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人民群眾對生命健康的需求更為迫切。近日,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保健協會共同主辦,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為學術支持的《中國健康經濟白皮書2019-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課題正式發布,旨在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提供新思路、推進健康產業加快發展。
多位業內專家指出,在健康消費新趨勢下,健康產業也迎來了新的機遇,成為中國消費的新增長點。大健康產業正在醞釀和形成超過十萬億的巨大藍海市場。
2015年到2019年,中國的大健康產業整體營收保持增長,2019年營收規模達到7.25萬億元。
健康產業在未來的發展狀況如何?
政策紅利加持,健康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國家科技部原副部長吳忠澤表示:近年來,伴隨著健康中國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一系列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出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等國家政策相繼發布。
大量投資加速涌入到大健康領域里,健康產業整體的容量、涵蓋的領域、服務的范圍不斷擴大,帶來巨大的市場潛力。他預計,到2020年年底,我國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7萬億人民幣。”在政策的支撐、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需求、健康意識的提升刺激的消費等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大健康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預防為主”理念突出,消費者認知得到改善
“我國已進入大健康時代。”中國保健協會黨支部書記張為佳表示,近幾年來,我國健康行業預防為主的理念越來越突顯,大眾健康、營養保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預防上多投入1元錢,治療費可減支8.5元錢,并節約100元的搶救費。正因為此,我國衛生工作策略正在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特別是在疾病的預防上下功夫。
《白皮書》顯示,健康管理服務、健康食品、健康用品、健康金融產品、健康旅游、健康養老服務等六大類健康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比例分別為52.2%、83.3%、81%、44.8%、27.8%、23.2%。從消費支出來看,健康食品產業所占比重最大,約占34%,其次為健康用品產業,約占30%,健康管理、健康金融、健康旅游產業市場規模依次為:18%、13%、4%,健康養老產業市場目前僅占1%左右。
《白皮書》顯示,疫情過后,消費者對健康消費傾向明顯增加,提及如果有比現在的健康服務產品更適合的服務產品是否愿意購買時,超過80%的消費者選擇愿意購買,其中,近30%的消費者傾向度較高。
對此,《白皮書》倡導放寬市場準入政策,加大對以疾病預防、保持與促進健康為目標的非醫療類健康產品和服務產業的支持力度,引導和鼓勵非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創新適合非醫療健康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擴大業務規模,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非醫療健康產業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完善財稅價格政策,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引導和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等支持非醫療健康產業發展。促進消費者形成以預防疾病為核心的科學的主動健康觀!
同時,《白皮書》表示,應抓住后疫情時代健康消費加快釋放的新機遇,促進居民健康消費升級。包括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中低收入群體對健康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能力;引導居民家庭消費結構向健康產品和服務傾斜;加強健康產品和服務市場監管和治理效能,改善消費環境。
?
以上信息由經濟帶網—中西部地區(http://www.iic21.com/iic-zxbtz/)小編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立即前往了解。
?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政策支持民宿經濟發展 專家給出四方面建議》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多部門正密集謀劃 布局一批未來產業》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鋼鐵行業再迎重磅政策 5月1日起146類產品取消出口退稅》的文章
2021-04-29 經濟帶網發布了 《農業農村部發布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 未來十五年路線圖定了》的文章