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勾勒出了我們的網絡“自畫像”:中國網民規模已接近10億,占全球網民的五分之一,手機網民規模達9.86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0.4%,且“00后”“銀發網民”占比明顯加大,40歲以下網民超過50%,學生網民最多,占比為21.0%。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我國網上零售額達11.76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10.9%。這也意味著,自2013年起,我國已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
網民規模接近10億,“00后”“銀發網民”占比加大
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8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0.4%,較2020年3月提升5.9個百分點。其中,農村網民規模為3.09億,較2020年3月增長5471萬;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5.9%,較2020年3月提升9.7個百分點。
數據還表明,網民增長的主體從青年群體向未成年和老年群體轉化的趨勢日趨明顯。截至2020年12月,我國已有近2.6億“銀發網民”(50歲以上),以及1.6億20歲以下網民。新增網民中,20歲以下網民占比較該群體在網民整體中的占比高17.1個百分點;60歲以上網民占比較該群體在網民整體中的占比高11.0個百分點。
“健康碼”助9億人出行,在線教育醫療需求攀升
《報告》提到,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互聯網顯示出強大力量,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起到關鍵作用。疫情期間,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出“防疫健康碼”,累計申領近9億人,使用次數超過400億人次,支撐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實現“一碼通行”,大數據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作用凸顯。
同時,受疫情影響,網民對在線醫療的需求量不斷增長,進一步推動我國醫療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截至2020年12月,我國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用戶規模分別為3.42億、2.15億,占網民整體的34.6%、21.7%。
《報告》還表明,2020年,我國網上零售額達11.76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10.9%。這也意味著,自2013年起,我國已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
其中,2020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76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4.9%。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82億,較2020年3月增長7215萬,占網民整體的79.1%。
此外,網絡直播成為“線上引流+實體消費”的數字經濟新模式,實現蓬勃發展。直播電商成為廣受用戶喜愛的購物方式,66.2%的直播電商用戶購買過直播商品。
《報告》還提到,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8.54億,較2020年3月增長8636萬,占網民整體的86.4%。
短視頻用戶規模增長超1億,節目質量飛躍提升
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9.27億,較2020年3月增長7633萬,占網民整體的93.7%。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73億,較2020年3月增長1.00億,占網民整體的88.3%。近年來,匠心精制的制作理念逐漸得到了網絡視頻行業的認可和落實,節目質量大幅提升。在優質內容的支撐下,視頻網站開始嘗試優化商業模式,并通過各種方式鼓勵產出優質短視頻內容,提升短視頻內容占比,增加用戶粘性。短視頻平臺則通過推出與平臺更為匹配的“微劇”“微綜藝”來試水,再逐漸進入長視頻領域。2020年,短視頻應用在海外市場蓬勃發展,同時也面臨一定政策風險。
電子政務排名躍升,上市企業市值再創新高
《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互聯網政務服務用戶規模達8.43億,較2020年3月增長1.50億,占網民整體的85.3%。數據顯示,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為0.7948,排名從2018年的第65位提升至第45位,取得歷史新高,達到全球電子政務發展“非常高”的水平,其中在線服務指數由全球第34位躍升至第9位,邁入全球領先行列。
另外,截至2020年12月,我國互聯網上市企業在境內外的總市值達16.80萬億人民幣,較2019年底增長51.2%,再創歷史新高。我國網信獨角獸企業總數為207家,較2019年底增加20家。從企業市值集中度看,排名前十的互聯網企業市值占總體比重為86.9%,較2019年底增長2.3個百分點。從企業城市分布看,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集中了約八成互聯網上市企業和網信獨角獸企業。
專家:增長數據體現“十三五”期間互聯網應用繁榮發展新局面
CNNIC主任曾宇在對本次《報告》進行解讀時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互聯網應用進入大繁榮、大發展時期,極大滿足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持續釋放數字經濟惠民紅利。
尤其在群眾參與度較高的互聯網應用方面,呈現出以下幾點特點。首先是商務交易類應用打通線上線下,不斷擴大產品渠道、創新營銷形式,推動網絡購物和網絡支付用戶規模分別較“十二五”末期增長89.3%和105.3%。其次,網絡娛樂類應用推陳出新,內容工藝顯著提升,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其中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9.27億,較“十二五”末期增長83.9%,成為第二大網絡應用。另外,公共服務類應用如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不斷涌現,不斷推動優質公共資源向貧困邊遠地區延伸,促進全國各地網民協同發展、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
CNNIC副主任張曉表示,網民人口紅利呈現“板塊漂移”特征:一方面呈現從“城到鄉”遷移特征,數字鴻溝進一步縮小;另一方面呈現從“東到西”遷移特征,截至2020年12月,中西部網民規模較2016年增長40%,增速較東部地區高12.4個百分點。
近年來,網絡扶貧行動向縱深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并帶動邊遠貧困地區非網民加速轉化。比如,在網絡覆蓋方面,貧困地區通信“最后一公里”被打通,貧困村通光纖比例達98%;在農村電商方面,電子商務進農村實現對832個貧困縣全覆蓋。
?
以上信息由經濟帶網—中西部地區(http://www.iic21.com/iic-zxbtz/)小編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立即前往了解。
?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政策支持民宿經濟發展 專家給出四方面建議》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多部門正密集謀劃 布局一批未來產業》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鋼鐵行業再迎重磅政策 5月1日起146類產品取消出口退稅》的文章
2021-04-29 經濟帶網發布了 《農業農村部發布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 未來十五年路線圖定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