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東耳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1月29日午間,歌爾股份(002241.SZ)發布了一份業績快報。
2020年,歌爾股份實現營收576.13億元,同比增63.92%,實現凈利潤28.55億元,同比增122.94%。
1月29日晚間,歌爾股份又發布了一份回購計劃。
歌爾股份擬以自有資金5.00億-10.00億元回購股份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回購價格不超過39.00元/股。
接連兩次放大招,歌爾股份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歌爾股份到底急什么?
A股的上市公司中早早公布業績預告的有很多,但春節前就公布業績快報的很少。歌爾股份如此急著公布業績,似乎是在急切回應此前有關歌爾股份的質疑。
事情還要從歌爾股份更換財務總監說起。
2021年1月27日晚間,歌爾股份發布兩條公告,宣布原財務總監段會祿因工作安排辭去財務總監職務,內部審計負責人馮建亮因工作調整辭去內部審計負責人職務。
公關顯示,段會祿2001年便加入歌爾股份,2008年歌爾股份上市時就已經是財務總監,雖然辭職后仍擔任董事、副總裁職務,但這位干了10多年的財務總監在這個較為敏感的時間宣布辭職也確認讓人多想,更何況辭職的還不只他一個。
于是,便有自媒體開始圍繞歌爾股份的財報進行解讀,并得出“財務疑點”等信息。
A股上市的幾家蘋果產業鏈上的企業最近都不太平,盡管共同的大客戶公布了一份有史以來最好看的財報,但仍避免不了股票一路下跌的趨勢,此時再被爆出個“財務疑點”,歌爾股份直接跌停,跌倒連長期被娛樂圈占領的微博熱搜榜上都給歌爾股份騰出了一席之地。
對于更換財務總監一事,歌爾股份表示新任財務總監李永志在公司已有15年的工作經歷,長期擔任歌爾股份會計機構負責人,協助原財務總監段會祿的工作,因其工作出色,在近期升職并被聘任為歌爾股份新任財務總監。原財務總監段會祿,將繼續擔任董事、副總裁職位,作為核心高管團隊成員之一繼續開展工作。
這樣的回應顯然并不能打消股民們的疑慮。
然而,2021年1月29日歌爾股份股票繼續下跌,開盤僅12分鐘,歌爾股份股價便跌至當日最低價32.55元/股,跌幅達6.06%。
面對質疑,歌爾股份不得不祭出兩個大招:一是公布業績快報;二是宣布回購股份。
歷年財報顯示,歌爾股份是有公布業績快報傳統的,不過一月底就公布這還是第一次。從業績快報上看,歌爾股份的營收和凈利潤還是一如既往地在強勢,凈利潤翻了一倍還多。
若公布業績快報只是提前,那么這次回購股份就顯得有點突然。根據歌爾股份的公告,此次回購是1月28日由董事長姜濱提議實施的,在此之前最近的一份有關歌爾股份擬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的公告則發布在半年前,因此,此次回購的直接目的似乎并非歌爾股份所說的理由,而是在告訴投資者們歌爾股份的現金流沒問題。
然而,歌爾股份的現金流真的沒有問題嗎?歌爾股份的業績也是一如既往的高歌猛進嗎?
高達122億存貨 ?投資者擔憂
那篇質疑歌爾股份財務疑點的文章中,存貨高企是一個重要論據。事實上,在歌爾股份披露三季報后,就有人曾質疑過如此高的存貨是否會影響到盈利的問題。
消費電子產品能夠保值甚至升值的不多,像常見的手機,只要愿意等,買個骨折價的正版手機并非難事,特別是新品更新越來越快的現在,這難免會對上游產業造成不利影響。
人們對歌爾股份超過100億元的存貨感到擔憂也并非杞人憂天,在A股歷史上,就曾有過同類企業因存貨減值導致凈利潤受損的先例。
2019年4月26日,歐菲光出現了業績變臉的事情,根據歐菲光2018年報,2018年歐菲光實現凈虧損5.19億元,與其在2018年業績快報中披露的18.39億元凈利潤大相徑庭,原因就是歐菲光2018年度存貨減值凈增加15.43億元,其中原材料、庫存商品減值分別凈增加6.90億元、8.16億元,以及成本核算差異。
2018年,歐菲光的存貨余額72.70億元,計提的存貨減值就令歐菲光當年虧損了5億多,如今歌爾股份存貨高達122.62億元,較2019年底高出了1倍多,多少讓人有點不放心。有了前車之鑒,人們對歌爾股份如此高的存貨余額感到擔憂也情有可原,而實際情況如何,恐怕要等到歌爾股份年報披露的時候才能知道了。
客戶集中度高毛利率卻下降
在歌爾股份2008年上市后不久,智能手機便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由于成功進入蘋果的供應鏈,歌爾股份也進入了快車道,董事長姜斌更是以32億美元的財富成為山東首富。
憑借大客戶戰略,歌爾股份與蘋果、亞馬遜等世界巨頭都展開了較為穩定的業務往來,特別是拿下蘋果的訂單后,歌爾股份也逐漸成長為一個千億市值的大公司。
然而,一方面是蘋果助力歌爾股份成長為千億市值大公司,另外一方面,歌爾股份高速增長的背后,則是歌爾股份被蘋果深度捆綁,對蘋果這個大客戶的依賴越來越深。
盡管歌爾股份在其年報中不止一次提到要降低客戶集中度風險,但歌爾股份的客戶集中度去在逐年上升,2016-2019年前五大客戶貢獻的營收分別為56.28%、65.86%、66.45%、69.26%,上漲超過10個百分點。
在前五大客戶中,歌爾股份對第一大客戶的依賴顯然更強,從2016-2019年,客戶一為歌爾股份貢獻的營收占比分別為26.76%、30.75%、33.90%、40.65%,從變化幅度來看,歌爾股份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收增長主要還是來自于這個客戶一,這個客戶一,毫無疑問,基本就是蘋果了,公開資料顯示,歌爾股份擁有7條Airpods降噪款生產線,以及14條Airpods普通款生產線。
隨著行業競爭加劇,為了穩定在行業中的地位,歌爾股份不得不加大研發投入。2016-2020年前三季度,歌爾股份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3.39億元、16.97億元、18.92億元、20.23億元、20.45億元,同期歌爾股份的凈利潤則分別為16.09億元、21.07億元、8.44億元、12.79億元、20.16億元。
企業通過加大研發投入穩定行業地位促進業績增長無可厚非,但一旦企業營收的增長跟不上研發的增長時,歌爾股份的毛利率難免也會受到影響。
不幸的是,歌爾股份的毛利率的確在逐年下降,2016-2019年,整個電子元器件的毛利率分別為22.42%、22.07%、18.86%、15.51%。
雪上加霜的是,歌爾股份的主要客戶蘋果近期曾表示,蘋果的可穿戴家居和配件的同比增長將放緩。對于目前正處于輿論風口浪尖的歌爾股份來說,這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所以,無論此次以何種方式收場,歌爾股份都確實需要思考如何降低庫存風險以及提高毛利率了。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