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江湖,就有權力斗爭;有金錢,就有腐敗”,但是近兩年互聯網行業的腐敗現象還是讓人感到震驚。
這種震驚不僅僅來自于互聯網行業腐敗案件的逐漸增多,同時還源自于受賄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公司地位。比如近日,快手就發布公告稱,快手前副總裁、社區內容研究院負責人趙丹陽因收受賄賂而被捕。
?
考慮到互聯網公司與實體企業有截然不同的運作模式,互聯網行業腐敗問題的日益嚴重,似乎也預示著整個行業的玩家正面臨一場“大考”。
?
腐敗為何盯上互聯網企業?
?
雖然互聯網貪腐案頻發可以從人性的角度得到一定的解釋,但是這并不能給互聯網行業的反腐工作提供建設性的指導意見。因此,我們還是要從互聯網行業的基本特征入手,考量互聯網行業腐敗案發生的根本原因。
歷史學者張宏杰在《頑疾 : 中國歷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一書中,通過分析中國封建制度下的腐敗問題,闡述了這樣一個觀點:明、清王朝(除雍正當政期)腐敗案件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官員的收入過低。
這一邏輯其實也可以套用在互聯網行業。36kr曾問及一位2014年在某O2O公司做地推90后員工為何貪污。該員工表示,入職后看到一個同事工作一年就購入一套房時,自己每月卻只有幾千元工資,幾乎沒有心理掙扎,就選擇了貪污。
更耐人尋味的是,該員工還表示:“公司一年融資上億美金,一天花的補貼上千萬,那么多錢撒出去就沒影了,我多拿的這幾萬塊錢只能算九牛一毛。”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行業的資本熱潮與員工不理想的工資之間的極大落差,或許成了大部分互聯網人貪污的重要推力。
當然了,由于工人不掌握生產資料,工資低的問題其實已經是實體行業老生暢談的話題了。造成互聯網行業貪污案問題頻發的,或許還是要歸結于互聯網企業主打信息差的運作模式和快速擴張的現實。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在資本的持續鼓吹下,互聯網企業雖然屢屢快速創造市值神話,但這個神話下卻暗流洶涌。
有行業分析師指出,2014年百團大戰時,頭部企業為了搶占市場,往往需要急速擴張,而為了追求高效,大部分企業都會選擇“放權”,即賦予地推負責人極高的權限。這就使得上文提到的9員工可以在地推時輕易貪腐。
值得注意的是,與權限的下方相同步的是,互聯網主打的信息差也在某種程度上放大了貪污的收益。
眾所周知,淘寶聚劃算一直是行業公認的“黃金”入口。而在2012年,這一入口也曾出現過貪污問題。公開資料顯示,掌握聚劃算平臺展示權的聚劃算總經理閻珉就“空手套白狼”,將聚劃算展示的權限用作交易資本,收受53.8萬元人民幣的賄賂。最終閻珉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并于2012年3月被阿里巴巴免職。
?
在權力、收益被放大,自己的固定收益并不理想的背景下,讓一些互聯網人恪守道德底線無異于與渴馬護水、餓驢護食一樣難。
?
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貪腐可致命
?
互聯網行業的貪腐問題之所以一直被關注,除了上文談到的誘因過多以外,更重要的,其實還與貪腐對互聯網企業可能造成致命影響有很強的聯系。
首先,與上文談到的淘寶聚劃算貪污模式類似,一旦員工掌握了操控權,那么很可能會讓互聯網企業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有媒體曾報道,2017年,ofo為了快速占領市場,選擇了機械鎖,正是由于沒有GPS定位,很多基層員工將出廠五六百一輛的ofo小黃車折價為一兩百塊錢賣給供應鏈,再讓供應鏈以原價把車子賣給ofo。
直到2019年初,ofo才反應過來,宣布大力反腐,但是經過了幾個月的時間,ofo僅僅追回了百萬元損失,遠遠不能彌補幾十億元的押金窟窿。對此,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成立之初就大力反腐,ofo可能不會落得個慘淡收場——最不濟,也能退還押金,以體面的方式退場。
?
