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20年,在線教育市場持續火爆,但行業也在面臨著獲客成本高、資本向頭部集中等現象。
本以為在這個背景下,在線教育行業將成為幾個寡頭的資本游戲,沒想到,2021年開年沒多久,我們就見到了一個新玩家——遍知教育,整合了愛奇藝教育、愛奇藝知識、電視果、萌狀元。
1月27日,在遍知教育成立發布會上,遍知教育CEO周柳青表示:“更新商業模式、更多名師課程、更低渠道價格、更高品質內容、更優用戶體驗是遍知的五大核心競爭力。對供給側來說,遍知不僅可以利用創新技術把內容大規模、精準化地分發給用戶,低成本地提供獲客渠道,還可以保障授課場景化交互體驗、孵化出海量優質名師等;對需求側來說,遍知最大的價值是可以通過技術賦能等實現貨找人,同時實現批量化的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等。”
?
之所以遍知教育敢于在行業窗口期即將閉合的2021年出現,恰恰是因為走了一條與巨頭們完全不同的D2C路線,通過打造在線教育內容分發和運營平臺,全面賦能海量eKOL、eMCN及教育機構,并用“技術”賦能未來的在線教育。
玩技術的“遍知”讓教育更“有趣”
?
不可否認,目前在線教育行業確實通過互聯網化的技術,大大提升了學生、老師的學習、工作效率。比如目前大部分在線教育平臺,都可以讓幾千個學生在同一個直播間觀看老師的課程,這在以前的線下教育行業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在將最表層的互聯網技術賦能教育后,大部分在線教育企業都開始將精力集中于流量紅利層面。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剛剛誕生的遍知教育就告訴我們,除了最表層的聯網化,技術還可以深層次的賦能在線教育,讓在線教育煥發出不一樣的光彩。
從老師的角度來看,目前在線教育其實并沒有很好的解決內容安全和內容創作層面的問題。比如,目前大部分老師上網課的時候,都會采用PPT的形式授課,而這不過是線下黑板的簡單變體而已。
針對老師的內容創作,愛奇藝在長視頻領域耕耘數年所積累的AI、超高清、VR/MR等高新視頻技術,就可能成為遍知教育老師的新型“教具”。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的學生對歷史課不感興趣,很大原因是書本的內容過于枯燥。然而在愛奇藝技術的幫助,遍知教育平臺內的老師完全可能通過AI、VR等技術將歷史再現為臨場感極強的“VR電影”,讓孩子們“親身經歷”辛亥革命、百團大戰、紅軍長征等歷史。這對學生理解歷史不同的歷史事件,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由于大部分網課都支持錄像回看,這也為內容盜版提供了極佳的生存土壤。北京互聯網法院在“在線教育知識產權相關問題研討會”上曾表示,僅一年時間,某在線教育平臺投訴、刪除電商平臺侵權內容鏈接約1.5萬條。
愛奇藝CTO劉文峰曾在遍知教育發布會表示:“我們可以保護內容,同時也可以讓交易得到保護,讓每個創作者的權益得到保護”。這主要是因為,在愛奇藝DRM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的加持下,遍知教育可以為創作者提供安全、透明的教育內容創作環境。
如果說技術在遍知教育的應用給內容創作者帶來了新玩法、新保障,那么其給學生群體帶來的新型內容形式,則是增加了未來教育的互動性、個性化等體驗。
劉文峰表示:“愛奇藝未來幾年技術的布局會圍繞AI+5G,覆蓋視頻和視頻相關領域,給用戶和創作者提供服務的這些領域帶來更大的價值”。而這些技術,都將可能被遍知教育轉化為教育內容。
比如,愛奇藝的AI智能語音可以讓看視頻“動口不動手”,同時聲紋識別技術又能自動識別“說話的人”,這就可以為不同的用戶推送不同的內容。未來,遍知教育平臺內的家長、學生就不必再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尋找適合自己的課程,只需要對著屏幕來一句“我想學習數學”,平臺就可以自動識別不同的用戶,針對性的推送不同的課程內容。
愛奇藝“奇觀”能夠讓消費者一鍵識別畫面中的人物、動漫角色、背景音樂、臺詞等,充分享受“我想要的立刻就要”。這項功能也可以同樣運用到在線教育,比如說教育的用戶在看教育視頻的時候,如果名師制作了一段視頻,而名師不在旁邊,用戶可以充分的利用這個工具問問題、查信息,讓對內容有興趣的用戶們可以更方便的形成探索信息、學習內容的動力,產生一種新型的交互體驗。
此外,雖然老師始終會是教育行業的內容創作中心,但是對于低齡化的學生群體,老師或許也代表著一種無形的壓力以及枯燥的內容。
針對這方面的問題,愛奇藝的虛擬形象有助于增強內容的親和力。比如遍知教育可以采集老師講的英文故事,并將這段語音安置在愛奇藝的“虛擬形象驅動”技術生成的虛擬人物上,最終呈現類似動畫片的效果,這對于嬰幼兒的教育,其實是有很大幫助的。
?
技術是在線教育的重要驅動力
?
雖然目前在線教育行業已經駛入深水區,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在線教育行業已經進化到了究極形態。相反,透過上文來看,其實目前在線教育行業還有很多未曾解決的問題。
而遍知教育的出現,將在深刻洞悉行業痛點的基礎上,提出技術流的“解題方法”。
雖然剛剛誕生,但是透過前期遍知教育對于愛奇藝技術的理解以及應用來看,遍知教育很可能探索到了一條助力在線教育行業發展的快車道。
這除了是因為遍知教育通過技術的方法,解決了行業的困局以外,更重要的,還是要屬在愛奇藝技術的加持下,遍知教育更深層次的滿足了創作者、用戶對于在線教育的潛在需求。
從形式上來看,目前在線行業主流的發展方式其實不過是在互聯網的模式下,將線下的課堂,無縫遷移到線上。作為對比,遍知教育則是根據在線教育的特征,用技術的力量打造一套可以賦能產業上下游的模式,這顯然比單純的內容遷移更具革命性。
而沿著遍知教育的技術流思路,我們還可以發現,目前在線教育行業在內容形式的變革上或許不過剛剛處于起步階段。比如,現如今我們通過電腦、iPad、手機等終端上網課,那么隨著AR、VR的興起,我們是否也能通過AR、VR眼鏡獲取類似于此前線下上課的體驗呢?
答案或許就藏在遍知教育未來的技術布局中。
2021-12-16 電科技發布了 《羅永浩劃定重返科技界目標:AR/VR/MR,下一站元宇宙?》的文章
2021-11-17 電科技發布了 《愛奇藝2021Q3財報發布:總收入76億元 會員營收43億元》的文章
2021-11-05 電科技發布了 《將3A大作帶入大屏場景,樂播攜手天翼推出云游戲主機》的文章
2020-03-23 電科技獲得了沐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