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深至科技宣布完成B輪億元級融資。本輪融資由GGV紀源資本領投。
創立于2018年的深至科技專注于超聲AI研究,雖然年輕,卻是世界范圍內少數幾家擁有原研底層算法的超聲人工智能公司。2年時間,其AI超聲輔助診斷病種亦已涵蓋甲狀腺、乳腺、肝臟等二十余病種,在超聲硬件、人工智能系統、芯片、云計算方面獲超過50個國內外專利,并成為國內少數掌握動態醫學影像分析的超聲人工智能初創公司。

2020年,深至科技總共完成了三輪融資,浙商創投、舜懿資本、美年健康紛紛入駐,新年伊始,GGV紀源資本的加碼則為深至科技的發展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據深至科技CEO朱瑞星透露,本輪募集資金將被深至科技用于加速超聲產品的深化與商業化的加速。
?
海量超聲市場需求鑄就超聲AI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超聲保有量約為19萬臺。對比同期醫療器械數據可見一斑。同一節點上,DR市場保有量約為5.5萬臺;CT保有量約為2.2萬臺;內鏡保有量約為2萬臺;MRI市場保有量為9255臺。
高保有量對應的是高需求。2020年,中國超聲檢查人次約為20億次,僅美年大健康一家私立體檢機構,其年超聲檢查便多達2000萬次。因此,如何提升醫生對于超聲影像采集效率與準確率,是該領域一個重要的機遇與挑戰。
更為嚴峻的是醫療人才資源匱乏問題。世界上有5000萬醫生,但其中只有2%掌握了使用超聲掃描的技能。與放射科影像分析不同,超聲診斷需要采集不同切面的動態圖像進行實時診斷,其圖像獲取和診斷非常依賴醫生經驗,這一門檻限制了超聲在基層醫療的使用。
盡管各類形態的超聲已在技術上足夠成熟,但對于不少基層醫療機構而言,仍缺乏足夠具備充分診斷經驗的醫生。換言之,只有超聲使用門檻的降低,才能讓超聲成為真正普惠、便攜的診斷工具。
?
動脈網,對于臨床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2023-11-09 動脈網發布了 《深化技術基建優勢,智云健康持續升級數字化能力》的文章
2023-10-13 動脈網發布了 《泛生子簽署私有化協議,精準醫療龍頭砥礪前行》的文章
2023-09-22 動脈網發布了 《騰訊的大模型,可能是最快落地醫療場景的大模型》的文章
2023-09-06 動脈網發布了 《美央創新科技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的文章
2023-08-01 動脈網發布了 《生成式AI再下一城,大經中醫“岐黃問道·大模型”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