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23日,火幣大學全球區塊鏈領導者課程(GBLP)第八期趨勢模塊開課。為期3天的課程中,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火幣大學校長于佳寧,法學博士、最高人民法院博士后楊錦炎,火幣大學顧問合伙人方軍,區塊鏈行業知名研究學者、北大經濟學博士劉昌用等多位區塊鏈行業專家就全球區塊鏈產業全景、行業趨勢、發展歷史、底層邏輯、前沿技術、未來價值等問題與學員們進行了深入分享和探討。
在今年河南、山西、西藏、廣西等多地召開的2021年“兩會”上,對2021年GDP提出較高的增長目標,并提出著力推動人工智能、區塊鏈、芯片、量子科技等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新基建”成為多地擴大投資的重要內容。
“區塊鏈+和互聯網+本質上都是復雜的系統性工程,2021年必須把握政策紅利、市場資金、技術躍遷和價值應用的四重風口,乘風而上把握時代先機。”于佳寧在《區塊鏈世界觀》中表示,區塊鏈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新物種,同時也是是孕育新物種的母體,因此蘊含著無限可能。從“新物種的誕生”理解區塊鏈,可以看到數字財富時代機遇很大程度來自于認知盈余變現和提前布局,掌握區塊鏈思維至關重要,區塊鏈也是創新者的天堂,創業者的福地。
方軍也在《區塊鏈大變革背后的5個商業原理》談及對創新的理解,當前的區塊鏈行業,正如互聯網曾歷經的混亂與蠻荒,互聯網經驗教訓是早早進,慢慢來,而大創新的四個階段分別是,從躍向無人之地的創新,到第二階段的商業化,之后是創造性的混亂,第四階段是規則,巨頭主導的世界。
人類經濟正面臨從物質經濟到信息經濟的歷史性轉型,人類社會將變得更加高效、富足、自由。劉昌用在《密碼經濟的邏輯、歷史與未來》課程講到,密碼經濟的制度本質是自由協議,其構建路線是自由演進,一是創新必須演進,二是從簡單重要到復雜細節,三是小步快跑,低成本試錯,四是從創新、試錯、共識到協議。
隨著區塊鏈不斷應用于信息技術、金融、物聯網等各個領域,其底層技術也在不斷創新,適應新的需求。火幣研究院副院長李慧在《區塊鏈技術發展之旅》從比特幣的史前時代講起,介紹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演變過程和技術框架,并從以太坊2.0、跨鏈等行業前沿熱點方向進行了具體分析。
據悉,本次課程火幣大學還組織了“區塊鏈家”私董會、專題研討、案例研討等一系列活動,幫助學員們深度分析2021年區塊鏈行業關鍵風口,讓區塊鏈技術和創新思考不斷碰撞。Nervos聯合創始人呂國寧在與學員們討論時也表示,當前,我們出于區塊鏈的“古代”,更好的技術還沒發明出來,區塊鏈的客觀規律是不能為了擴容而舍棄其他同樣重要的東西,不應讓社區和生態面臨分裂的危機等。
實際上,區塊鏈產業的發展人才是關鍵。今年多地兩會的討論也提及,數字經濟蘊含了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急需大量跨學科、創新型、復合型高端人才,協同制定數字經濟核心人才戰略,營造社會創新氛圍,吸引高端技術人才成為當務之急。
作為區塊鏈行業的“黃埔軍校”,火幣大學“全球區塊鏈領導者課程(GBLP)”是專注于區塊鏈與數字經濟的頂級商學院課程,以“探索商業變革前沿新知,跨入區塊鏈界核心圈層”為宗旨,幫助學員們洞悉全球區塊鏈產業趨勢,探尋區塊鏈底層邏輯,鉆研區塊鏈前沿技術,思辨區塊鏈未來價值,從而真正建立區塊鏈思維,該課程已經成功開設8期,校友人數達250多人,形成了區塊鏈行業最高端的生態圈。GBLP第九期課程目前已正式啟動報名,課程詳情可關注火大教育公眾號(huodaedu),回復GBLP即可獲得招生信息。
2021-12-03 中國財經發布了 《區塊鏈技術助力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歐科云鏈持續研發輸出創新成果》的文章
2021-11-18 中國財經發布了 《歐科云鏈:元宇宙的吸引力在于可以帶來新發展機會和希望》的文章
2021-11-15 中國財經發布了 《火鏈科技CEO袁煜明:用區塊鏈助力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