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公司都靠信息差的方式賺錢,如果自家員工被競爭對手買通,那么企業的信息差根基就會發生動搖。
2018年,人人車拿到滴滴、騰訊投資的4億美元融資后,開始了上億元的大額廣告投放,這也使得人人車收獲了上千萬的車源信息。
但是隨后,人人車發現,自己辛辛苦苦砸錢換來的車源信息,卻幾乎在同一時間被競爭對手掌握。2019年初,經過多輪排查,人人車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源于一名員工偷偷將平臺的車源信息賣給競爭對手。但人人車發現這一問題時為時已晚——2019年2月,人人車宣布“就地解散”。
?
企業反腐刻不容緩
?
不論是互聯網企業高管還是普通的互聯網用戶,都會對貪腐痛恨至極,但正如前文所述,貪腐問題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植于人性的。美團的反腐負責人埃里克曾表示,一般而言,一家公司只有10%的員工會堅定的維護公司利益,而其中5%的人會成為“蛀蟲”,另外85%的人則會被周邊的同事和公司的環境影響。
因此,互聯網企業認識到貪腐的誘因和危害后,最應該做的,其實還是“引渠治水”,通過制度,約束人性。
還是以上文提到的《頑疾》為例,張宏杰通過分析新加坡、瑞典、香港等清廉地區的官僚體制,發現這些地區無一例外,都具備獨立的并且強有力的反腐機構。
而這也正是目前互聯網企業發力的重點。滴滴廉政風控部門負責人周蕾曾表示,此前的互聯網企業,即使到了C輪融資,可能都沒有反腐部門,而最近,即使僅僅進行到A論融資的初創企業,絕大部分也都組建了反腐部門。
?
除了硬性的獨立反腐機構,互聯網企業也越來越多的開始反思制度本身的漏洞。上文曾談到,聚劃算總經理閻珉曾因“尋租”而被判刑,而之所以后來的聚劃算總經理沒有步入閻珉的后塵,除了有閻珉的前車之鑒,更重要的,也因為阿里巴巴封禁了聚劃算總經理的“尋租”的空間。
據了解,閻利珉被免職后,阿里巴巴就對聚劃算商家上架的流程進行了變革,不光縮短了流程,并且還“減少其中的人為因素”,降低高管在審核過程中的影響。
此外,為了更有效的反腐,2017年時,京東、小米、美團等公司還聯合成立了“陽光誠信聯盟”。一旦有公司發現自己的員工涉及腐敗、欺詐、泄密等違反商業原則的行為,即會將該員工的信息公示到“陽光誠信聯盟”黑名單當中,提醒聯盟的其他成員不要錄用該員工。
?
官方數據顯示,目前“陽光誠信聯盟”已經吸引了350多家互聯網公司入駐,并且黑名單中已有3000多人。對此,陽光誠信聯盟秘書長、京東集團內控合規部總監段秋斌表示:“隨著聯盟成員的迅速增長,這一舉措的威力也會越來越大,而通過對失信名單共享系統與企業HR系統對接,自動識別失信人員,有效提升了企業識別失信人員的效率”。
雖然在互聯網行業的反腐斗爭中,貪婪是一切罪惡的根源,但是換個角度來看,正是人類的欲望推動了社會化生產。因此,互聯網行業的反腐斗爭除了“打老虎”外,更應該做的,還是在發揮員工積極性的基礎上,打造更健全的監督體系和運轉模式。
而最近兩年互聯網貪腐案頻發,一方面表明了大部分互聯網企業內確實還有尋租空間,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互聯網企業正在和貪腐做有力的斗爭。隨著互聯網企業治理能力的逐步成熟、競爭趨于理想,想必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員工也會做到“不敢貪、不能貪、不想貪”。
2021-12-16 電科技發布了 《羅永浩劃定重返科技界目標:AR/VR/MR,下一站元宇宙?》的文章
2021-11-17 電科技發布了 《愛奇藝2021Q3財報發布:總收入76億元 會員營收43億元》的文章
2021-11-05 電科技發布了 《將3A大作帶入大屏場景,樂播攜手天翼推出云游戲主機》的文章
2020-03-23 電科技獲得了沐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