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天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上市本應該是一件喜慶的事情,然而,金冠電氣卻因為三股東此前欠下的債而被人實名催討。
2021年1月22日,科創板2021年第8次上市委會議結果顯示,金冠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冠電氣”)首發獲通過。金冠電氣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總數為不超過3,402.7296萬股,募集資金4.26億元,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
然而,剛過會沒幾天,金冠電氣就遭遇了實名舉報。
2021年1月27日,新浪微博名為“四川宏豐吉”的微博主向金冠電氣三股東催討1.5億欠款。舊賬翻出,股權是否存在代持?有沒有被追償或執行的風險,從而引起股權的重大變化?
金冠電氣的故事
公開資料顯示,金冠電氣于2005年注冊成立,主營業務為金屬氧化物避雷器、開關柜、環網柜(箱)、柱上開關、變壓器(臺區)、箱式變電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此次登陸A股科創板,金冠電氣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總數為不超過3402.7296萬股,本次發行后,發行人的股本總額將變更為13,610.9184萬股,其中公開發行的股份將占發行人本次發行后股份總數的25%,與此相對應的是,金冠電氣此次IPO可同時募集4.26億人民幣,用于金冠內鄉智能電氣產業園建設項目(一期)、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不過,就在金冠電氣上市的關鍵環節,市場上卻傳出了金冠電氣三股東的巨額欠債,這讓人不得不感嘆,金冠電氣上市不簡單。
2021年1月27日,據新浪微博名為“四川宏豐吉”爆料顯示,“擬上市公司金冠電氣第三大股東席春迎欠我公司1.5億債款,多年未還,我司于2020年7月7日已委托黃嘉錫律師事務所向席春迎發送《催款函》,但至今6個多月的時間里,席春迎沒有做出任何回復,包括電話、信息、郵件”。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這是金冠電氣第三大股東席春迎在金冠電氣上市前欠下的一筆債務。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5年10月14日,席春迎曾向四川宏豐吉實業有限公司借入1.5億元人民幣,然而,后續由于種種原因,對方并沒有償還,并且債權人通過各種方式無法聯系,故而在微博進行實名“討債”。
那么,席春迎是誰?作為金冠電氣第三大股東,其對金冠電氣又有什么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席春迎原為中國籍公民,2013年1月取得新加坡國籍。自1986年以來,其曾擔任君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員工、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和董事長、開封市蘭尉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河南永盛投資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豫北轉向系統(新鄉)有限公司董事會副主席、今凱基因藥物實驗室(南陽)有限公司董事、中國首控集團有限公司(HK1269)董事局主席兼執行董事等。
值得注意的是,席春迎還是金冠電氣設立時的發起人之一——工商資料顯示,早在金冠電氣成立的時候,光大財務就是發起人,金冠電氣最初由河南金冠王碼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光大財務香港有限公司(下稱“光大財務”)合資設立,注冊地址為河南省南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注冊資本為4000 萬港元,其中光大財務出資2040港元,持有其出資比例的51%,也就是控股股東,而作為光大財務的實控人,席春迎正是光大財務香港有限公司的發起人,也就是說,光大財務只是由席春迎實繳2040萬港元注冊資本成立的一家公司。
也就是說,作為金冠電氣曾經的實控人,這筆高達1.5億元的債務對金冠電氣也將產生一定影響。
不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金冠電氣不僅僅是第三大股東席春迎被爆債務問題,2021年1月28日,關于金冠電氣更多的秘密還被四川宏豐吉公司向證監會實名發出的舉報信披露出來,在該舉報信中,舉報人明確表示,“席春迎就是金冠電氣的實際控制人”。

據該舉報信顯示,如今,樊崇通過萬崇嘉銘成為金冠電氣的實際控制人,然而,萬崇嘉銘的注冊地址則為首控集團在深圳的辦公場所,而席春迎即中國首控集團有限公司(HK1269)董事局主席兼執行董事,與此同時,據舉報信顯示,席春迎還曾對舉報人明確表示,“他才是金冠有限的實控人,控制了金冠有限過半股權”。
主要包括:1)他通過席氏投資有限公司(香港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深圳鼎匯通實業有限公司,持有金冠有限11.31%股權;2)何耀彬是其外甥,其1.88%股權也是替他代持的,平時代表他參加董事會,參與公司管理;3)樊崇就是他的小兄弟、代持人,由于他已經是外籍人士,需要扶植代理人出面,才能保證金冠有限是內資控股企業,享受相關政策。
綜合起來,他控制的股權超過60%。一旦金冠電氣上市,席春迎即可套現,同時償還宏豐吉的借款。
與此同時,據舉報信還顯示,“席春迎通過合協創投,從2005 年至2014 年期間,還曾先后控制管理了金冠有限(即金冠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淅減減振器、三博齒輪、愛迪德、普康藥業、豫北轉向器等公司”。
在舉報信面前,金冠電氣的控股股東成謎。
勇闖科創板的金冠電氣到底成色如何?
