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導農村地區科學精準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不串門、不聚集、少外出
各地春節期間按照非必要不舉辦的原則,嚴控廟會、文藝演出、展銷促銷等活動,減少農村集市規模和頻次,控制人流量。落實好宗教活動及場所管控要求,從嚴從緊執行疫情防控規定。
居民家庭不舉辦聚餐等聚集性活動,宣傳和倡導移風易俗,勸導農民群眾不串門、不聚集、少外出,提倡“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
確需舉辦的活動,規模控制在50人以下并有防控方案,向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報批,并由村委會負責監督登記參加人員基本信息并嚴格執行防控措施。
加強返鄉人員管理,落實責任制
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后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各鄉鎮(街道)、行政村(居委會)落實責任制,對返鄉人員實行網格化管理,做好登記造冊、健康監測和異常狀況處置等工作。
強化宣傳教育
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多種形式開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和措施宣傳,引導返鄉人員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如實報告個人行程,積極配合健康監測,增強村民勤洗手、保持室內通風、封閉場所戴口罩等衛生習慣,增強出現發熱、干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后就診和第一時間報告意識。
每周對縣鄉村衛生人員開展核酸檢測
將縣醫院和鄉鎮衛生院新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醫療機構(包括縣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工作人員、農村需排查和協查人員等納入“應檢盡檢”范圍,每周開展核酸檢測。
實行“鄉采樣、縣檢測”,鄉鎮衛生院負責核酸檢測樣本采集和送檢,不具備條件的由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安排機構收集樣本和送檢,縣醫院、疾控中心或第三方檢測機構負責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納入當地應檢盡檢范圍。
對村衛生室、診所等環境開展核酸檢測
每周對村衛生室和個體診所、農貿市場、村民活動室、棋牌室、休閑娛樂室、公共衛生間、養老院、附近機場等公共場所環境開展核酸檢測,定期入戶開展抽樣檢測。
農村藥店建立退燒藥、抗感染等藥物銷售實名登記臺賬。
村衛生室、診所2小時內報告鄉鎮衛生院
村衛生室和個體診所發現可疑患者后要在留觀患者的同時,2小時內報告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負責采集樣本和送檢,并協助做好轉診等工作。
農村藥店發現購買退燒藥、抗感染等藥物的患者后2小時內報告鄉鎮衛生院。
醫療機構發現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后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無網絡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立即電話報告疾控機構進行網絡直報。
2小時內轉運感染者
鄉鎮政府、村委會發現疫情后要立即上報縣(區)疫情聯防聯控機制,2小時內轉運感染者。
縣(區)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要迅速組織調派疫情分析、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醫療救治、環境消殺、社區防控等工作隊伍開展疫情防控,做好集中隔離、定點醫療機構救治等工作。
鄉鎮政府、村委會和村醫要積極配合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感染來源追蹤、涉疫人員管控等工作。
積極配合流調工作
縣級疾控機構要在市級疾控機構指導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衛生健康、公安、工信部門共同配合,鄉鎮政府、村委會和村醫要積極配合,在24小時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判定。
依據通訊大數據,及時排查疫區流出人員并發出協查通告。同時在省市專家指導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合縣級疾控機構開展疫情溯源調查工作。
開展環境消殺。鄉鎮政府、村委會要對城鄉結合部、附近機場、公廁等易出現疫情傳播的重點公共場所,設立專門值班員負責消殺工作。對確診和無癥狀感染者的行動軌跡進行全鏈條、徹底消殺。
對生活垃圾應當消毒并外運集中處理,對隔離人員產生垃圾集中消毒、封存并由相關部門處理。
衛生院、村衛生室和診所要備有專門房間隔離
制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個體診所發熱病人接診指引,強化預檢分診和首診負責制,重點關注近期外地返鄉人員中有發熱、干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臨床癥狀的患者,加強流行病學史問診、核酸檢測和可疑病例早期識別。
縣醫院要規范設置發熱門診和留觀室,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要設置發熱門診(或診室),不具備條件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診所等要備有專門房間,對可疑患者進行隔離。
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診所發現可疑患者后要立即報告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2小時內安排負壓救護車將患者轉運到縣醫院就診。如沒有負壓救護車使用普通救護車時,要注意做好司機和醫務人員防護。鄉鎮政府、村委會要協助做好轉運服務。
鄉鎮衛生院等醫療機構不具備上述條件時,在接診新冠肺炎可疑患者后,要盡快實施環境和設備消殺,防止交叉感染。
省市巡查組對縣鄉村醫療機構開展巡查
省市兩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組織院感防控專家,組建若干巡查組,分區包片定期到縣域內醫療機構開展巡查和指導,要覆蓋到縣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村衛生室和診所等。
要組織開展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項督查工作,將農村地區疫情防控作為督查的重點內容,督促指導各地排查風險漏洞,補齊短板弱項,確保及時整改到位。
對于工作中存在的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失職瀆職等違法違規違紀行為嚴肅問責。
縣疾控機構要指導醫療機構做好疫情發生后的密切接觸者隔離和環境消殺工作。
實行“五包一”責任制
縣級疫情防控指揮體系要保持應急狀態,實行24小時值班,嚴格執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落實黨委政府屬地責任、行業部門主管責任、單位主體責任、個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責任。
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預防網作用,建立“縣級領導分包鄉鎮、鄉鎮干部分包村、村級干部分包戶”的三級分包機制,落實鄉鎮干部、村干部、公安干警、村鄉醫務工作者和網格員的“五包一”責任制。
發揮醫共體、醫聯體作用,縣鄉一體落實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疫情防控的區域防治任務,鄉鎮一體落實鄉鎮衛生院的包村任務。健全鄉村公共衛生委員會,組織村民做好冬春季和春節疫情防控工作。
一、《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什么時候開始執行?
為做好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自下發之日開始執行。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從1月28日春運開始后實施,至3月8日春運結束后截止。
二、《方案》規定“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后不需要隔離,但需要進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是不是返回城市就不要落實14天居家健康監測?
《方案》所指返鄉人員是指從外地返回農村地區的人員,需要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并進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返回城市人員需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
三、《方案》中提到的居家監測與隔離有什么區別??
居家健康監測,要求做好體溫、癥狀監測,非必要不外出。如果出現發熱、干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身體不適癥狀,及時到醫院就診。居家隔離,要求在社區醫務人員指導下,單獨居住,不能外出。
四、如果在1月28日前返鄉,是不是返鄉后第7天和第14天不需要做核酸檢測?
1月28日春運開始后返鄉人員須在返鄉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別做一次核酸檢測。1月28日之前返鄉人員是否需核酸檢測以目的地要求為準。
五、《方案》中提出對返鄉人員實行網格化管理,網格化管理是什么意思?
網格化管理是指將農村劃分為若干網格,村委會人員、鄉村醫生和民警等各方力量,以網格為單位,分片包干,對返鄉人員做好摸排登記、健康監測、宣傳教育等工作。
2021-10-11 醫創社發布了 《最高降98%!零點開始》的文章
2021-10-09 醫創社發布了 《公立醫院市場,這40個藥賣得最好》的文章
2021-09-22 醫創社發布了 《醫創社祝中秋快樂》的文章
2021-09-02 醫創社發布了 《即日起,藥店恢復「四類」藥銷售》的文章
2021-09-01 醫創社發布了 《34個大品種集采,藥企報價開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