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日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在百度第四季度財報中,百度智能云成為營收增長最快的業務。
2月18日,百度發布2020年第四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實現同比增長67%,年化收入約130億元;
百度智能云的增長進入了快車道。去年第三季度,包括百度智能云在內的百度核心非在線廣告收入為29億元,同比增長14%。
百度云的快速增長,很大度上是因為百度對此項業務的重視:
2018年12月,百度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其中智能云事業部(ACU)升級為智能云事業群組(ACG),同時承載AI to B和云業務的發展。這無疑是百度加速推動AI、云計算與產業結合在戰略層面上的一次組織調整。
2019年9月,百度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發內部信稱,宣布進一步升級“云+AI”戰略,提高百度智能云的戰略地位。
隨著智能云在百度內部地位的提升,其業務發展也逐漸進入正軌。
從財報來看,百度的營收結構正發生變化:廣告收入占比正在下降,非核心廣告業務,包括百度智能云的收入占比呈上升趨勢,百度智能云正在成長為百度中長期增長的新引擎。
和阿里云、騰訊云相比,百度智能云的布局不算早,但其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在云計算市場殺出了一條路。
百度智能云的差異化之路
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云計算的廣闊市場。
中國通信院發布的《云計算發展白皮書(2019年)》中數據顯示,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在2018年時達到962.8億元,增速達39.2%,預計在2022年將會增至1172億元。
然而,大部分人沒有預料到云計算領域的廝殺如此慘烈——云計算是一個典型的“贏家通吃”的市場。“贏家通吃”是一個很殘酷的概念,與之相關的還有“幸存者偏差”,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往往只有少許頭部廠商能夠站在閃光燈下,意氣風發地講述他們的故事。
云計算屬于重資產行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大多數云計算廠商都還未實現盈利,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簡單概括為就是研發資金連年增長,然而收入很難短期內實現,需要企業的資金鏈承受相當壓力。
據金山云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金山云的凈虧損分別為7.1億元、10.1億元、11.1億元。
2月7日,阿里巴巴發布的202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阿里云首次實現盈利。
在激烈地競爭當中,對于每一家企業來說,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是一個困難的事情。百度智能云也是如此。
作為百度的一部分,百度智能云在定位上與百度的AI基因深度捆綁。百度長期對AI進行投入——百度財報顯示,2020百度核心研發費用占收入比例達到21.4%,研發強度位于中國大型科技互聯網公司前列。百度在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方面連續三年位居中國第一。
基于百度深厚的AI技術積累,包括AI算力、算法、開放平臺、開發者生態等方面建立的領先優勢,百度智能云具備了“云智一體”的特殊基因。
“智”即百度大腦,基于百度大腦的飛槳、視覺、語言和知識等全棧領先技術能力,可以滿足企業在復雜多變場景下對AI技術日益增長的需求;“云”則是指百度業內率先打造的AI-Naitve服務架構,全面滿足企業上云需求。以云為基礎,使企業在云上像使用水電煤一樣方便快捷接入AI能力。
百度云無論在算力還是在算法方面都領先于行業:
算力方面,百度自主研發的云端通用芯片昆侖1,已在百度搜索引擎和智能云生態伙伴等場景廣泛部署,具有高性能和高性價比;
算法方面,作為人工智能時代的操作系統,飛槳是中國最大的開源深度學習平臺,匯聚的開發者數量已經達到265萬。
去年12月,在百度舉行的2020百度云智峰會上,百度智能云展示最新成績單顯示:AI Cloud活躍客戶數同比去年增長65%。
咨詢機構IDC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云服務市場 研究報告(2020H1)》報告顯示,在中國AI公有云服務市場,百度智能云市場份額已經連續三個季度排名中國第一,在人體識別、圖像視頻、NLP(自然語言處理)等多個細分領域也排名第一,整體行業用戶認知度最高。