在債務問題、實名舉報信面前,種種事實說明,勇闖科創板的金冠電氣并不是一家優質科創板公司,而且,公開資料顯示,由于種種不能回避的問題,尤其是控股股東問題,這讓金冠電氣的上市過程一波三折。
2020年11月23日,據上交所官網披露的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08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金冠電氣首發申請被暫緩審議,此次暫緩審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科創板上市委會議上,金冠電氣股權代持安排真實性再次被提及——審議結果顯示,金冠電氣前身金冠有限歷次股權代持安排的真實性及發行人是否存在潛在的股權權屬糾紛被重點關注。
對此,上市委要求發行人進一步說明:(1)2014年發行人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后,發行人董事會構成情況、發行人股東會和董事會的決策程序以及樊崇作為實際控制人的證據;(2)光大財務等為席春迎代持股權期間,發行人董事會和經營管理機構的構成及與席春迎之間的關系,金冠有限在光大財務等代持期間相關的董事會及經營管理決策程序,席春迎是否實際控制金冠有限。請保薦人發表明確核查意見。
眾所周知,金冠電氣的控股股東一度是席春迎,其通過光大財務進而成為金冠電氣的控股股東,不過,后來,金冠電氣的控股股東轉為樊崇。
據金冠電氣招股書顯示,在金冠電氣IPO上市前,金冠電氣的控股股東已經變更為一家名為深圳萬崇嘉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萬崇嘉銘”)的投資機構。截至目前,在金冠電氣中,成立于2015年的萬崇嘉銘共持有其50.0679%股份,自然人樊崇則通過100%持股萬崇嘉銘,成為了金冠電氣的實際控制人,與此同時,席春迎及光大財務也就失去了對金冠電氣的控制權,目前只是通過鼎匯通持有發行人11.3077%的股份。
樊崇是如何成為金冠電氣的實控人的?是否真的是金冠電氣的實控人?中間是怎樣一個過程?
