來說,自2019年11月19日正式上線以來,Google Stadia因定價高、游戲內容單薄、缺少獨占大作,遭致玩家大量差評。這也導致Stadia手柄銷量和月活躍用戶數量未能達到谷歌既定目標。
“哈里森將Stadia定義為一個傳統游戲平臺,盡管這種思維方式與谷歌的信條‘think big but start small’完全不符。”Jason Schreier在報道中如是寫到。作為來自傳統游戲行業的一員,哈里森曾供職于索尼和微軟,參與了PS3和Xbox One主機的發布。2018年,哈里森加入谷歌,擔任Stadia部門副總裁。
跟雷蒙德專注游戲不同,哈里森一直鐘情于合作。
此前,在回應叫停Stadia第一方工作室時哈里森就曾表示,從0到1開發游戲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及金錢,成本呈指數級上升。Stadia 的重點是深耕云游戲技術以及與合作伙伴間的關系。
他認為,雖然內部工作室被解散,但是 Stadia 平臺將保持運營,開放給玩家,不過 Stadia 要轉而為外部開發者和開行商提供技術支持。
簡而言之,Stadia 依然沒有放棄云游戲的業務,只不過它再也不想成為一家游戲公司了。
而這或許也只是谷歌針對Stadia現狀的一種說辭罷了。
在Wired的一篇報道中,Stadia一名現任員工就表示:“我懷疑Stadia領導層對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并不是很了解,以至于做出無法兌現這些承諾”。
首先,Stadia本身只是眾多云游戲平臺之一,其面臨與亞馬遜,Facebook,微軟等眾多科技巨頭的激烈競爭。
此外,如果 Stadia 未來作為一種單純的云服務,提供給第三方游戲開發者。那么它對比微軟 xCloud,Steam,Epic Games,對普通玩家來說,Stadia 剩余優勢只有“便捷”,優勢甚微。
且與微軟不同,雖然 Stadia 也出了配套手柄,但谷歌并未深耕主機領域,硬件市場處于劣勢。其更應該是以手機、電視、平臺等多終端接入,用戶在 Chrome 上搜索一款游戲,就能即點即玩為核心特色。
此外,Google 也曾給玩家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暢想,號稱要將YouTube、谷歌瀏覽器、安卓整合成云原生場景。不過,這種做法在很多行業人士看來,是缺乏持續性優勢的,核心原因在于缺乏游戲內容。
Stadia多位員工向Wired表示,Google進行了大量投資并大肆招募,但它似乎永遠也無法將精力集中在游戲開發上。
如果說組建第一方工作室費時費力,那么依靠收購、資金扶持,包括低成本游戲探索新制作形式也未嘗不可。
當下Stadia“自斷一肢”,拋棄自建游戲工作室跟云游戲平臺兩條腿并行策略。這難免會讓市場猜測谷歌內部對云游戲發展轉向保守。
現如今,谷歌斥巨資購買版權,這條路會走通嗎?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