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晚間,京東物流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正式啟動IPO,成為京東集團旗下進行IPO的第三家子公司。京東物流本次IPO的聯席保薦人包括美國銀行、高盛、海通國際等。
招股文件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京東物流營收達到495億元,同比增長43.2%,這一數字在2018年和2019年全年分別為379億元和498億元。
2017年,京東物流全面對外開放,外部客戶收入占比不斷提升,從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提升至2020年前9個月的43.4%。除了京東集團之外,京東物流的企業客戶數超過19萬,涵蓋了快消、服裝、家電、家具、3C、汽車、生鮮等行業。
根據招股文件,京東物流定位于中國領先的技術驅動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京東物流此次全球發售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升級和擴展物流網絡,開發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相關的先進技術,擴展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深耕現有客戶,吸引潛在客戶等。
其中在物流網絡擴展方面,將增加智能倉數量、向下沉市場擴張,并投入和擴大航空貨運網絡、冷鏈網絡、跨境網絡等;在技術投資上,將持續強化技術方面的長期競爭力,包括硬件、軟件和算法,以及5G、云計算、物聯網等基礎技術的應用;在行業解決方案上,將進一步加強和定制行業解決方案,以解決更多特定行業的痛點,將其應用到更多垂直行業。
招股文件顯示,近三年,京東物流持續增加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從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11個季度內,京東物流累計技術投入達到46億,呈不斷增長趨勢。在這11個季度中,京東物流技術投入在同期收入的平均占比達到3.4%,領先同行業。
京東物流不僅建成首個全流程無人倉以及首個5G物流園區,實現快遞機器人的規模化落地,還通過800個倉庫把自營的數百萬個SKU的庫存周轉天數降低至34天,履約費用率將至6.5%。到2020年底,京東物流已經擁有及正在申請的技術專利和計算機軟件版權超過4400項,其中與自動化和無人技術相關的超過2500項。
截至2020年底,京東物流共有員工超過25萬,其中倉儲、快遞、客服等一線員工超過24萬。京東集團稱,分拆計劃的細節尚未敲定,包括全球發行的規模和結構;完成擬議的分拆后,公司將繼續間接持有京東物流50%以上的股份。
受京東物流提交在港上市招股書影響,京東美股盤前直線拉漲,一度漲超4%。

京東物流在港交所公布了其上市招股材料,讓很多人終于有機會能夠更加了解這家既熟悉又陌生的公司。然而超過500頁的招股材料好多人看著直撓頭!沒關系,筆者給大家提煉出了10個關鍵數字,讓你秒懂京東物流。
1、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495億元
京東物流在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為495億元,同比增長43.2%,而公司在2019年全年的收入為499億元,同比增長31.6%,保持了高增長。

2、京東集團以外的客戶收入占比:43.4%
從2017年全面對外開放以來,京東物流來自外部客戶收入占比不斷提升,從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提升至2020年前9個月43.4%。
3、全國的倉庫運營數量:800多個
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了800多個倉庫,包括云倉在內運營總建筑面積約2000萬平方米。

4、一線員工數量:24萬人
截至2020年底,京東物流共有員工超過25萬,其中倉儲、快遞、客服等一線員工超過24萬。
5、服務的客戶數量:19萬
2020年京東物流企業客戶數超過19萬,其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覆蓋了快消、服裝、家電、家具、3C、汽車、生鮮等多個行業。
6、2018年以來研發投入:46億元
從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11個季度,京東物流累計技術投入達到46億,呈不斷增長趨勢;技術投入占到公司同期總收入比例為3.4%。