同時,百度智能云還提出了“共建生態”的應用體系,簡稱為“壯智凌云”。
“百度智能云與行業合作伙伴一起,將技術突破及應用與產業實際需求相結合,切實推進產業智能化的創新實踐,最終使能行業、賦能生態?!卑俣菴TO王海峰如此表說,而據他介紹,百度智能云的賦能價值逐漸擴散,覆蓋了用戶C端、企業B端、政府G端等各個社會單元。峰會透露,截至目前,百度技術生態已培養超過100萬AI人才。
第四季度財報發布后,李彥宏發布全員信,他表示在技術研發上長期堅定的投入,使百度成為領先的AI生態型公司,未來百度將繼續在基礎研究、基礎技術和底層創新上肯下硬功夫,“不做創新‘氣氛組’,要做就做‘實干組’。”
多場景加速AI商業化應用
作為百度AI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度智能云詮釋了AI的力量。公開資料顯示,如今的百度智能云已經在金融、工業質檢領域廣泛應用。
“百度知識中臺提供從知識生產到知識應用的閉環,具備了知識全生命周期賦能的能力,這是業內極有價值的創新,也是金融行業智能化需求的方向。百度知識中臺的四大能力無疑會是我們重點考慮的方向。”浦發銀行行長潘衛東曾公開表示。
目前,百度智能云已經服務了近200家金融客戶,其中包括國有6大銀行、9大股份制銀行、21家保險機構,涉及營銷、風控等十幾個金融場景。
除了金融領域,在工業質檢領域,伴隨著中國工業智能化的發展,百度智能云也正在快速推動中國的工業數字化進程。
百度智能云用AI技術聯合合作廠商打造出了智能自動化檢測設備,該設備解放了質檢生產線的人力物力,使其檢測效率更高。資料顯示,百度開發的這款智能檢測設備的用高速照相機對產品進行拍照,然后交給AI進行識別。在AI算法加持之后,機器可以自動對物體表面的缺陷進行大小、位置、形狀的檢測,任何微小的瑕疵都能夠被直接標記。這款設備能夠同時處理24個模型,處理完所有流程僅需480毫秒。
除了智能質檢,在工業領域,百度智能云還在2020年第四季度分別與貴州省貴陽市政府、山東省濟南市工信局簽署戰略合作,打造地方級AI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全面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與此同時,已經進入快速增長賽道的百度智能云還將繼續加速AI的智能應用發展,包括基礎設施、信息及數據、技術和產品的基礎業態以及軟件開發、數據標注、AI項目咨詢、集成電路、AI一體機、集成交付等的關聯業態以及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等多種細分行業的衍生業態。
這意味著,百度智能云未來還有更大的增長空間。
百度智能云成為百度的新增長引擎
Q4財報顯示,百度智能云已經成為百度重要的營收來源,其拉動百度核心非廣告業務的持續增長,繼而推動百度營收增長。
從財報來看,百度的營收結構正發生變化:廣告收入占比正在下降,非核心廣告業務,包括百度智能云的收入占比呈上升趨勢:
2018年,百度核心廣告業務占比為80%;非廣告業務占比僅為20%;
2019年,百度核心廣告業務占比為72.7%;非廣告業務占比為27.3%;
2020年,百度核心廣告業務為728.40億元,占比68%,非廣告業務收入達到342.34億元,占比為32%。
百度智能云的發展也原來越有底氣。據英國調研機構Canalys的數據,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百度云是國內唯一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實現規?;虡I盈利的公有云,在圖像視頻領域,不管是開放的產品能力,還是API調用量,以及商業化收入,百度云比其他廠商更進一步。
這也意味著,百度智能云將成為百度的中長期增長引擎,使百度收入多元化正在成為現實。
這個趨勢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在百度智能云業務高速發展的同時,百度的市值迎來了新的春天——2020年12月以來,百度的市值持續上漲。截至2021年2月16日收盤,百度收報326.20美元/股,較2020年12月1日上漲134.69%。
無獨有偶,同樣是靠搜索引擎起家的谷歌,市值也在迅速飆升,其中云業務的高速發展是重要原因。據摩根士丹利的推算,保守推算,到2022年,Google Cloud業務估值有望達到3300億美元。
盡管實際情況略有不同,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速,數據量的井噴,智能云市場未來的增長空間恐怕要比大多數人想象還要樂觀。
正如美國知名技術思想家布萊恩·阿瑟曾在《技術的本質》一書中所言,眾多的技術集合在一起創造出了我們稱之為經濟的東西,經濟是技術的一種表達,“技術進化引發經濟進化”。
如今,以百度智能云為代表的技術進步引發的經濟進化正在實現當中。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