據金冠電氣向證監會提供的資料顯示,2014年4月25日,樊崇以承接金冠有限9706.9萬元的債務為對價,從Wilson Sea實際控制的華星國際和合協創投分別受讓發行人56.67%和6.66%(合計63.33%)股權。雙方根據金冠有限當時的凈資產情況,整體約1.53億價值協商確定對價。其后,樊崇和萬崇嘉銘以金冠有限2016年度股東分紅款1357萬元、以2017年12月轉讓金冠有限0.81%股權給中創信和德瑞恒通獲得的1012.5萬元以及以轉讓金冠有限4.87%股權給青島光控6075萬元的價格償還所承接的上述9706.9萬元的債務。
不過,就此回復,科創板上市委還要求金冠電氣結合2017年12月股權轉讓估值的確認方法和依據,進一步說明上述承債時點按照1.53億價值確定股權轉讓對價的公允性以及上述9706.9萬元承債安排的真實性;樊崇是否實際上一直代Wilson Sea持有發行人股份,保薦代表人需要發表明確意見。
就種種事實來看,兩個實控人,即樊春迎及樊崇之間關系匪淺,也難怪科創板上市委會重點關注。
從金冠電氣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樊崇的簡歷來看:
1998年9月至2001年11月,任南陽晚報社經濟版編輯、記者;
2001年11月至2002年10月任中國經營報社財經版記者;
2002年10月至2004年5月,任民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職員;
2004年5月至2005年9月,任開封市蘭尉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
2005年9月至2007年11月,任合協創投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任合協創投副總經理;
2008年2月至2009年6月,任金冠有限董事兼總經理;
2009年6月至2018年6月,任金冠有限董事長兼總經理;
2018年6月至今,任金冠電氣董事長兼總經理,兼任萬崇嘉銘執行董事、金冠高新分公司負責人、南陽三博汽車齒輪有限公司監事。
對比來看,二者都曾任職民生證券和蘭尉高速,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金冠電氣的自然人股東當中,符建業、張威、趙志軍、謝清喜、馬濤均是2016年2月從發行人前實際控制人席春迎實際控制的公司合協創投處受讓取得發行人的股權,也就是說,在2016年也就是報告期內的前一年,席春迎開始轉讓部分股權。
中間是否存在代持問題,誰是金冠電氣的實控人,即便金冠電氣最終上市,這依舊是一個無解之謎。
金冠電氣招股說明書還顯示,樊崇作為金冠電氣發行人還存在大量關聯公司。報告期內,發行人的實際控制人及其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成年子女的配偶、配偶的父母)控制的除發行人及其子公司以外的企業共60家;截至問詢回復出具之日,60家企業中已注銷/解散企業31家,已轉讓給第三人的企業10家,仍存續的企業19家。
除了實控人問題之外,金冠電氣的科創板屬性也遭到市場質疑。
金冠電氣招股書顯示,金冠電氣技術先進,然而,在特高壓避雷器市場當中,包括西電西避、撫順電瓷、平高東芝(廊坊)等都具備與其核心產品相似的成熟產品,這也證明,金冠電氣的核心技術一般,并沒有任何創新性,與科創板要求的科創企業定位并不相符。
在產品質量問題方面,金冠電氣也是問題頻出,屢因質量不合格被主要客戶階段性限制投標,比如2020年5月19日,國家電網公司電子商務平臺發布“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關于供應商不良行為處理情況的通報(2020年5月)”,金冠電氣供給國網浙江公司的10kV變壓器于2019年10月抽檢時被發現存在質量問題。
在質量問題的影響下,金冠電氣的收入也停滯不前。
據金冠電氣招股書顯示,金冠電氣在2017年至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0,971.87萬元、51,053.59萬元、50,589.45萬元,而根據業績預告披露,金冠電氣在2020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51,000.00萬元至56,000.00萬元,營業收入幾乎呈停滯狀態。
與此同時,招股書還顯示,金冠電氣在2017年至2019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7,389.56萬元、4,612.28萬元、6,414.45萬元,對應毛利率分別為,金冠電氣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2.40%、34.25%、34.11%及35.30%,整體呈下降趨勢。
據金冠電氣招股書顯示,金冠電氣搞到80%的營收主要來源于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至2020年1-6月,公司通過直接招投標方式合計獲得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的銷售金額分別為42,717.10萬元、40,708.32萬元、37,406.36萬元、16,260.08萬元,占當期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3.81%、79.74%、73.94%、69.91%,客戶集中度較高。
由此可見,無論是從科技屬性還是從營收、客戶集中度等多緯度分析,在科創板上市公司當中,金冠電氣都成色不佳。
而且,其還存在實控人之謎,假如金冠電氣的實控人為席迎春,在其還債1.5億壓力下,金冠電氣還面臨募集資金被大股東挪用還債的風險,甚至股權發生變更。
金冠電氣未來將何去何從?
GPLP犀牛財經將持續關注。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