7、技術專利和軟件著作權:4400項
截至2020年底,京東物流擁有和正在申請的技術專利和軟件著作權達到4400項,其中與自動化和無人技術相關的約2500項。
8、“亞洲一號”日處理訂單峰值:130萬單
上海亞洲一號日均訂單處理量在每年的618、11.11、年貨節等大促期間超過130萬單。
9、幫助京東集團實現庫存周轉天數:40天以下
助力京東集團服務4億多消費者,將自營的數百萬個SKU的庫存周轉天數持續降低,自2012年以來始終穩定在40天以下。而根據此前京東集團發布的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其庫存周轉天數已降至34天,低于同期世界零售巨頭沃爾瑪和亞馬遜的數據,履約費用率降至6.5%。
10、中國物流市場未來增長空間:19.1萬億元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中國物流支出總額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9.1萬億元。盡管市場規模龐大,中國物流市場的效率仍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較低,2019年中國物流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為14.7%,相較于美國的7.6%及日本的8.5%仍然相對較高,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的市場需求巨大,京東物流未來的增長空間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物流近期發生了較大人事變動。2020年12月30日,京東物流原CEO王振輝由于個人原因離職,集團前首席人力資源官余睿接任京東物流CEO。余睿是京東集團的一位80后、京東第二屆管理培訓生余睿。余睿在2019年時出任京東首席人力資源官。
京東物流上一輪融資是在2018年2月份,融資金額為2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招商集團、騰訊以及中國人壽等多家機構。這輪融資后,京東物流估值約為135億美元。
IPO前,京東集團持股79.12%,OceanHHJHoldingLimited持股0.17%,中國人壽信托有限公司持股0.81%;騰訊旗下意像架構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持股為0.24%,TPPFollow-onIHoldingELimited持股為0.24%,千山物流基金有限合伙持股為0.4%,EastarCapitalFundL.P持股為2.9%,高瓴旗下HHJLHoldingsLimited持股為2.9%,JingdongE-Commerce(Express)LLC持股為7.9%,上海滬德越貞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為0.81%,永泰資本有限責任公司持股為0.4%。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中國物流支出總額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9.1萬億元。盡管市場規模龐大,中國物流市場的效率仍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較低,2019年中國物流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為14.7%,相較于美國的7.6%及日本的8.5%仍然相對較高,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的市場需求巨大,京東物流未來的增長空間巨大。
自創立以來,京東物流在京東體系內扮演著重要角色。物流行業專家楊達卿表示,京東集團本質是一個數字化流通供應鏈體系,京東物流是京東整個供應鏈體系的物流支撐,一方面保障消費體驗的持續提升,保持C端口碑,另一方面影響制造企業優化供應鏈,推進B端賦能。
近兩年,盡管劉強東已經漸漸淡出公眾視野,但手握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京東健康(6618.HK)、京東工業品四大獨角獸,資本布局早已鋒芒畢露。
尤其在港股市場,去年京東集團(9618.HK)二次上市,京東健康登陸港股,都成為去年投資者熱捧的IPO標的。去年6月18日,京東集團完成在香港的二次上市;去年12月8日,京東健康正式登陸港交所,互聯網醫療平臺上市巨頭終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回顧2020年度港股IPO融資金額,規模最大的公司正是京東集團,金額為345.58億港元。京東健康以309.98億港元募資額位列第二。截至2月16日,京東集團和京東健康市值分別達到1.23萬億港元和5197億港元。
與此同時,劉強東正率領京東的另一只2000億“獨角獸”沖刺科創板IPO。
去年9月,京東數科IPO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京東數科前身為京東金融,于2018年11月11日更名為“京東數科”,核心產品有京東白條、京東金條等。
自2016年1月完成首輪融資以來,其估值一路飆升,由466.5億元增至近2000億元。如今,京東數科涵蓋了京東集團的金融、科技、數字營銷、智慧城市等核心業務,更是承載了京東ToB戰略的希望。
京東數科此次科創板IPO擬募資203.67億元投向金融機構數字化解決方案升級建設等6個項目。京東數科招股書顯示,劉強東直接、間接合計持有京東數科50.35%股權,京東集團持有京東數科36.8%。
但京東數科之于京東,相當于螞蟻集團之于阿里巴巴。金融業務,無疑是京東數科的核心業務之一。而螞蟻集團在拿到科創板IPO被叫停,也讓京東數科的IPO之路增添懸念。截至目前,距離受理日已過去近5月,但在去年10月京東數科收到上交所首輪問詢函后,IPO進度仍未有進展。
來源:本文綜合整理自e公司官微、騰訊科技

2023-09-12 慧谷雙創發布了 《河南本土漢堡品牌獲近千萬融資》的文章
2023-09-08 慧谷雙創發布了 《現場簽約39個項目!跨國公司喊話:別猶豫,放心大膽來河南投資興業》的文章
2023-09-04 慧谷雙創發布了 《總投資近19億,鄭州“最強大腦”園區明年將投用!》的文章
2023-08-31 慧谷雙創發布了 《鄭州入選!首批30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公示》的文章
2023-08-30 慧谷雙創發布了 《做大做優北交所上市企業后備方陣,河南舉行新三板掛牌培訓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